急诊临床Seminar教学法研究(共2214字).doc
急诊临床Seminar教学法研究(共2214字)急诊临床Seminar教学法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设第四军医大学2004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22人为对照组,第四军医大学2005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32人为实验组。由相同教师授课。2.研究方法。实验组采用Seminar教学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组并确定主题:学生分成5个小组,教员提供典型病例,拟定讨论主题并发放资料,引导学生如何自学。(2)学生自学: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并小组内部讨论,准备发言方式和内容。(3)课堂讨论。教师先讲解重点知识点,并引入主题讨论。各组采用任何形式汇报自学成果并展开辩论。(4)总结评价。教师分析总结,再次强调关键知识点,评价各人课堂表现,提出更进一步的学习要求。课后以小组为单位上交学结。对照组按照传统的LBL教学法教学。教学结束后,对各组学生进行相同试卷考核和填写问卷调查。3.统计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有差异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二、结果1.试卷考核对比。实验组考核平均成绩为88.1±3.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平均成绩82.5±4.7分(P<0.05)。尤其对概念的理解深度、病例分析的广度,实验组表现突出。2.问卷调查分析。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形式,发放53份,回收率100%,问卷共设十个项目,每项10分,满分100分,见附表。实验组中,除“概念掌握”一项外,其余各项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在总分上有显著优势(P<0.01)。三、讨论Seminar的意思是“大学或暑期学校学生为研究某问题而与教师共同讨论的班级或研习班”,欧美主要用于大学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教育阶段,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Seminar教学法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课程完成方式由“教师灌输”变为“教师引导师生讨论共同总结深化主题”的双向或多向互动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实用能力、探索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这与临床医疗八年制教育的核心相一致2-3。八年制学生人数少、学习能力强、医学理论基础扎实、便于开展小班讨论,这些为引入Seminar教学法提够了很好的时机和条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获得如下效果:(1)激发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气氛。急诊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教学使学习内容抽象、记忆困难,学生不能真正体会到急诊急救的惊心动魄和成功救治的欢欣鼓舞,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低。改用Seminar教学后,最直观的感受是课堂气氛活跃。在充足课前准备下,学生发言踊跃、讨论热烈,对知识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明显提高。(2)互动性强。在LBL教学中,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精修教案、添加案例、加强语言技巧,但事实是花费大量时间准备的精美幻灯、真实病例只能博得学生片刻的激情;尤其在互动设计上问题最大,要么太假、要么太难,往往是面对教师在讲台上充满激情的提问,台下一片静默,教学收获很少。这种现象在Seminar教学模式中得以改变。学生在上课之前,已明确课堂主题并做好充足准备,因此在课堂讨论中不会出现冷场的尴尬现象并敢于提出质疑或辩论。另一方面,教员在备课时已基本了解学生的需求,将用于幻灯制作、互动设计等表面形式耗费的大量时间用于思考和充实教学内容,真正做到分析全面、重点突出、有的放矢。(3)开阔视野、培养临床思维。打破传统教学中“疾病概念病因与分类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的顺向思维模式,以临床病例为起点,按照“临床症状、体征疾病病因分析归类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的逆向思维模式组织教学,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局部到全身,并结合自学与讨论,开阔视野,在逐步理解和领会知识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4)培养团结协作精神。Seminar教学模式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机会和他人合作的机会,在资料收集、病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中,使学生逐渐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但在Seminar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1)学生自学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对知识长期的被动接受使他们习惯了对教师、课堂的依赖,自学能力较差。采用Seminar教学模式后,有些学生除看课本外,查阅资料的能力差,利用网络、图书馆检索等工具的相关知识欠缺,对此教研室提供了1-2名辅导教师予以协助。对教师的自身素质要求较高。虽然以学生为中心,但教师起到了穿针引线、总结归纳的关键作用,因此教师要有丰富的临床知识、敏捷的思维、流利的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组织技巧,才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对课程安排需要改变。Seminar教学法成功的前提是学生要有足够的自学时间,以准备讨论内容。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制定的课程安排,授课时间集中、安排密集,无法保障Seminar教学的顺利进行,对此我们在急诊医学课程内进行了小范围的调整,但导致授课安排有些混乱。总之,Seminar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激发自学潜力和探索创新精神、倡导临床思维的平台。但怎样科学借鉴,克服存在的客观与主观困难,我们仍需继续实践总结,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急诊医学特色的Seminar教学法。 阅读次数:人次 药学毕业论文医学检验论文心理健康论文临床医学论文护理医学论文医学教育论文医学科技论文循证医学论文内科医学论文生物医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妇产科学论文口腔科学论文急诊医学论文中医药学论文东方医学论文中医教育论文儿科临床论文口腔诊疗论文妇科研究论文中医研究论文医学文学论文合作医疗论文医药卫生论文泌尿系统论文护理教育论文医院护理论文护理论文高血压论文 上一篇论文: 急诊医学PBL及TBL教学法分析 下一篇论文: 急诊中西医临床教学分析 急诊医学论文急诊医学中急救绿色通道的应用昏迷患者急诊临床医学分析浅析脑出血昏迷病患的急诊医学护针对腹痛患者的急诊护理研究浅谈急诊科护士的定位及工作职责急诊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消毒的护急诊医学案例教学结合情景模拟思急诊医学的临床教学解析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急诊研究急诊医学案例教学法应用效果分析急诊医学渐进式教学实践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热门期刊基础教育参考杂志上海轻工业杂志人民长江杂志感染传染研究杂志涂料技术与文摘杂志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国际泌尿系统杂志浙江体育科学杂志新东方英语·中学生杂志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学报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杂志阿坝科技杂志期刊推荐大舞台·双月号杂志黄河.黄土.黄种人杂志青少年犯罪问题杂志世纪桥杂志昆明市人民政府公报杂志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杂志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新课程学习·上杂志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北方文学杂志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杂志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