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中医推拿学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一).docx
高等院校中医推拿学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一) 上海中医药高校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210437) 上海中医药高校针灸推拿学院(210132) 摘要:以“培育具有高素养,适应21世纪社会医疗需求的高级推拿人才”为中心,开展高等院校中医推拿学人才培育的改革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从理论结合实践的角度,探究新时期临床型医学特地人才成长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为丰富现代中医学教化本科阶段的学科人才培育类型、培育途径和方法供应了试验资料。 关键词高等院校中医推拿学专业人才培育措施 11012年,上海中医学院开设推拿学专业,这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本科中医推拿学专业。11017年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中医院校的专业书目中又设立了推拿学专业。这并不是教化行政部门主观臆断所确定的,而是自73年头以来社会须要高层次推拿专业人才的反映。由于推拿学具有专业性强、技能操作要求高的特征,确定了中医推拿学人须要扎实的医学理论学问和技能。因此作为推拿学专业的教化和管理者,如何在培育目标、教学安排、课程设置、教材特色等各个环节上,体现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就成为高等院校中医推拿学人才培育改革实践的动身点。 1高等院校中医推拿人才培育改革实践的方法论 “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是高等推拿学人才培育改革实践的总指导思想。围绕培育目标,从科学的系统论方法和实践论方法动身,设计、组织和开展改革工作。在解决教与学,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时,充分留意学的作用,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 2高等院校中医推拿学人才培育改革实践的试验方案 2.1工作路途见图1。 2.2详细内容培育目标、人才规格和教学安排是人才培育方案设计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总体设计的基本思路:依据党的教化方针和中医推拿学高等教化的性质与功能,依据社会的需求、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学生的现状和可能的发展,来确定培育目标和人才规格,最终依据人才规格来设计教学安排。上述表述是中医推拿学人才培育改革实践中教化观念、教化思想的详细表现。 2.2.1培育目标高等中医推拿学科人才教化培育目标具有两重性,一是一般目标,即培育高素养公民,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它是一般教化的持续;二是特别目标,即适应社会医疗市场人才需求的特地化职业教化。这种职业教化首先是医学本科教化,其次是中医药理论和推拿医疗技术的教化,即培育从事中医推拿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师。2.2.2人才规格人才规格是培育目标和教学安排之间不行缺少的中介环节,人才规格的定位精确,才能保证教学安排不偏离目标。高等中医推拿人才培育规格是: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具有较广泛的社会科学学问和自然科学学问,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素养,系统驾驭中医基础理论学问和基本技能,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能正确运用推拿技术对适应推拿治疗的常见病进行辨证论治,对某些急症能进行一般处理,同时具有肯定的现代医学基础学问和专业技能,具有肯定古汉语基础,能较顺当地阅读古代有关推拿学的文献,学习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驾驭肯定的体育基本理论学问。 高等中医推拿学人才规格包含了四层意思,一是学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高校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提高思想理论素养、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探讨方法的基础;二是良好的学问结构和文化素养,通过学习自然社会各科学问,形成较强的适应社会实力和创新实力;三是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素养;四是学科三基综合教化。 2.2.3教学安排教学安排是培育目标和人才规格定位落实的详细体现。其基本工作思路:培育中医推拿专业医学本科学生,必需加强医学基础学问理论教化和技能训练,同时拓宽临床各科的学问和处理实力,并且注意人文自然学问理论的学习。中医推拿学专业高校本科生的教学安排应当体现与大专生、中专生教学安排的区分度上。 教学安排的制定是完成中医推拿学人才培育改革实践的关键步骤,其重点是优化课程体系、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方法,我们以结构改革为突破口,带动教学内容、教材、教法、考试、临床实习等环节的全面改革。须要说明的是,由于中医推拿学整体教学改革是学校教化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共性的内容不在此具体绽开,下面主要论述具有高等中医推拿学人才培育改革实践特色的工作内容。 2.2.4课程体系 2.2.4.1课程结构我们认为课程结构应当按功能分类,分成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随意选修课。这是结构设计的第一层次,其次考虑其次层即各类课程内部的课程设置比例,第三层次考虑详细课程与课时,最终才是课程内容。我们考虑某门课程是不是要设置,放在什么位置和多少学时也应按功能考虑,这里所说的功能就是指它与培育目标、人才规格的关系。我们通过探讨,将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医学临床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临床课5大组块课程以层次性划分后,找寻各组块和各课程间的必定联系,避开前后期课程的脱节,防止临床课程之间的过多重复,合理地设置、更新课程,进行课程重新构建,突出主干学科和肯定学问面,削枝强干,并在实践中加以刚好调整,以达到课程结构优化的目的。主要说明如下。 2.2.4.1.1基础方面:“推拿专著选”24学时改为“推拿文献与各家学说”36课时。因古代推拿文献主要是介绍各种推拿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增加现代的推拿学术流派,容推拿文献与各家学说流派于一课,是理论与实际相结6按摩与导引2001年6月第17卷第3期(总101期)ChineseManipulation&QiGongtherapy.June2001,Vol.17,No.3 合。216学时的“推拿练功”更名为“推拿功法学”。增设“推拿探讨进展”36课时,目的是增加学生的科研创新实力。增设“推拿试验学”56学时,目的是让学生刚好了解推拿学科前沿发展的探讨成果理论学问,加强动手实力和创新实力的训练。增设“生物力学”56课时。增设“中医经典导读”,既弥补以往不开设中医经典著作课的问题,又改革中医经典著作中的照科宣读、以经解经的弊端,以导读方式,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上述课程中推拿试验、推拿文献与各家流派和生物力学等课程开设在全国中医院校中首见。推拿学专业的第一、其次、第三学年医学基础课与中医专业趋同。 2.2.4.1.2临床方面:压缩课时,删掉临床课程中的重复内容。凡几门临床课程中重复讲解并描述的病症,一门精讲,其他门以讲解治疗方法为主。增设“康复医学”54课时,缘由是康复医学目前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三医学,考虑为推拿学科前瞻性发展打好基础。在限制性选修课部分,“中医儿科学”改为“儿科学”,由于中医儿科学与小儿推拿学内容重复颇多,而该为儿科学,以讲授现代医学的儿科内容为主。“局部解剖学”54学时增加为73学时。“神经病学”54学时改为“神经精神病学”73学时,增加精神病学的内容,主要考虑临床学科的现状和发展须要。精神性疾病在当前医学临床中出现的比例不断增加,作为一个高校医本科毕业生,假如缺乏这方面的学问和必要的鉴别诊断实力,将无法开展本学科的工作。增加“现代诊断新技术”54学时。增设“中医急诊学”27学时。增设“基础护理学问”24学时。增设“五官科学”54学时。删去“理疗学”等。 11014年起在学校全面学分制实行后,进行课程内容结构调整,压缩部分必修课程学时,增加任选课科目。“推拿功法学”减至168学时、“推拿手法学”减至154学时,推拿各临床治疗学课程削减了43学时。将“神经精神病学”更名“中医脑病学”等。 2.2.4.1.3推拿技能方面:根据推拿技能学习、驾驭和运用的形成规律为主线,排序专业课程。将推拿手法学(一)、(二)作为第一阶段课程,将推拿人体操作(一)、(二)作为其次阶段课程,将推拿教学见习和骨伤推拿治疗学、内妇推拿治疗学和小儿推拿治疗学作为第三阶段课程,将推拿各科临床实习作为第四阶段课程。明确推拿技能形成的阶段目标,并将目标分化到学年、学期、周次和教学单元的过程中。同时围绕推拿技能形成主线,在各阶段组合其它专业课程,构建推拿专业课程模块,以期通过课程结构中点、线、面的改革实践,全面提高推拿专业技能水平。 2.2.4.1.4教学内容方在面:提倡教学内容改革要体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些新成果,要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须要,要体现本学科的教学方法论。以“推拿功能学”教学内容为例,多年来此课程内容中不断充溢新的本学科探讨成果,教学训练坚持以传统功法训练方法结合现代体育训练理论,从“身心熬炼”的角度体现练功功效,并通过课程内部结构排序分化成3阶段的子课程,把传统练功的方法论通过课程序列表现出来。要求学生自我熬炼,使功法课从课堂中走到课堂外,延长功法的课堂教学。此课程获11012年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2.4.2临床实践:提倡“早临床,多临床”,增加实践年年接触临床。第一年工务员劳动,其次年学习基础护理,第三年学习技术护理,第四年教学实习(南京、杭州、无锡等地医院和本市部分医院),第五年毕业实习。毕业实习,除保证内科、推拿科基本实习时数外,其他科实习,学生依据工作方向可以重新组合,如康复、气功、放射等。 我们认为,实现高等院校中医推拿学人才的培育目标,不能仅仅靠一门或几门课程奏效,也不能单纯靠专业课程或基础类课程奏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梳理基础学习与临床实践的关系,加强教学内容的调整充溢,协调理论学问与技能的关系,才能产生连锁效应。我们通过改革,基本形成了“树状”的高等中医推拿人才培育课程体系,通过实践,不断靠近培育目标。(未完待续) 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