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理论力学”中受力分析的教学实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谈“理论力学”中受力分析的教学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理论力学”中受力分析的教学实践.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谈“理论力学”中受力分析的教学实践 摘要:受力分析是理论力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总结了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的一些难点和简单混淆的问题,如铰链连接、二力杆和三力平衡汇交定理的应用等,并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解决这些疑难点的方法。 关键词:理论力学;受力分析;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汤占岐,男,陕西咸阳人,北方民族高校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17-007913-0092-01 “理论力学”是工科各专业的技术基础
2、课,它既是后续力学课程的理论基础,又是一门具有完整体系的独立学科,在很多工程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内容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个部分。其中,静力学主要探讨力的基本性质、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力系的简化与平衡。在静力学中,受力分析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能否对受力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图是学习静力学的关键。受力分析贯穿了整个力学课程的学习,假如受力分析这部分内容不能驾驭,则后续内容如力系的简化与平衡、运动学和动力学等就无从下手,更无从谈起学习后续的“材料力学”和“流体力学”等课程了。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觉,虽然老师一再强调受力分析的重要性,重视受力分析的讲授,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却
3、并不志向。究其缘由,主要有以下三点。 受力分析的部分内容学生在高校物理课程中已经有所了解,但仍有一些新的概念和探讨方法,须要学生深刻理解和娴熟驾驭。 理论力学所探讨的对象大多由工程实际抽象而来,而学生对这些抽象的力学模型没有感性相识,导致一些理解上的偏差和错误。 由于理论课授课学时削减,教材也做了大幅精简,语言显得特别精练,但是内容却并没有削减,因此,许多学生自学时便显得力不从心。 本文总结和归纳了学生在学习受力分析这部分内容时常感困惑、难于理解的几个问题,并以一个三铰刚架的受力分析为例,就学生如何透彻理解和老师如何讲授进行了阐述。 例:如图1所示三铰刚架,不计自重,试分别画出各杆的受力图。
4、一、关于铰链连接的问题 若受力构件中有铰链连接,铰链处的受力分析往往是学生学习时困难较多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销钉上作用有集中力时的处理方法 图1中销钉C上作用有一集中力P,在取分别体时肯定要明确是将销钉与某根杆件一起作为探讨,还是将销钉单独作为探讨对象。如取AC杆与销钉C一起作为探讨对象,则集中载荷就应当作用在AC杆上,而BC杆上的C处现在就只能看做是一个销钉孔,其上的作用力为AC杆上的销钉C所施加的力FC,再无其他力,受力如图2所示。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可以这样来概括,即“力随销走”。 2.铰链处的约束力方向 教材中在讲到铰链约束的约束力时,一般画出销钉在销钉孔中的位置,并说
5、明这个“约束力作用在接触点的公法线方向,且通过销钉孔的中心,但其大小和方向均不确定,通常用重量表示”。1因此,将这个约束力正交分解为Fx、Fy。学生会有这样的怀疑,既然约束力作用在接触点的公法线方向,为什么说其方向不确定呢?这里要向学生说明,由于杆上其他位置的外力和约束力的影响,致使销钉和销钉孔接触点的位置不能确定,虽然约束力肯定沿接触点的公法线方向,但是因为接触点的位置不能确定,因此,约束力的方向便不能确定。所以才将约束力正交分解,分解后可通过后面将要学习的平衡方程,求解出这两个重量的大小,进而计算出约束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样讲解,学生对这个问题就会比较简单理解了。如图2中AC杆在A处的约束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理论 力学 中受力 分析 教学 实践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