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国际贸易实务综合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docx





《高职国际贸易实务综合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国际贸易实务综合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职国际贸易实务综合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摘 要当前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的设置大多采纳“学科本位”模式,这种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提出以进出口工作过程为主线对课程群内容进行提炼序化后,将其整合到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中,形成一门全面反映进出口工作过程的综合课程,同时结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考评的改革,促进学生综合业务学问体系的形成及综合职业实力的培育。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高职;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08-0136-03 作者简介刘亚玲,女,汉族,湖南郴州人,讲师,硕士,探讨方向:国际贸易实务与营销。 基金项目2022年广东省
2、高等职业教化教学改革立项项目;2022年广州市教改项目“基于职业实力培育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育创新模式探讨”;2022年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教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一、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设置现状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与进出口工作过程亲密相关,是以培育学生完成进出口工作全过程所必需的核心职业技能与素养为目标的各类课程的总称。该课程群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核心,包括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货运代理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单证制作、外贸函电、报关与报检实务等课程。在高职国际商贸类专业人才培育方案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群构成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 目前,高职国际商贸类专业的实务课程群设置大多采纳“
3、学科本位”模式,课程分散于多个学期,由不同的任课老师各自教学,这样的课程设置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 1.每门课程过于强调单一职业实力,专业课程体系中缺少贯穿进出口业务全过程和反映职业实力之间联系的综合课程,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实力的培育。 2.各门课程分散于不同学期,设置时间跨度大,内容多且零散,缺乏系统性,简单导致学生由于对前一学期课程内容驾驭不坚固而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与理解,不利于学生综合学问体系的形成。 3.各门课程均与进出口操作联系紧密,只是侧重点不同,因此课程之间业务和学问交叉程度较高,导致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重复的问题比较突出。另外,每门课程一般由不同的老师任课,各任课老师大多
4、只专注于所任课程的教学工作,对其他关联课程缺乏足够的相识,老师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沟通与合作,导致课程内容连接困难,并存在课程内容重复的问题。 二、国际贸易实务综合课程的开发思路与实施步骤 国际贸易实务综合课程的开发并不是简洁地将实务课程群的内容拼凑在一起,而是须要打破原有课程自有学问体系和教学实施的限制,从每门实务课程中分解提炼出与进出口操作亲密相关的学问点与实训环节,以进出口工作过程为主线进行序化后,整合到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中,形成一门能全面介绍进出口业务学问和操作技能的国际贸易实务综合课程。为确保国际贸易实务综合课程的开发既做到序化合理,又避开出现遗漏,可通过以下四个步骤来详细实施: 第
5、一步,典型工作筛选。课程改革前期应向外贸企业调研进出口业务工作过程和内容,从中筛选出典型工作任务,并分析对应的职业实力和素养要求,以此作为综合课程开发的依据。 其次步,提炼整合课程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提炼出与各个工作任务亲密相关的学问点和技能要求,分阶段、分课程进行整合。首先将内容重复度较高的课程进行整合,如将国际结算和外贸单证制作两门课程的内容提炼整合至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然后再按部就班地提炼整合其他课程内容,纳入至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最终形成一门综合课程。 第三步,建设老师团队。随着课程内容的整合,对任课老师的专业学问和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加强老师团队的建设,才能为综合课程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职 国际贸易 实务 综合 课程 开发 研究 实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