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体现的公民素养教育(共2350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语文教学体现的公民素养教育(共235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体现的公民素养教育(共2350字).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教学体现的公民素养教育(共2350字)摘要:从中学语文教材、语文作文教学、语文实践活动中挖掘公民素养因子,切实做好知识文化、道德修养、传统美德等公民素养教育。在语文教学中,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加强情感教育,渗透公民素养教育。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渗透;公民素养公民素养,即当代公民在生活中必须具备的生活技巧、素质或能力。主要包括知识文化素质、法律和自律意识、道德修养(弘扬传统美德之类)等。公民素养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语文教学则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公民素养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传授和培养与思想品质等公民素养的教育和熏陶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公
2、民素养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以收到潜移默化之效果。一、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挖掘公民素养教育素材中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数文章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有的蕴含着爱国主义精神,有的具有共产主义思想,有的表达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有的则提供给读者认识世界的科学立场、观点、方法,都具有一定的认识和教育作用。有的还具有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的力量,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感情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师如果能够深钻教材,挖掘课文中的公民素养教育因素,使公民素养教育在教授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过程中渗透、交融,对学生的公民素养教育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教授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课时,我在分析大堰河的形象时,让学生讨论“什么是
3、造成大堰河悲惨命运的根源?”通过讨论,大家认识到,大堰河生前艰辛死后凄凉,其悲剧产生的根源是不合理的旧社会,她是旧社会里受剥削受压迫的勤劳善良的底层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诗人在这首诗中既讴歌和同情旧中国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又控诉那个存在剥削与压迫的不合理的旧社会。通过这样的挖掘,学生既接受到孝心与同情心的教育,又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反封建、反剥削、反压迫的民主意识。而公民素养教育则在这种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二、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渗透公民素养教育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作文教学,作文训练是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的综合体现,学生作文是学生世界观、道德情操、理想追求、思想方法的一面镜子,所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教学 体现 公民 素养 教育 235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