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一化学教案第2讲 元素周期律化学键.doc





《2022高一化学教案第2讲 元素周期律化学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一化学教案第2讲 元素周期律化学键.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讲 元素周期律化学键满分晋级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8级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5级元素周期表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2级元素周期律新课标剖析 高考要求内容要求层次具体要求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通过同一短周期或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通过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认识化学键。2.1元素周期律知识点睛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同一主族元素的性质,发现在同一主族的元素中从上到下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
2、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即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那么同一周期的元素在性质上有没有类似的递变规律呢?本节课我们继续探讨。一、 同周期元素的结构的递变(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序数3456789元素名称锂铍硼碳氮氧氟元素符号LiBeBCNOF核外电子排布+321+422+523+624+725+826+927原子半径(单位:nm)0.1520.0890.0820.0770.0750.0740.071最高正化合价或最低负化合价+1+2+3 +4 -4 +5 -3-2-1原子序数11121314151617元素名称钠镁铝硅磷硫氯元素符号NaMgAlSiPSCl核外电子排布+11281+12282+13
3、283+14284+15285+16286+17287原子半径(单位:nm)0.1860.1600.1430.1170.1100.1020.099最高正化合价或最低负化合价+1+2+3+4 -4+5 -3+6 -2+7 -1【思考】通过上面的表格思考并讨论:同周期元素(除稀有气体外)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元素的化合价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答案】a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b同一周期(稀有气体除外),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半径递减;c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第一周期除外,稀有
4、气体元素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递增(从+1价到+7价);最低负化合价(第一周期除外,稀有气体元素除外,金属元素除外)递增(从-4价到-1价)。元素最高价与最低价的绝对值的和为8。二、 同周期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递变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否也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呈现周期性变化呢?通过第三周期元素的一些化学性质来探讨这一问题。实验一实验现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化学(离子)方程式钠与水反应(滴加酚酞)放入水中,浮在水面,立即熔成一个小球,发出嘶嘶响声,在水面四处游动,溶液变红。NaOH强碱2Na+ 2H2O2Na+ +2OH+ H2镁与水反应(滴加酚
5、酞)与冷水反应缓慢,加热后反应加快,有气泡逸出,溶液变红色。Mg(OH)2中强碱Mg + 2H2OMg(OH)2+ H2铝与水反应(滴加酚酞)与冷水几乎不反应,加热后发生极其微弱的反应。Al(OH)3两性2Al + 6H2O2Al(OH)3 + 3H2归纳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剧烈程度:钠镁铝(由易到难)实验二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取一小段镁条用砂纸除去表面的氧化膜,把镁条放入试管中,加入2-3mL 1mol/L稀盐酸反应剧烈,放出气体和大量的热Mg+2H+= Mg2+H2取同样大小的铝条用砂纸除去表面的氧化膜,把铝条放入试管中,加入2-3mL 1mol/L稀盐酸发生反应,放出气体,反应放热2Al+
6、6H+= 2Al3+3H2归 纳镁与铝都很容易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但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镁铝【总结】钠、镁、铝三种元素是同周期元素,它们的核外电子数逐渐增多,与水(或与非氧化性稀酸)反应越来越困难,而且生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也越来越弱,说明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SiPSCl2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条件高温磷蒸气与氢气能反应加热点燃或光照氢化物稳定性SiH4很不稳定PH3不稳定H2S不很稳定HCl十分稳定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弱H2SiO3弱酸H3PO4中强酸H2SO4强酸HClO4强酸(最强的无机含氧酸)【总结】硅、磷、硫、氯四种元素是同周期元素,它们的核外电子数逐渐增多,与氢气
7、反应条件逐渐变容易,而且反应变剧烈,生成的氢化物也越来越稳定,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也越来越强,说明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结论】项目同周期(从左到右)同主族(从上到下)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酸性:增强碱性:减弱酸性:减弱碱性:增强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逐渐减弱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三、 元素周期律通过研究同主族和同周期元素的性质,我们不难归纳出: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的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一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元素
8、周期律的实质: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四、 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对于其他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也有指导作用。 元素周期律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性的应用。例如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左下方;非金属性最强的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方(除稀有气体)。 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附近元素的应用。例如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如硅、锗等,半导体材料的研制正是开始于锗,后来发展到研制与它同族的硅。 元素周期表中邻近元素相似性的应用。例如农药由含砷的有机物逐渐发展成对人畜毒性较低的含磷有机物,而通常制造的农药,所含有的氟、氯、硫、磷等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也很靠近。 周期表中过渡金属元素的应用
9、。例如人们还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五、 元素周期表中的“位构性”三者间的关系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原子结构及元素的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性质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决定元素性质同周期:递变同主族:相似、递变例题精讲考点1: 元素周期律专题【例1】 下列关于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的递变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C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 D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答案】B【例2】 X、Y、Z三种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其最高价氧
10、化物分别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 化物、两性氧化物,则这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是( ) . k#s5_u. AXYZ BYXZ CXZY D. YZX【答案】C【例3】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ALi、Be、B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增高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答案】C【例4】 下列各组中,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碱性:B稳定性: HI HCl C金属性:Fe Cu D非金属性: N P【答案】B【例5】 下列各元素的氧化物中, 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够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 和水的是
11、( ) A元素X:它的原子中M层比L层少2个电子 B元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A族 C元素Y:它的二价阳离子核外电子总数与氩原子相同 D元素W:它的焰色反应颜色呈紫色【答案】B【例6】 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变化正确的是( ) A酸性HClO4HNO3H3PO4H2SiO3B稳定性H2SHClHBrHIC熔点RbKNaLi D溶解性NaHCO3Na2CO3NaOH【答案】A【例7】 下列各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渐弱,酸性渐强的是( ) 多选ANaOH、Mg(OH)2、H3PO4、H2SO4 BKOH、NaOH、H2SO4、HClO4CBe(OH) 2、Ca(OH) 2、HBrO
12、4、HClO4 DMg(OH) 2、Ba(OH) 2、H3PO4、H2SO4【答案】AB 【例8】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N原子半径第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第二周期第A族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NH3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大于Al(OH)3A B C D【答案】C【例9】 在118号元素中(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1)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 ;(2)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3)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 ;(4)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 ;(5)最高价氧化物对
13、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物质是 ,它对应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6)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物质是 ,它对应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7)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物质是 ;【答案】(1)H;(2)Na;(3)F,F2;(4)Na,Na;(5)NaOH,Na2O;(6)HClO4,Cl2O7;(7)HF; 【例10】 已知某常见主族元素R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R,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多选A该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 B该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能为RO2C该氢化物H2R的水溶液是电解质 D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RO4【答案】CD【例11】 根据所学过知识,下列说
14、法不正确的是( ) A将氯气通入H2S溶液中,会出现淡黄色沉淀B将少量钠放入氯化铝溶液中,有白色沉淀出现C钠与冷水就能反应,镁和热水才能反应,说明钠的金属性比镁强DHCl的酸性比H2S强,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强【答案】D2.2 化学键知识点睛一、 离子键 必修1中我们学过,Na在Cl2中会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且有浓的白烟,反应停止后管壁上可观察到有白色固体(NaCl)附着。反应如下:2Na + Cl2 点燃 2NaCl【思考】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钠与氯气如此剧烈反应,氯原子与钠原子之间又是如何结合形成NaCl的呢? 【答案】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很容
15、易失去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而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很容易得到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把电子给氯原子后,变为钠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后变为氯离子,它们形成离子后,由于所带电荷相反,会相互吸引,但是当它们靠近到一定程度后,原子核之间以及电子间会相互排斥,当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达到平衡时便形成了稳定的氯化钠。过程可由下图表示:人们把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小结】形成微粒阴、阳离子本质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既有相互吸引又有相互排斥)形成条 件通常情况下,活泼金属(如钾、钠、镁、钙等)与活泼非金属(如氯、溴等)之间能形成离
16、子键。活泼金属与酸根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之间能形成离子键。与非金属元素的离子或酸根离子之间能形成离子键。例如等。形成原因 稳定的阳离子 离子键 稳定的阴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如强碱、盐等)例如NaOH、NaCl、CaCO3等二、 电子式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最外层电子排布发生变化。为了方便起见,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和“”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这种式子叫做电子式。(1)原子的电子式ClSCAlH 原子的电子式主要考虑在发生反应时的成键情况并讲究对称性。如:NMgNa(2)离子的电子式a一般情况,阳离子是由原子失去全部最外层电子后形成的,故简单阳离子的电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高一化学教案第2讲 元素周期律化学键 2022 高一化学 教案 元素周期律 化学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