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案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案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法律案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培育学生法治素养的新课程,但法律对于小学生难免晦涩难懂。本文阐述通过老师选择真实典型并有教化意义的法律案例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实行敏捷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爱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渗透法治教化,提高学生法治素养。 【关键词】法律案例;小学;道德与法治;应用 2022年,教化部把义务教化阶段思想品德课程改名为道德与法治,这是一门带有显明的时代特色,塑造学生品德、品行,培育具有法治素养的现代公民的重要课程。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支配法制教化内容时采纳专册对六年级学生进行法制教化;其他年级采纳分散融入的方式,保证每个年级每学期都有肯定
2、的法制学问,使法制教化始终贯穿在小学阶段。法律第一次全面走進小学课堂,学生也是第一次全面、系统学习法律学问。法律条文相对枯燥、乏味,小学生社会阅历浅、认知实力不强,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爱好,提升课堂学习质量,是老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法律学问虽然枯燥,但法律案例是鲜活的,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有意识地介绍贴近学生生活的法律案例,并与教学内容相关,通过直观生动的案例引导,削减法学理论学问的抽象性,使学生能够在学生所能理解的范围内学习客观事务中的法律学问,畏惧和信任法律,懂得法律至上,规则至上,培育学生法治思维实力。 在本文中,以学生损害事故处理方法为例,进行将法律案例应用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
3、提高课堂效率的探讨。 一、法律案例的选择 1.选择法律案例的目的 学生损害事故处理方法是国家教化部2002年颁布的关于校内学生损害事故的处理方法,主要是为了厘清校内学生损害事故的学校、学生和家长的责任,为此类事故的处理供应了更为明确的法律依据。每天全国各地校内发生不同的学生损害事故,案例众多,不行能都应用到教学中去,我们选择案例是目的不是为了教化学生分清是学校还是他自己的责任,而是为了教化学生学习案例后在学校学习生活中避开损害自己、损害他人,顺当度过美妙的小学生活,并且通过案例的学习,培育学生的法治思维,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培育正确的法治观念。 2.选择法律案例的原则 一要贴近学生实际,选择法
4、律案例首先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要依据学生心理和实际年龄细心选择实际案例。如是低年级的教学,就应当选择一些学生追逐打闹造成的损害事故案例,高年级就不合适。因为贴切学生实际的案例,才简单引起心理上的共鸣和沟通,从而取得预期的教化效果。 二要真实可信,即所选法律案例必需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是有依据的,经得起推敲。只有真实的案例才有劝服力,真实度和可信度是选择法律案例的关键,虚假案例是不能在课堂引用的。 三要典型性,法律案例资源特别丰富,但并非全部案例都适合小学生。老师在选取案例时应考虑案例有无代表性。选择的案例能让学生相识到规范自己行为、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才能保障自己和同学的人身平安,达到警示的
5、效果。 四要具有教化性,即选择的法律案例要具有教化意义,通过案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增加责任感,学会敬畏法律。 五要具有时效性,即所选择的法律案例要紧跟时代的节拍,因为不同时期发生的学生损害事故有不同特点,需与时俱进,选择适合当前学生学习借鉴的案例,以增加时效性和簇新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二、法律案例的应用 案例一,2022年6月3日下午,课间休息时间,广东省某市某区某小学五年级学生A生、B生在教室外面的走廊玩耍游戏。正值当地夏季龙舟水期间,大雨不停,走廊地板很是湿滑,他们俩在楼梯中间宽敞的地方玩。学校清洁阿姨不断进行拖地,但因为雨水进来,所以地上还是特别湿。A和B玩得快乐
6、,起先仿照滑冰,很是喧闹。旁边观看的同班同学C生也参加进来,在玩耍过程中,B生旋转时绊倒C生,导致C生摔倒在地,掉了一颗门牙,伤势有点严峻。 此案例可以应用到当心,别伤着这一课的教学中,儿童的日常校内生活中出现了更多的意外损害。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验意外损害的苦痛、哀痛的父母、学会避开意外损害,更重要的是学习预防意外损害的方法,不断提高自我爱护的意识和实力。课前收集这个案例的视频或者动画,课堂的设计以观看视频的方式引入,创设这样的案例状况几人小组演一演受伤学生和爸爸妈妈的感觉,其余小挚友扮演观众仔细观看。然后抛出课前设计的问题“我们在学校怎样避开自己和他人受到损害?”“危急嬉戏可不行以玩?”
7、等等。通过这个案例的学习,学生直观感受更强,这时候,老师出示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简单受损害的情境,直切主题更好导出怎么去爱护自己和他人免受损害。 案例二,某小学三年级学生林某,因为其家离学校较近,平常是自己放学返家的。有天下午放学后,看到学校围墙外有一辆共享单车没有上锁,林某觉得自己也会骑单车,所以没有多想就骑上共享单车回家。由于不懂调单车座椅凹凸,林某踩着这辆不合适的单车在路上险象不断,最终和汽车发生碰撞,导致受伤了。 案例三,某日下午4时左右,李女士从某小学接其9岁女儿小清回家。她们家就住学校旁边的中山一路某小区,当母女俩走到小区门口时,小清甩开妈妈的手,跑到公路对面的便利店买零食吃
8、,当她打算回妈妈身边时,突然有一辆私家车驶来,撞到了小清,小清当即受伤倒地。妈妈看到吓坏了,抓紧打120救援车送小清去医院抢救。 这两个案例是上放学期间发生的,可以应用到上学路上教学中。课堂从共享单车引入,这是新兴事物,学生颇感爱好,老师设计的问题“你骑过共享单车吗?”“你可以骑吗?”“谁才可以骑?”等等,四人小组探讨。老师并没有急于告知学生答案,而是出示案例二,接着引导学生思索,林某这种行为正确与否。接着老师引出共享单车运用的规则,教化学生遵守规则,不然会受伤。老师出示案例三前先展示课前同学们打算好的资料,包括上学放学的路途图和学校四周环境资料,然后由同学们进行介绍:他们是怎样来上学的、怎样
9、回家的等等,通过说一说,了解学生的上学和放学路途以及方式。这时候老师出示案例三,组织学生分组探讨上放学路上要留意的事项,并按组汇报探讨结果。案例的运用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起到很好的教化效果,课堂效率也大有提高。 案例四,2022年9月20日下午,某沿海城市六年级的班主任与其他两位老师在征得学校领导同意后,组织该班约50名学生到海边营地进行野炊活动,活动起先前,班主任明确要求学生不许下海游泳。活动过程中,因为天气较热,几个男生想要下海游泳,于是向班主任申请,老师没有同意,刘某就和其他几个男生偷偷下海游泳。因学生游泳水平有限,刘某被突如其来的海浪卷走,在场的三位老师立刻进行抢救,并报警求助,惋
10、惜,最终也未能救回学生刘某。这个案例可以应用到平安记心上教学中。老师用当前学生热衷的抖音形式把案例四和收集到的学生溺水数据、溺水视频等录成几个抖音小视频,配上适当的音乐,给学生相当大的视觉冲击力。学生在觀看视频过程中思索老师提出的问题:1.我们应当在哪些地方游泳?2.怎样游泳才平安?3.游泳遇到危急怎样做才对?老师总结学生答案,教化学生要将平安记心中,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对自己负责。 以上四个案例的应用老师可以敏捷运用。现实中还有很多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感爱好的案例,老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班级、学生的详细状况充分利用它们,或以案例进行课堂导入,使学生在一个一个真实生动的案例中,不知不
11、觉完成了思想、学问和情感过渡;在教学的不断深化中引入案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对学问的理解得到深化;把案例分析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案例揭示的教训和蕴含在其中的道理。 将法律案例应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是一个尝试,案例教学可以变更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内容,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激发学生热忱,提高学生学习法律学问的爱好,对提高课堂效率和德育实效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让我们主动行动起来,从法律案例中挖掘学习的内容和素材,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接受教化,把学生培育成为知法、懂法、遵守法律的现代小公民。 参考文献: 1邹德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浅谈J.才智,2022:64. 2高本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新要求J.福建教化,2022:49-58. 3张善超,李宝庆.法治教化融入中小学课程设计的途径与特色J.教化探究,2022 . 4高嵘.低年级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设计J.小学教学参考,2022.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