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症中医疗法探讨(共3501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腰间盘突出症中医疗法探讨(共3501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间盘突出症中医疗法探讨(共3501字).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腰间盘突出症中医疗法探讨(共3501字)腰间盘突出症中医疗法探讨 摘要:总结了历代医家对于腰痛及痹症等疾病病因病机的分析,提出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原则,综述了几种中医疗法,即中药治疗、针刺治疗、电针治疗、温针灸法、穴位注射、牵引、小针刀治疗、刺血拔罐法、推拿治疗。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疗法1病因病机祖国医学对本病认识很早,只是中医文献中无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名的记载。医学心悟说:“腰痛拘急,牵引腿足”。素问刺腰痛篇曰:“肉里之脉,令人腰痛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选”。记载的病症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作时症状相似,认为本病可由外伤引起,表现为腰痛合并下肢疼痛。杂病源流犀烛腰脐病源流说
2、:“腰痛,精气虚而邪客病也。”认为本病多由肾精气亏虚,腰府失其濡养、温煦,而风、寒、湿、热诸邪常因肾虚而乘客,内外二因,相互影响,痹阻经脉,发生腰痛。现代医学认为,导致本病的主要因素为椎间盘本身的退行性改变,再加之某些外部因素,如外伤、慢性劳损以及风寒湿邪气侵袭机体等因素综合的结果。根据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将其归属于“腰痛”“痹症”范畴。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病机包括肾气虚损、气滞血瘀和感风寒湿邪导致筋脉失养,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痹阻血瘀。2治疗原则腰痛的中医治疗当分清标本虚实。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3、依据,感受外邪者属实,治疗上宜通络祛邪,根据寒湿、湿热的不同辩证,分别予以温散或清利。外伤腰痛者属实,治疗上宜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为主。内伤导致的腰痛多属虚,治疗上宜补肾固本为主,兼顾肝脾。虚实兼见者,宜辨别主次轻重,标本兼顾。诚如杂病源流犀烛指出:“肾虚,其本也;风、寒、湿、热、痰饮、气滞、血瘀、闪挫,其标也。或从标,或从本,贵无失其宜而已。”23中医疗法3.1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运用传统的中药汤剂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方式,通过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缓急止痛来治疗。杨春平3总结了温建民老中医利用独活寄生汤的加减对急性期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治疗率达到了933%,远远高于针
4、刺牵引等治疗方法。可见,独活寄生汤可以改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微循环,具有镇痛、抗炎的功效。3.2针刺治疗传统针刺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选穴主要以循经取穴和针刺阿是穴为主。朴香玉等4针刺局部阿是穴,配合秩边、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条口透承山、三阴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总显效率91.9%。中医理论中认为,夹脊穴与全身疾病有密切联系,夹脊穴所在正是督脉与膀胱经经气外延重叠覆盖之处,夹脊穴不仅通过气街之经气联络两经,并是调控两经的整合作用。3.3电针治疗电针疗法是指在刺入人体穴位的毫针上,用电针机通以微量低频脉冲电流的一种治疗疾病方法。该疗法可以使肌肉有节律地跳动,能松解黏连,增强局部血液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腰间盘 突出 中医疗法 探讨 350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