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的中医保健营养治疗.docx
《病毒性肝炎的中医保健营养治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毒性肝炎的中医保健营养治疗.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病毒性肝炎的中医保健营养治疗 【摘 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的中医保健养分治疗。方法:从中医对病毒性肝炎病因病机的相识和慢性肝病的治疗两方面进行论述。结果:提出了中医对病毒性肝炎的探讨思路。结论:当务之急应对在辨证施治原则指导下的、临床疗效显著的方药,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运用规范的方法,进行科学的系统的临床疗效评价。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中医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14-748402-0442-02 病毒性肝炎按病原学目前至少可分为甲、乙、丙、丁、戊肝 5型,临床上最常见的为乙型病毒性肝炎1。全球60亿人口中,约1/2人口生活在H B V高流行区2,约2 0
2、亿人证明有HBV感染,3-4亿人为HBV慢性感染,其中25%-40%最终将死于肝硬化和肝癌。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前 10位疾病死因中乙肝占第7位, 每年因乙肝死亡约7 5万例。 1 中医对病毒性肝炎 病因病机的相识 虽然病毒性肝炎发生与发展的病机较为困难,并且随着遗传、 体质、生活、饮食、心情、心理的不同而临床表现多样,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有其独特的规律与特征。因此,应从中医学角度,依照中医学藏象学说与整体观念理论去相识、说明病毒性肝炎病变的规律与全过程, 有的放矢地去辨证施治,发挥中医药疗效优势,继承、充溢和发展中医学理论,以适应现代治疗疾病的须要。 1.1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因: 根据中医
3、学的“三因致病” 理论, 乙型病毒性肝病病因既不属于外感六淫,亦不符合内伤七情。乙肝具有传染性,但无明显流行性,发病既不同于温热病的卫气营血的传变, 亦不同于湿温病的上、中、下三焦的传变。但乙肝的发病的确有由气及血、由阳及阴、由中焦到下焦, 甚至耗血、 动血的演化过程。因此,可以说是属于广义的“温病” 范畴。其病因符合吴又可 瘟疫论中“杂气” 致病的范畴,指出“杂气为病最多”,而六气致病有限,专究六气不论杂气,则不能全概括外感热病的致病缘由。 1.2 乙型肝炎的疾病演化规律: 我们认为病毒性肝炎是“杂气” 致病的一种,而“杂气”致病是物质性的。就病毒性肝炎,特殊是乙型肝炎的疾病演化规律与临床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毒性肝炎 中医 保健 营养 治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