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影像技术专业“影像诊断学”课程综合化改革研究.docx
《高职影像技术专业“影像诊断学”课程综合化改革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影像技术专业“影像诊断学”课程综合化改革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职影像技术专业“影像诊断学”课程综合化改革研究 摘要文章对影像技术专业的影像诊断学相关教材的特点以及“影像诊断学课程”综合化的必要性及其趋势进行了分析论述。试图通过分析课程综合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等职业教化中的医学影像特点,来主动探究开展“影像诊断学课程”综合化改革的一些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影像技术 影像诊断学 职业教化 课程综合化 改革 作者简介辛春(1962- ),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影像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影像诊断学的教学与探讨工作。(江苏盐城224006)程永润(11010- ),男,盐城高等师范学校,讲师,硕士,探讨方向为语文课程教学。(江苏盐城224
2、001) 中图分类号G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14-31015(2022)26-0129-02 教化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化教学质量的若干看法(教高202216号)中指出,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化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育了大量高素养技能型特地人才,为高等教化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化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地迎接新时期的挑战,我国的职业技术教化将开展主动的改革,由于任何教化形式的改革最终都要依托详细的课程形态来保证受教化者达到各专业人才培育标准规定的人才培育目标,因
3、此,课程改革成为职业技术教化改革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化课程所面临的主要发展瓶颈为专业体系中有相当部分的课程是干脆套用本科院校的内容,故而尽管高职院校的学科门类较为齐全,课程体系也特别严谨,但却没有充分体现出高等职业技术教化的特色。一般高等职业教化强调的是学科学问的系统性和理论性,而高等职业技术教化突出的是好用性、多向性的特地行业的动手实力。各分化学科虽然有助于深化人类对自然界领域各方面的相识,但同时又简单造成高等职业技术专业的学生学问学习系统性不强的问题,所以作为课程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的课程综合化改革受到了探讨者的高度重视。 一、课程综合化的内涵 “课程综合化”译自“Curricu
4、lum Integration”,也有人将其译为“课程一体化”或“课程整合”,翻译方式尚无定论。其中“综合”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以期达到整体和统一的目的;另一方面从逻辑学意义上讲,“综合”与“分析”相对,是把事物的各部分连接成一个整体进行系统考察的方法。区分于统一的思维方法,课程综合化的干脆基础是学科的分化,学科的分化造成了分析性学问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讲,“综合化”融合了其本身固有的两层含义,精确地表达了“curriculum Integration”的应有之义。 高等职业技术教化的课程综合化则是依据培育专业人才的规格、专业要求来分析、沟
5、通和探究学科学问间的横向联系。这种联系不同于一般高校的课程体系,较为侧重于科技成果快速地进行好用性转化,从而更好地解决新兴科学技术、社会需求和职业之间的冲突。 二、“影像诊断学”课程综合化改革的必要性 医学影像学由传统的X线成像,发展到包含CT、DSA、MRI、USG、核医学、介入放射学等内容,子内容之间都有肯定的促进和依靠关系,并且随着“大影像”的概念越来越被认可,许多医院都将相关的影像科室整合成影像中心。临床影像分支科室的综合,能使影像医师更好地熟识各种影像学的检查特点,对各种影像检查作出科学、精确的评价,这比较利于提高医师的影像诊断素养。很多卫生职业院校的影像专业也把一般放射诊断学教研室
6、、CT诊断学教研室、MRI诊断学教研室、超声诊断学教研室合并成影像诊断教研室,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时把影像分支科目的相关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此,医学影像学科综合化成为必定趋势。 中学后三年制影像技术专业的职业教化主要定位于培育学生的影像技术职业技能。因此,其课程体系设置既不能沿用初中后五年制影像诊断专业和影像技术专业的模式,也不能套用影像专业本科的教化模式,而应当依据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建构课程体系和学问结构,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作为设置课程的指导原则。 目前,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中学起点三年制影像技术专业的教学特点主要表现为:(1)学生必需在两年短暂的在校时间
7、内,熬炼出较强的影像技术专业适应实力。因此,专业课教学任务较重,课程容量特别大。(2)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为学生打下宽泛的专业基础,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接受各种形式的接着教化,而不是传统的终结式教化。(3)教学的另一重要目标是提高学生步入社会时的择业实力,这要求他们必需既要有扎实的职业实力基础,又要具备肯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力。 总之,受到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影像技术职业教化的特点以及社会形势的须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化亟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加大课程综合化改革的力度,勇于打破现有的课程结构,主动推行通识教化和跨学科教化,促进专业课程结构的合理化调整,使得教学内容间能够相互融合。 三、
8、对“影像诊断学”课程教材的分析 我院从四年制的中等专业教化体制发展到五年制的高等职业教化体制,再转化为中学后三年制的高等专科教化体制,选用了不同的影像诊断学教材,由原来的“X线诊断学”“放射诊断学”(含CT),发展到最近的“影像诊断学”。 “X线诊断学”这本教材虽然只介绍了X线成像的相关基础学问,但全书系统性较强,内容比较详尽,相应的教学工作量也很大,我院编制的人才培育方案中与之相匹配的课时有390430学时。随着CT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放射专业渐渐演化成影像专业,这就要求教学中必需增开“CT诊断学”“超声诊断学”等专业课程。为了节约课时,提高教学效率,避开不必要的重复,笔者于2001年主
9、编校本教材X线诊断学(含CT),其中把一般放射和CT等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共计373学时,内容简明扼要,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 2001年以后医疗机构中MRI快速普及,医学院校影像专业本科生干脆运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材,其中以2001年由天津医科高校吴恩慧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影像诊断学教材最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以成像技术为纲,分别介绍各个系统的影像检查方法、正常表现;各论中又以系统为纲,介绍每一种疾病的临床与病理、影像学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内容比较精练,如获得性心脏大血管病变只讲4种疾病,其他骨感染性疾病只介绍了骨梅毒和骨麻风病两种。但其对应的
10、教学过程比较烦琐,如讲“骨骼”时既要涉及总论中的骨骼学问点,又要涉及各论中的骨骼内容,须要前后反复翻查,较为费时。此外,由于本科教材容量较大,不太适合职业技术教化,为了满意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中等职业教化,2003年云南省昆明卫校赵汉英等以检查方法为纲主编了影像诊断学,在肯定程度上支持了职业技术教化的教学,但教材内容重复的现象仍旧存在,如支气管扩张症在X线检查、胸部CT、胸部MRI中重复介绍,先天性心脏病在X线检查、循环系统CT和循环系统MRI中也存在重复。 2022年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化的蓬勃发展,高等教化出版社组织出版了高职高专系列教材。其中的影像诊断学由蒋烈夫主编,作为全国卫生院校高职高专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职 影像 技术 专业 诊断 课程 综合 改革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