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如何感知杜甫诗歌的爱国民忧情节] 春望赏析.docx
《[教学中如何感知杜甫诗歌的爱国民忧情节] 春望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中如何感知杜甫诗歌的爱国民忧情节] 春望赏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中如何感知杜甫诗歌的爱国民忧情节 春望赏析 庄子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而不哀,强怒者虽严而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者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一首诗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不仅是因为语言的无隙可乘,更因为诗中蕴含的深厚感情,让千年之后的我们读后依旧为之动容。这也就是诗者的真情流露。庄子更是注意诗的真,一种原始的感情流露,强调诗的真谛在于以情感人,而不是凭文字的美丽,或者因为创作技巧的运用。杜甫把诗看作是他终生的事业,认为“诗是吾家事”。他7岁学诗,直到死亡前夕,没有停止过写诗,他从安史之乱起,至抵达成都前,在最艰苦的
2、岁月里,身体衰弱多病,写出的诗歌思想内容最为深刻。他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充溢爱国爱人民的政治热忱。杜甫的以时事入诗含有泪水和深情,这除了他能设身处地的为老一百零一姓着想以外,还在于他本人就是薄命人中的一员,他的命运也就是一般人的遭受,只是真实地将自己的所见和感受叙写出来,他成了人民的代言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后人将其喻为杜甫生平一首最欢乐的高歌,这并不是没有缘由的,迸发出内心的欢悦,是一种至真至诚的感情流露,能够给人一种情感的认同。“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范满衣裳”这是全诗中唯一记事的诗句,从中我们可以隐隐知道当时所发生的事。这首诗写于广德元年春,当时杜甫正寓居梓州。这年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自
3、杀,叛军纷纷倒戈,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最终结束。杜甫饱尝战乱之苦,又忧国忧民,一听到这个消息,真是欣喜若狂,脱口而出这首诗。如杜诗言志:“看他八句一气浑成中,细按之却有无限妙意,直是情至文生。”诗人曾经梦寐以求的愿望最终得偿,这如寂静的火山最终涌出地表,势不行挡,诗人多年积压在心中的深厚的感情最终喷出,细细品尝,“初闻涕泪满衣裳”句,诗人听到喜讯后禁不住老泪纵横,是喜悦的泪水,是为自己最终能够重回家乡,不再异乡漂泊而落泪;是为人民不再遭遇战乱之苦,再次过上稳定的生活而流泪;是为最终看到国家统一,不再分裂而流下兴奋的泪水。如此深的感情在瞬间化作泪水涌出,这不能不是一快吧。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可
4、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并不是客观的叙事,用诗体去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独特的风格表达出作者的心情。清人浦起龙说:“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杜甫的诗大部分涉及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有关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其中无处不浸透了诗人的真情实感。例如杜甫中年时期的两篇杰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一百零一字和北征,里边有抒情,有叙事,有纪行,有说理,有对于自然的视察,有对社会冲突的揭露,有内心的冲突,有政治的理想和主见,有个人的遭受和家庭的不幸,有国家与人民的灾难和对于将来的希望。这两首长诗包括这么多丰富的内容,作者的心情波澜起伏,语言纵横驰骋,证明他在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中如何感知杜甫诗歌的爱国民忧情节 教学中如何感知杜甫诗歌的爱国民忧情节 春望赏析 教学 如何 感知 杜甫 诗歌 国民 情节 赏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