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探讨.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摘 要:依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特点,本文从人才培育模式的整体目标动身,对近机类机械基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 教学改革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机械类及近机类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程,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驾驭各种常用机构及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的基本学问,使学生初步学会依据详细条件及与本课程有关的标准、规范,选用机构及零件类型,并能对机构的运动、零件工作实力进行简洁的校核,从而具有设计简洁机械传动装置的实力。基于本课程的性质特点,依据本人多年来给生物工程专
2、业的教学实践和教学阅历,对如何教好机械设计基础课作了一些探究。笔者认为,必需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与相关教学改革,进一步探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特别必要的。探讨一种新的教学体系和模式,根据培育目标,通过教学改革,有安排的组织和实施,才能培育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1. 调整教学大纲,优化整合课程结构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育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实力打基础,而本课程教材编排差异很大,这就须要老师在授课前针对不同专业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把握“必需适用为度”的原则,内容优化、连贯、适度,保证基本基础学问,紧密结合专业实例,强调好用性和应用性,强化学生的基础实力、创新意识与实力
3、的培育。首先从机械的整体动身,从宏观上使学生了解机械整体的基本学问和要求,把握零件和整体的关系。再从简洁的联接入手,到各种机械传动、支承结构,以机械传动(除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外,还包括连杆传动机构、凸轮传动机构、棘轮传动机构和槽轮传动机构)为课题重点,把握各种机械传动的特点,为培育学朝气械安装和调试实力打下良好基础。最终介绍机械设计综述部分,强化整机设计的内容,对机械设计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综合阐述。这样就形成了机械的组成及特性联接机械传动支承零部件机械设计综述这样的新课程体系,从而将以往的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单列的技术基础课程有机地融为一体。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干
4、脆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是确保教学改革成果转化为学生学问和实力的重要途径。教学方法应依据课程体系中各部分内容的教学特点进行相应的变更,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如下的一些尝试: 2.1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仍旧是激发学生主动思维的首要方法,它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基本学问的理解与驾驭,并在求解过程中进一步思索,以至进一步提出科学的设想。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肯定要设疑、质疑,要特殊留意在新旧学问的连接转换处提出新问题,提出的问题最好能引起几种回答,以此激发学生主动思索,使学生做出正确的回答和推断。例如在讲到齿轮啮合传动这一节内容时,首先提出什么是公法线,并绘出草图。在学生正确地回答了所提出问题后
5、,接着再提问什么是内公切线,并且引导学生分析两齿轮啮合传动时两齿廓接触点的轨迹恰好在内公切线上,使学生很快地驾驭老师要推出的新概念:啮合线、力的作用线及四线(公法线、内公切线、啮合线、力的作用线)为一线的道理,从而培育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2.2 现场教学法。 机械设计基础是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特殊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在讲解机构时,我们可以列举实际机器(汽车、内燃机、牛头刨床等)中的应用实例,又特殊介绍了与专业有关的液体灌装生产线上的各种机器(装卸箱机、贴标机、洗瓶机、灌装压盖机等)应用实例,因而增加了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同时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学院实
6、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事先布置一些思索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一边参观一边探讨,把课堂理论学问和实践学问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详细地领悟各种机构在机器中的应用。每组织一次现场教学,授课老师都对教学目的、要求、内容、组织形式等作周密考虑、细心支配,从而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2.3 探讨式教学法。 探讨式教学法是课堂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一种重要形式,也是进行现场实践的结合方式,通过探讨创新,拓宽学生的学问面,促进学生特性的发展,培育学生的创新实力。 3. 教学手段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手段,通常会使课堂教学比较单调、乏味,特殊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由于不少学生缺乏实践活动,对机械的感性相识不足,仅仅依靠
7、老师课堂讲授,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要留意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3.1 采纳多媒体教学。 在学院现有设备的基础上,采纳先进的教学手段,运用制作精良、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来协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通过采纳二维或三维动画技术进行模拟,很多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好玩,学习者不但得到结论,而且知道结论得来的过程,原来让学生感到困惑的学问,现在变得一目了然,学生对课程产生了亲切感,提高了学习效率。 3.2 运用网络教学和辅导。 依据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实践性,精简基础课的教学课时,使课堂上已无法得到足够的训练与老师辅导,可运用计算机网络协助教学,把一些相关内
8、容及训练习题、课件上传到校内网,让学生课外阅读、学习,培育了学生的自学实力。 4. 考核评价指标的改革,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 教学必需敬重学生的差异,随着教学的内容、形式的多样性,教化评价主体、评价指标也应当多元化。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必需变更一张考卷定终身的考核方法,依据学生的特性差异,设计多元评价体系。 4.1 考试形式的改革。 该课程应用性较强,有很多地方训练学生查找资料及标准选择实力,可尝试开卷考试,考核以分析推断、综合思维方面的学问内容和实力为主,除笔试外,主要采纳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等多种考试形式,促进学生特性与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的全面发展。 4.
9、2 成果评定方案的改革。 几年来,在成果评定方法上实行了综合组合评价方法,即把由期末一张试卷定成果的做法分解为五方面综合评定:(1) 听课看法(包括出勤、组织纪律、课堂问答、课堂探讨及论述讲解)成果;(2) 平常(作业及大作业)成果;(3) 试验成果;(4) 期末测评(综合实力)成果;平常的独创创新实力。期末总成果将上述五方面的成果按不同比例加以综合给定。 实践证明,通过考核方法的改革,刚好驾驭每一个学生学习信息,刚好调整教学进度,加强辅导,取得特别满足的教学效果。同时,强调“功夫在平常”,而在较大程度上削减“临时抱佛脚”现象。 结语 近年来,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岗位实力培育,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适应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须要和人才的发展的多样性要求,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在实践中进行坚持不懈的长期探究,深化改革。 参考文献: 1杨可桢,程光蕴.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化出版社,11019. 2蒋玉珍.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