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热点与高中地理教学结合分析(共2490字).doc
《时事热点与高中地理教学结合分析(共249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事热点与高中地理教学结合分析(共2490字).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时事热点与高中地理教学结合分析(共2490字)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学会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生活问题,在知识的学习中提升学生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养成对实际生活问题思考的习惯与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关键词:时事热点;高中地理;教学措施将时事热点与高中地理教学相结合是指在地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在讲某一部分概念时,结合当下时事热点,可以是某一事件也可以是某一区域,以这一热点的讲解引出学生在这一区域的大体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对实际生活与课
2、程知识的连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1-2。一、创建课堂情境,利用热点问题开展教学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学生从课堂获取知识,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的时间带领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了解,教师可以将社会热点引入地理课堂,创建课堂情境,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某一部分知识之前,找寻与该知识内容有关联的社会热点事件,通过对社会热点的引入,引发学生的讨论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热情与理解,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讲四川盆地这一区域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了解2008年的汶川地震事件,教师先对汶川地震
3、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引入话题“同学们听说过汶川地震,地震发生的时候你们可能还小没有印象,这是发生在我国较大的地震之一,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地震损伤惨重,但是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地震发生的时候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你们有了解吗?像可乐男孩、英雄教师等,今天我们就走进当时全国的关注点,四川盆地这一知识内容,”在教师讲完很多关于当时地震时的背景以后,能够调动起学生对该地方的学习兴趣,在课前导入完成以后,教师将课堂重点过渡到知识内容,导出本节课的授课重点,即四川盆地的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在讲到四川盆地的自然灾害时,教师可以将这一部分与先导的热点进行结合,对四川盆地发生地震这一自然灾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事 热点 高中地理 教学 结合 分析 249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