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的科学专题活动实践(共2601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的科学专题活动实践(共2601字).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的科学专题活动实践(共2601字)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的科学专题活动实践 【摘要】幼儿园科学教育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主动参与各种科学探索活动,以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与经验,发展智力,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的教育过程。幼儿园的科学教育重在启蒙,除了知识的启蒙,还应包括兴趣和态度的启蒙。幼儿园科学专题活动是教师实现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最直接的手段,为了更好的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本文分别从科学专题活动的预设、生成和开展等方面进行了实践研究。【关键词】幼儿园;科学;专题活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与经验的重要途径。随着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
2、指南的颁布以及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也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单纯知识的传授转向为幼儿提供更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间。为了让科学教育活动更好的为科学启蒙教育服务,笔者对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科学专题活动的预设、生成和开展进行了研究。一、科学的预设 “科学的预设”即生成性的活动预案,主要表现为在活动前,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等对教学思路的设计、假设、预见,把教材、幼儿等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进行重组预设,制定出各种应对非预设性生成的活动预案,使幼儿在科学的预设内生成,于生成中发展。科学合理的预设需要教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1.预设的资源要丰富,要全面的了解教
3、材的知识体系,深入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学习因素。必须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周边的环境、其他可利用的资源,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增加或删减。2.预设的目标要合适,选材要合理。教师对预设的活动目标要深入理解,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来确定活动目标。在幼儿够不着目标时,要根据过程的展开设定过程性目标并及时对目标进行选择与协调。选材同样也要分层次,如小班幼儿能力弱,可选择简单直观的材料进行探索,如生活中常见的水果,探索其外观、味道等;而中班则除了探索外形外,还应有作用、利弊等。3.预设方案要有弹性。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这就对预设方案提了更高的要求:关注幼儿的发展,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提出弹性
4、的问题、留下弹性的空间。要知道预设是为了生成的有效,更是为了教师能从容而又不失灵活机智的进行创造。二、动态的生成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对活动目标、过程等进行科学的预设,更要随时能够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通过组织、参与、引导等各种方式,使教师和幼儿都能真正沉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从而有效地推动幼儿的科学学习活动,促进科学活动的动态生成,提高幼儿学习的有效性。如在科学活动摩擦起电中,教师预设了吸管与头发摩擦后把碎纸屑吸起来的实验,但活动中幼儿反映“吸不起来”,于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了原有思路,提出了一些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如“为什么有的幼儿吸管和头发摩擦后能吸起碎
5、纸屑,有的幼儿却没有成功呢?”“除了和头发摩擦后能吸住碎纸屑,还可以和其他什么东西摩擦呢”等,教师根据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化解了可能出现的尴尬,让幼儿在活动中一直处于积极探索的状态。三、有效的开展 1.创设宽松的氛围。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宽松的活动氛围,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我们要摒弃原有授之以“鱼”的陈旧观念,而应更多的考虑怎样使活动气氛和谐,怎样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因此,教师不必提出过多的要求和限制,重要的是在幼儿探索过程中,多观察、多引导、多支持、多鼓励。2.提供适宜的材料。操作材料是幼儿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的必要前提和关键。我们在选材时应注意:(1)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充足。如在
6、同一探究活动中提供多份相同的材料,能有效的避免几名幼儿为争同一种材料而产生争执或等待现象。(2)材料的可操作性。材料中包含着科学现象,有的是显性的,有的则是隐性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操作才能显现出来。如在物体下落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羽毛、纸片等。幼儿探索后知道物体不论轻重都会落下来。随着探索不断深入,幼儿发现用嘴巴吹羽毛,羽毛会向上飘而不落下来,进而引导幼儿探索怎样不让物体落下来。(3)材料组成的复杂程度。一般来说,材料结构越复杂、件数越多,它所包含的可发现内容就越多,幼儿创造性使用材料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同时活动的难度也增大了,可能会使得能力弱的(或年龄偏小的)幼儿产生恐惧心理,导致游离于探索
7、活动之外的盲目摆弄现象。因此,须为幼儿提供难易适宜的材料。3.采取多样的手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如在摩擦起电活动中,教师起初用了情境导入法,有趣的故事情境配以熟悉的米奇图片,一下子便吸引了幼儿的兴趣。接着运用了吸引法,以魔术的形式让幼儿惊讶于吸管在头上擦几下后能吸起碎纸片的神奇,最后幼儿自己尝试便更能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4.设计有效的提问。幼儿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所提问题对幼儿要有启发性;教师提出问题后,应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索。如在沉与浮活动中,教师问“这些物品哪些是浮在水上,哪些是沉在水下的?”幼儿实验后发现,铁片、橡皮泥等是沉的,塑料玩具和木块是浮的。教师接着加深难度问“能不能让沉下的物品浮在水上?”幼儿的探究活动得到了挑战,他们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5.寻找合适的记录。记录,主要为了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记录方式。如小班幼儿可用简单标记进行记录。大班幼儿则可尝试让其用自己的方式自主记录。教师通过科学的预设、动态的生成、有效的开展能让幼儿更好的在科学专题活动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但由于研究的范围和时间等的限制,研究的结果可能存在片面性、表面性。在未来的教学中,笔者将持续深入的进行科学专题活动的实践研究。第 5 页 共 5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