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外合治乳腺炎的研究(共3291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医内外合治乳腺炎的研究(共3291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外合治乳腺炎的研究(共3291字).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内外合治乳腺炎的研究(共3291字)中医内外合治乳腺炎的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外敷1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僵块期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僵块期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选择中药内服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外敷1号外用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乳房疼痛、肿胀等症状以及乳房B超肿块的大小。结果:治疗组治愈率27.1%,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率4.0%(P<0.05);对照组平均僵块缩小范围约44.11cm2,治疗组平均僵块缩小范围约69.13cm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内外合治浆细胞性乳腺炎僵块期疗效显著,能缩小
2、乳房僵块,改善生活质量。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僵块;阳和汤;外敷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并确诊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僵块期的患者98例,主要表现为一侧乳晕部或双侧同时发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女48例;平均年龄(32.44.7)岁;病程(10.66.9)月;对照组50例:女50例;平均年龄(30.73.9)岁;病程(12.47.0)月;2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有关乳腺炎的诊断标准:(1)发病以一侧乳晕部较为多见,亦有双侧同时发病。
3、患者常伴有乳头内缩史,在凹陷的乳头内可有带臭味的豆渣样物质分泌。少数病人伴有乳头溢液,呈血性或水样。(2)乳晕旁有结块疼痛,皮色微红,约710d成脓。溃后脓液带有臭味,久不收口,或愈合后又复发。化脓时有发热、头痛。(3)反复发作,可致疤痕形成,在乳晕部出现僵硬之肿块,且与皮肤粘连。(4)溃后久不收口,形成乳漏,其特征是用球头银丝从疮孔中深入,可从乳头中穿出。(5)本病多发于非哺乳期2040岁的女子。(6)钼靶摄片、乳腺导管造影,或作乳头溢液涂片检查,有助诊断。1.3纳入标准满足本病的相关诊断标准,经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证实,并且患者处于浆细胞性乳腺炎僵块期,无全身炎症反应,局部皮肤红肿,僵块形成
4、。超声下具有可测量病灶;接受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4排除标准局部皮肤破溃者,对治疗药物过敏者、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或精神疾病者,恶性肿瘤及乳房其他疾病的患者。2治疗方法2.1对照组采用中药内服,方用阳和汤加减:熟地12g,鹿角片15g(先煎),生麻黄6g,白芥子9g,炮姜6g,路路通9g,皂角刺9g,甘草6g,炮山甲3g(先煎)。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持续服药4周。2.2治疗组在阳和汤加减内服的基础上,加用外敷1号外用,药物组成:生大黄12g,红花6g,桃仁6g,乳香10g,没药10g,丹皮9g,赤芍12g,川芎9g,黄芩12g,丹参12g,公丁香5g,桂枝9g,虻虫6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内外 乳腺炎 研究 329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