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课教学探究(共3967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鉴赏课教学探究(共3967字).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美术鉴赏课教学探究(共3967字)摘要:该文作者以中西方美术作品之区别的视角切入审美,探究在高校美术鉴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与文化修养,提高其艺术欣赏水平,使其熟练运用艺术鉴赏方法进行美术欣赏活动,同时提高其艺术修养,陶冶其道德情操,激发其高尚、健康的人文精神。关键词:美术鉴赏课;教学;审美美术鉴赏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是大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美术鉴赏教学从初始的赏心悦目逐渐深入,拓展到影响学生观察、认识世界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基本态度,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范畴。国家把美育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的重要形式,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面,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美育是心灵的教育,是提升个人和社会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相关教育者要深刻认识加强高校美育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以更加自觉的行动、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推动美育工作明显改观。新时代高校美育的重要文化使命就是引导大学生具有高远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使人生更有意义,给人生注入了一种严肃性、神圣性。美术鉴赏是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品鉴、赏析和评述,进而逐步形成审美趣味,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活动。美术鉴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可开发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美术鉴赏理论性、抽象
3、性较强,对学生而言,这往往是美术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固有的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对美术作品仅有粗浅的认识。部分学生美术素养不高,主要原因之一是一些教师教法不当。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研究美术鉴赏课的教法意义重大。一、美育范畴的美术鉴赏美育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基本素质进步的关键领域,对于大学生而言意义重大。美术鉴赏包含“术”与“育”:“术”即美术专业范畴内的理论、技能、方法,理论主要涉及美术原理、美术史、美术批评、哲学、美学、心理学等,技能、方法方面主要包括艺术语言、材料、表现技能以及表现技法等;“育”主要指育人,美术具有审美功能,也具有育人功能,具体指学生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
4、通过鉴赏美术作品中富含美的元素,在获得身心愉悦的同时,体会美术作品中包含的文化属性。高校美术鉴赏教学承担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基于此,下文从中国画和油画的区别入手,围绕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到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这一主线,研究高校美术鉴赏课的教法,以期实现美育的价值与目的。二、中西方美术鉴赏中国画和油画分别蕴含着中西方美学思想、哲学思考以及艺术价值,在中西方美术鉴赏的对象方面,中国画和油画具有一定代表性。艺术家对美的追求是本能,中国画以山水画为代表,更讲究意境美;油画以人物画为主,更突出形式美。油画非常注重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分寸的把握,需要艺术家考虑如何把恰当的比例、流畅的线条、和
5、谐的色彩、典雅的情调展现在画布上,让欣赏者有美可赏。对造型艺术的认识必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审美必须有客观依据,有精确的概念,重视自然的美感。中国画的审美则明显不同,其品评讲究气韵生动,即便是重视写实的工笔画,也会讲究气韵。因此,油画与国画的主要区别之一就在于写实与写意的区别。三、基于美育的美术鉴赏课教学庄子•知北游载:“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蔡元培认为,美育就是美感教育。在美育与人生中,他说:“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情感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作美育
6、。”他倡导的美育,既在乎人的修养,又强调功用价值。对个人来说,“美育之目的在于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对于社会,他相信倡导美育,能使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风气。在新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美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美育对提高全民艺术素质至关重要。因此,高校美术鉴赏教师应当开阔眼界,保持包容的心态,学各家所长,根据中西方审美的不同,从不同角度、方面审视美育的现状,坚守教育的本质和方向,更好地将前瞻性的理念与先进教学方法融入美术鉴赏课教学。1.美育视角下的美术鉴赏课教学内容美育既是超越精神的,又具备一定的社会、政治色彩。其蕴含审美的境界,这是美育的内核。美育依托文化沁润人的心灵,以
7、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实现对人的影响,而文化具有社会、政治属性,因此,美育必须与时代、社会、国家的利益相吻合。美育视角下的美术鉴赏教学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将教学重点放在对文化的传播与宣讲上,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美育视角下,美术鉴赏教学要让学生通过审美娱情畅心。如,在画山水序中,宗炳认为山水画的鉴赏如同卧游,且可畅神,这实际就是通过对山水画意境的赏析实现娱情畅心的目的。如,鹊华秋色图(图1)系赵孟頫为周密(祖籍山东济南,但从未到过济南)创作,画中描绘了济南的美景,让观画者(主要是周密)感受了家乡之美,寄托其思乡之情。在美育视角下,美术鉴赏教学要让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获得警醒和反思
8、。如,内战的预感由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创作,达利根据当时的形势预感到西班牙内战即将来临,因而创作了该画,并且在画中用撕裂的人体表现战争的残酷。美术作品是文化的载体,每一幅经典的美术作品都有其相关的文化背景。在美育视角下,美术鉴赏教学还要使学生通过鉴赏美术作品,用审美的眼光审视文化,培养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如,赏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学生可感受北宋时期的生活气息,了解宋代建筑结构框架、造船技术等。2.美育视角下的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中国画运用散点透视,学生在鉴赏中应对画作意境进行意会。意会主要通过理解画作的时代背景、创作者背景、画作上的题词等进行。当然,学生在油画鉴赏过程中虽然要重点寻找构图线
9、,明确画作的形式美,但也要通过时代背景、创作者背景等理解画作蕴含的创作者的情感与思想。不论是形式美还是意境美,作为美的存在都是润滑剂,美术鉴赏课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审美将传统文化精华融入学生的心灵,而这取决于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美术鉴赏课中,教师要通过恰当的画作鉴赏引领学生提炼内心深处的情感、自己的生活经历等,然后让学生以鉴赏为基础创造美。中国画和油画作为中西方美术的典型代表,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要采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逐步明晰中国画和油画的区别,进而逐步在中西方美术史论、哲学、美学等方面的学习中获得进步。当然,对比分析也能对学生掌握美术创作技能、方法有所帮助。如:油画更偏重写实
10、,用写实手法塑造的形象,与现实对象相似,具有较高的可识别性;中国画通常注重写意,不追求形似,而注重神似。在写实和写意上,绘画技法是不同的,厘清这些,有助于学生在鉴赏中西方经典美术作品时解决遇到的障碍,以提高美术素养。在美育视角下,高校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应当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为核心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被动式的学习方法显然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从文化传播与宣讲的角度看,为了使比较式的教学方法更有效,美术鉴赏课教学应改进考核模式,用开放的考核方式与教学模式配套,让考核不仅是评价学生的工具,而且成为学生探究问题的延续。因此,考核可以采用开卷的形式,让学
11、生在开放的考核环境下可以讨论问题,然后独立完成考核,不允许出现雷同的答卷。结语高校美术鉴赏课程将美术作品与艺术理论相结合进行系统教学,注重通识知识的普及和重要知识点的强调与关联,体现出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致力于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学习动力;结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和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以拓展学生艺术审美素养为目标,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以提高学生群体对艺术与科学融汇、协调发展的能力为任务,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艺术、科学综合素质,培养新时代所需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基于审美能力培养的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学需要教师的智慧,教师的智慧可引领教师运用自身的学识、阅历以及执教经验创新教学方式。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并促使其将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主动参与到鉴赏课的学习中,进而在鉴赏经典作品时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等,提高审美能力。参考文献:1姜秋月.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学分析.现代职业教育,2017(19).2陈治华.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艺术评鉴,2019(4).3沈华清.美育更在于人的精神建设.中国美术报,2020-03-16.4蔡劲松.通识教育视域中的大学美育.北京教育(高教),2018(3).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