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的建筑艺术多元化探讨(共4372字).doc





《莫高窟的建筑艺术多元化探讨(共4372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莫高窟的建筑艺术多元化探讨(共4372字).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莫高窟的建筑艺术多元化探讨(共4372字)莫高窟的建筑艺术多元化探讨 摘要:莫高窟是我国石窟艺术的巅峰之作,从莫高窟的建筑形制、石窟造像、壁画这三个方面入手,探讨莫高窟的多元化的艺术特征及不同时代和地域背景影响下的审美载体与形式构成,对我国石窟艺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关键词:敦煌莫高窟;建筑形制;石窟造像;壁画;多元化石窟艺术最先开始于印度,到后来向东传到中国,其表现形式为择山崖岩壁开洞窟,建造雕像。在所有的文化形式中,石窟艺术是较为特殊而且相对完整的一种,体现在:壁画、雕像、洞窟形制和构造、泥塑和摩崖大像等1。在中国,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
2、石窟并成为中国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石窟的形制特点在吸收中西不同文化元素的同时,呈现个性化、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境内,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在国际上享有重要的地位。敦煌莫高窟开凿年代较早,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魏、北周、隋唐、宋、元等历代的兴建,迄今已有1638年的历史;二是规模宏大,现保存完好的洞窟492个,南北方向长度为一千六百米左右,上下五层的巨大规模。共有五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三是雕塑、壁画十分精美,现存彩塑2000多身,壁画45000平方米,是世界现存的最大、最丰富的石窟艺术宝库。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
3、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一、莫高窟建筑形式的多元化莫高窟石窟建筑形制的时代演化脉络和类型特征上反映出石窟艺术发展、空间需求、建筑元素的渗透和营造工艺技术的发展等角度的多元化特点。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在建筑形制上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施工难度以及保存时间,所以地形的选择多考虑有一定高度的丘陵山地,方便开凿和前来参拜的人群。其次,为了方便雕像和彩绘,在土质要求上多以石灰岩和山岩为主,硬度适中、质地均匀、耐风化。敦煌莫高窟洞窟环境干燥,通透性较好,周围自然景色秀丽,体现了地域性特色的石窟艺术的氛围。由于受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莫高窟的石窟建
4、筑形制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总结起来可归纳为五种:一为龛型窟:该类石窟建筑空间形式比较简单,直接找准岩壁并凿龛,这种石窟并没有前廊,甚至前堂以及后室也没有,直接在中间开始雕刻,塑也罢、绘也好,最终形成佛像,其他地方多有较小的佛像、菩萨以及一些花纹点缀。主窟形制皆为矩形,正壁乃养佛之地。正壁两侧分布数个小室方便僧侣打坐修行。二为中心塔柱式,这种石窟类型十分常见,该类型起源于印度,并由当地的传统石窟经过不断演变而形成。最明显的特征是窟的最中间外观像是各种类型的柱子。环绕着柱子的是雕像以及画像、流传故事、飞天、多种动植物以及纹路。除此之外,前堂后室窟也分布较广:此类型石窟深受中国建筑风格影响,比如洞窟前
5、侧为较为宽广的空间,好似前厅般,此处并未放置佛坛以及任何形式的巨型雕塑,目的是让拜访的客人做足准备。真正的佛像则刻在后方墙壁,除佛像外,飞天、经典流传故事以及菩萨等也是不可或缺的形式,比如敦煌石窟也含有该类型,像301以及307号洞。该类型洞在唐朝初期风靡一时。大厅式便属于第四种:伴随着造像以及壁画的不断演变,考虑到一些僧侣、信徒们拜访、修行的便捷性,此前的小龛室已经远远达不到要求,在此种背景下大厅式穹形应运而生。像莫高窟内一些较大的壁画、雕像、经变图、礼佛图等皆见于此类石窟。最后一种为大像窟,顾名思义,窟内佛像巨大,而莫高窟九层楼就位于窟外。总而言之,受汉地建筑文化的影响,敦煌莫高窟石窟建筑
6、形制和审美从最初对外来建筑的模仿逐渐演化为具有中原文化所向往和习惯的建筑空间形态。二、石窟造像的多元化丰富多彩的石窟造像构成了莫高窟石窟艺术的主体,据史书记载莫高窟于366年开始建造,当前仍然存在的石窟最早开凿于400年左右,经历过的朝代有北魏、西魏直至元朝,由历代艺术家和能工巧匠累积完成,因而石窟造像的题材和表现技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特点。从北魏开始,莫高窟的石窟造像由单身像发展至多身像,由这一时期的造像特征来看,受西域影响很大,尤其是以龟兹风格为主。特点是人物面相浑圆,宽额大眼,直鼻薄唇,肢体粗壮,姿态端庄,表情沉稳恬静;人物的衣冠服饰有西域式、波斯式;壁画中人物面部极富晕染,使用了“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莫高窟 建筑艺术 多元化 探讨 437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