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绸的特点_浅析近代镇江江绸业的兴衰及其特点.docx
《俯绸的特点_浅析近代镇江江绸业的兴衰及其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俯绸的特点_浅析近代镇江江绸业的兴衰及其特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俯绸的特点_浅析近代镇江江绸业的兴衰及其特点 摘 要:镇江丝织业有着悠久旺盛的历史。而镇江江绸业在清末民初时期曾畅销全国及世界各地。本文从镇江江绸的生产状况和经营状况动身,着重分析了镇江江绸业兴衰的缘由以及其发展的特点。关键词:近代;镇江江绸业;兴衰;特点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18-4428(2022)05-40 -0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起先栽桑、养蚕、制丝、织绸的国家。镇江地处长江南岸,土地肥沃,气候温柔,相宜栽桑、养蚕,自古以来,丝织业极为兴盛,期间经验了漫长的盛衰过程,形成了丝织生产的独特模式。本文拟就鸦片斗争后,近代镇江丝织业,特殊是江绸业的生产及其特点,作
2、个粗略的概述和分析,以期对镇江近代经济史的探讨作出一些探究。一、镇江丝织业有着悠久旺盛的历史早在汉唐时就以“土贡衫罗”和各种花绫著称,“五代时,杭州城的丝绸行业工匠中至少有200人是镇江去的。”“宋代润州官府曾设立织罗务,专管织罗贡品。”11特殊是到了清末民初时期,镇江出产的“京江绸”曾畅销全国,并远及俄国、印度、朝鲜和南洋。(一)江绸概况“江绸”是“京江绸”的简称。“京江绸”是包括几项丝织品种的统称。京江是镇江的别名,绸以“京江”为名称,标记着它是镇江的特产。江绸的主体品种是线绉(又称京江线绉),还有宁绸、九线宫、杭线绉等。另有缣丝、官纱、塔府绸三种特产。清代中叶,镇江还产有缎类丝织品,分红
3、、白二色,红缎采纳国产红花为染料,其色经久不退,称“京江红缎”,后来由于销路等缘由,镇江便不再产销。江绸(包括缣丝等)是手工木机的土丝织品。线绉、宁绸是用槌过的生丝与熟经交织,官纱是生经绒纬,缣丝全为生丝,绸质都属生硬一派的产品。线绉有花、素、闪色等形式。宁绸也有花、素二色,花上无光,品质比线绉略高。缣丝、官纱是夏令服装用品。缣丝纯素无花。官纱出现在光绪初年,原产纯素一种,清末有一位还俗道士许祥兴创织花纱,名为“文明纱”,宣统二年(1910年)获得南洋劝业会金牌奖。塔夫绸出现在民国七年(1918)以后,闪色无花,有宽细条大小套格,适用于做中西服装的衣里。(二)江绸生产状况镇江的江绸业是由三个部
4、分组成的。生产实体是“机房”,出卖劳动力的是“机工”,组织生产和流通的是“绸号”。所谓“机房”,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独立劳动者,户主就是业主,家庭成员都是协助劳动力。一张织机在生产时必需有三人同时操作,而大多数机房又都拥有一张以上的织机,所以除了业主家庭成员参与劳动外,不足的劳动人手,就须要另行雇工。所谓“机工”,严格的说是一种季节性的雇工,织绸只是他们农余的劳务。他们是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全部制下为生活而挣扎的贫苦农夫。这些机工除了住在本市的郊区外,有相当一部分还是从泰兴、泰州、江都、大桥等地来的农夫。至于“绸号”,实际是一个纯商业的收购和销售机构。它经营的是江绸,但不拥有一台织机,也不雇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特点 浅析 近代 镇江 江绸业 兴衰 及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