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德尔之雕塑教学(共3838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德尔之雕塑教学(共3838字).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布德尔之雕塑教学(共3838字)摘要:布德尔不仅在雕塑艺术创作上成就斐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雕塑教育家,贾科梅蒂、穆希娜等世界级的雕塑大师都曾受教于他,他有着自己完整的教学理念和对艺术独特的认知。艺术的真实性、构造与布局、侧面与体积这三个角度可以体现出布德尔的艺术理念和雕塑教学理论。关键词:布德尔;雕塑教学;真实性;构造;布局;侧面;体积一、艺术的真实性布德尔认为艺术是介于自然界中的人与物之间的一种存在形式,是由人创造出的一种永恒的物质,它是能够被触摸和感知的。而且,这种艺术的构造形式是与整个宇宙和谐一致的。笔者认为,他所强调的艺术真实性是一种内在结构的真实,而不是外在表象的真实,布德尔告诫学
2、生在开始着手做雕塑之前,要长时间地注视和观察所要表现的模特或事物,经过分析和综合,在头脑里形成要去用手雕塑和绘画的形象。在视觉的真实和内在心智理解和感受的真实之间,布德尔更倾向于后者,认为单凭人的眼睛是无法认识事物的真实性的,在实践之前,必须先要了解所要表现的模特或事物。在开始做人体雕塑之前,关于如何去观察和认识模特,他曾这样描述,“去测量深层的体块。去观察长骨头埋藏在深窝中的两端。去观察他们如何转动,朝什么方向。去观察肌肉在骨头上运动的轨迹。去观察那些有力的杠杆是如何听从我们这具活生生的骨架中的心的。”我们从布德尔的这段讲义中,基本上可以看出他对于人体内部结构的重视程度,似乎人体内的每一根骨
3、骼和肌肉在他面前都是可透视的。即使他对人体的结构如此了解,在面对模特的时候,他同样会去测量模特人体大体块的具体尺寸,去测量长骨头的尺寸和转动的程度,在他的讲义里也经常出现“测量”“精确计算”等几何学家和建筑家才会使用的术语,所以他也被称为“建筑型的雕塑家”。布德尔之所以会成为建筑型的雕塑家,笔者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布德尔出生于一个木工家庭,从小掌握了做木质家具的方法,而做木工除了要练眼力和空间感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精确地测量和计算组成家具的各个部分的尺寸。这段儿时经历成为影响布德尔艺术理念的一个因素。二是罗丹对于布德尔的影响。罗丹在其著作罗丹艺术论中一直强调真理就是自然,自然界的事物都有着
4、内在的规律性,罗丹尤其注重人体内部结构对人体表面形态起伏的影响,更加关注形体在光线作用下所呈现出的光影的丰富和微妙的变化。从布德尔跟随罗丹创作的早期雕塑作品中能明显感知到受罗丹雕塑的影响,但是后期他有意识地摆脱罗丹的影响。三是中世纪建筑与雕刻对布德尔建筑型雕塑风格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建筑与家具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就是三维空间性和形体尺寸的数据化,那么,雕塑与建筑的紧密结合就必须要符合建筑对于附属雕塑的空间尺寸的要求。同时,雕塑自身的空间尺寸要与建筑和谐融合。因而建筑自身的形式因素、空间、建构性也成为布德尔在其雕塑中所追求的因素。二、构造与布局所谓构造,是在没有研究外表的形色之前先安设骨骼架。布德
5、尔在教学中一直向学生强调要构造,不要塑造,在未到表面之前,要操作内部,找到由这东西过渡到那东西的过程中的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指的是形体内部之间的一种规律性的关系。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将形体做成解剖,因为过于注重解剖关系,雕塑就会看起来像是解剖人。我国著名油画家靳尚谊早年在教学中强调画人体要画出人的“皮、肉、筋、脉、骨”,他也是很注重内在的骨、肉关系和外在的皮、筋、脉的关系。同样,在雕塑中也是这种关系,但是因为雕塑艺术的特殊性,它有着严格的制作程序,所以在表现皮、肉之前,一定先安放好内在的骨骼结构,而在这一环节,布德尔强调要精确地测量和计算骨骼的尺寸关系。就如同建房子一样,最开始要把房
6、子的地基、框架建好。人体的骨骼结构就如同是房子的框架结构。欣赏布德尔的雕塑作品,人们能够明显地感知到形体结构的贯穿以及在形体表面所形成的肌理。在我国老一辈留法雕塑艺术家中,曾竹韶先生是受建筑型雕塑影响较大的艺术家,他与布德尔也都对音乐有着很深刻的理解和爱好。曾竹韶后来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学期间,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理念。例如在做泥塑人体之前,曾竹韶同样对内部的骨架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学生用卡尺和吊锤对人体的肩峰、大转子、髌骨、根骨八个点做精准定位和测量。之后再在骨架上做大形体、小形体,最后对形体进行串联。这种理性认识的雕塑制作方法就是建筑型雕塑艺术的一种重要体现。在构造之外,布德尔强调布局的重要性
7、。所谓布局就是各部分的一个完善、匀称。换成现在的说法就是构图,那么匀称也是构图的形式美法则之一,我们同样可以在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中找到与之对应的观点,就是谢赫“六法”中的“经营位置”。同时,布德尔在教学中强调作品应是有规律性的,而这种规律性指的是小部分的气韵应当与整体的气韵相通,手指的尺寸能生出头盖骨的尺寸。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布德尔雕塑给人的感觉是震撼的、苍茫的、充满英雄气概的,这似乎都是作品整体面貌给人带来的印象,但是我们从他的教学讲义中,却看到一个心思极其缜密的科学家的形象,表面看起来是充满情感和表现性的,但是内心深处又是充满理性精神的。他认为做雕塑要能产生化学反应,为了使作品产生良好的化学反
8、应,他会对人体各个组成部分(他形容为“各种不同的分子”)进行十分详细的量定,这应当是布德尔从小做家具所形成的习惯。为了一个艺术品,要每部分都达到最高级的完善,以便作品的整体是完善的。这种完善指的不是作品表面的精细刻画,而是指的内部结构、比例、形体等自然真理的体现,也指的是谢赫“六法”中的“气韵生动”。三、侧面与体积说起布德尔关于形体的塑造,我们需要谈到罗丹关于塑造的论述。布德尔对雕塑的开窍始于跟随罗丹的学习,罗丹在其罗丹艺术论中有一章节专门讲到塑造。总的来说,罗丹的塑造秘诀就是形体的深度。从各个角度看,形体要塑造成朝向你的或大或小的尖端。布德尔早期跟随罗丹的作品有着明显的罗丹的影子,可见他学到
9、了罗丹的绝招,但是他不仅仅满足于此,这种模仿老师的行为是不能满足他内心的情感诉求的。布德尔在罗丹这种塑造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和概括,提出了“侧面”这一说法。布德尔强调,“要在同时研究作品所有侧面的过程中逐步进行你们的雕塑作品,去做好它们”。在布德尔的雕刻教学中还有一段关于侧面的描述:“要做得快,看到整个的全体,安放所有的侧面到它们应在的位置,做得它们彼此如几何学一般的有关系,侧面是不可数计的,在各方面都有。”著名雕塑家朱尚熹在其阅读布德尔笔记的笔记一文中,对布德尔提出的“侧面”做了论述,他认为布德尔所讲的“侧面”就是形的纵深“斜坡”,将所有的“侧面”都处理好了,也就基本上解决了形的空间问题。
10、那么,笔者认为雕塑中“侧面”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整体的动作倾向所形成的侧面,这是从一眼观看全局的角度来找寻侧面。动作大的形体,侧面也随之增大。第二,局部形体自身的动态、扭转和朝向所形成的侧面。第三,大形体中的小形体形成的侧面,这就是细节中的侧面。所以在雕塑最后阶段要进行面的排列,将这些侧面全部融入整体当中,放在它们应在的位置上。关于如何将这些侧面串联起来形成整体的作品,滑田友先生曾讲到他在研究古希腊雕塑的时候发现那些雕塑上面分明都存在着八条线,这八条线将雕塑的细节、局部形体都给串联了起来,使得形体看起来显得紧凑,而不致于松散。这八条线也就是从八个方向所看到的轮廓线,这些线围合起来像笼子
11、一样将雕塑的局部形体给固定在了它们在空间中所属的位置。同时,这些线条有的断开,有的连接,它们不是完整的一条顺滑的轮廓线,而是内部的形体结构在支撑着外部的轮廓,视觉上同一条轮廓线事实上是存在着空间的穿插和变化的。体积感是布德尔雕塑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他的雕塑形体是充满张力的,那么这种张力的获得一方面与构图有关,另一方面就是与体积感密不可分。体积是由面的围合组成的,球体的面是弧面,方体的面是平面。布德尔雕塑体积的构成就处于两种面之间,既有弧面的膨胀感,又有着平面的方向性和空间感。布德尔雕塑的形体样式是丰富和变化着的,因此可以在他的雕塑上看到各种各样的、或大或小的侧面。关于体积与侧面的关系,布德尔有过这样的讲述,“假使只做了一个侧面,你就等于一个未做,每个角度的侧面之间是互有联系的,因为侧面与体积应合作成一个整数”。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布德尔的话,在做侧面的时候要同时考虑到体积的表现,在把握雕塑体积的时候要想到如何去安排侧面,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参考文献:1布德尔.布德尔论艺术与生活M.张啸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刘开渠.刘开渠美术论文集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4.3罗丹.罗丹艺术论M.沈琪,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