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中教育实践的运用(共2768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中教育实践的运用(共2768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中教育实践的运用(共2768字).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中教育实践的运用(共2768字)摘要: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时间虽然已过去有半个多世纪,其思想仍然具有极大的现实教育意义。本文结合实现生活,从治学能力、思维能力、治事能力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的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自主学习;发散思维;与时俱进;学以致用;创新聚力创新,大势使然;聚焦富民,民心所盼。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在创造宣言等许多论著中多次论及了培养人创造能力的重要性,虽然已过去有半个多世纪,但仍具有极大的现实教育意义。陶先生说:所谓真正的教育,是可以造就出能思索、能建设的人。为了将年轻一代人培养成新时代
2、的创造者而不是旧时代的继承者,教育工作者应践行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理论,着重培养治学能力、思维能力、治事能力1,即自学能力、认识能力、应用能力。1自学能力是基础受制于有限的教学资源,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你讲我听”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虽然客观来看单一机械的授课形式有着较高效率的教学效果,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如果缺乏独立思考的自主学习能力,可能会使人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显得后劲不足。1.1保证进度,培养主动交流在教学实践中,虽然在推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完全由单一的教课方式转换为互动性极强的教学方式确实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可以转变思路将两种人为方式加以区分并同时推进,基础型知识点由教师讲解,发现型
3、知识点由学生主导。此外,为了避免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可经常在课堂尾声预留部分时间,以学生交流发言为主、教师点评解答为辅,长此以往,就可以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形成一种积极的条件反射。1.2了解兴趣,焕发探索动力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说是激发自主学习的源动力,只有不断把握学生的兴趣点,才能探寻学生群体的需求。正如陶行知先生说过“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2,根据课堂的反馈情况,让学生群体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时间选择一个符合其兴趣及学龄的课题活动,真正开展起“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2认识能力是重点认识能力体现在陶行知先生主张的“教学做合一”中的“教”字,这里的“教”不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陶行知 创造 教育 思想 实践 运用 276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