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启示反思.docx
《小班化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启示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化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启示反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班化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启示反思 摘要:小班化教学从萌芽到试验,再到改革推广,始终到如今的理性反思阶段,已经经验了近三十年的风风雨雨。期间,关于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意义、理论基础和教学策略等此起彼伏,在指导实践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绩效。环境微生物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培育同学的学习爱好、增加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在加拿高校习过程中的感受和阅历以及多年环境微生物学的教学实践,尝试采纳小班化教学形式,为专业教学实践的内涵建设开展有意义的探究。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环境微生物学;探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记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1
2、7-0135-03 小班化教学是20世纪73年头欧风美雨的产物,与个别化教学旨趣一样,都是为了克服时代发展班级授课制渐渐显露出来的弊端,在欧美教化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取得了丰厚的绩效。小班化教学在中国始于20世纪80年头末,北京和上海等地借鉴国外小班化教学的阅历,并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小班化教学试验,经过多年试验,在改革中不断推广,已经走进改革的关键期和深化区,须要理性推断和深度反思。环境微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的提升对培育高素养的环境科学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意义重大。从2022年伊始,笔者就始终从事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工作,期间亲身看到了环境科学专业在人数上的激增,学生
3、数量的增加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教化扩张的速度,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难以避开的教学质量方面的问题。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多,老师很难照看到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性特征,更难以进行“因材施教”。然而随着原来担当4个教学班的教学削减到1个教学班的教学,学生数量相对削减,为开展小班化教学创建了条件,同时也为本课程的内涵建设供应了很好的平台。因此,笔者采纳小班化教学形式,进行了多年的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亲身体验到了小班化教学的魅力,不仅有利于老师的教,还有利于学生的学,本文尝试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厘清小班化教学在环境微生物学学科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应用,以及其对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影响。 一、核心概念界定
4、 教化界概念万千,简单泛化,简单致使含义模糊,表达概念的词语指称的对象不确定,遂存在偷换概念的可能性。好像人们都知道环境微生物学,尤其小班化教学的泛化概念,然而却不肯定知道其原委,因此,概念界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虽然关于小班化教学的探讨已如汗牛充栋般之多,然关于小班化教学概念的探讨却尚未达成一样的共识,笔者尝试结合两位探讨者的观点,尽力阐释清晰小班化教学的概念。小班化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在削减班级人数的同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通过改革的方式,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小班化教学是指通过支配不同形式的专业发展活动,帮助老师制定符合学生
5、发展要求的教学策略,并且要求驾驭在小班教学的同时,如何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化,从而提升教学效益的教学形式。由此可见,小班化教学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简洁削减学生人数,而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课堂教学环节、班集体建设等诸方面都须要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的教化形式。因此,小班化教学是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到肯定阶段的产物。深化探讨和分析小班教学可以看出,其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充分了解并敬重每名学生的特性差异,而不再像传统教化那样进行统一规格化教学,而是针对学生的特性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学习课程、评价方式和奖惩制度等。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主要基于环境微生物学新兴学科课程的独特性,在学生人数、教学方法、教学
6、内容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超越传统班级授课制,注意学生的特性发展,因材施教,激励学生主动主动参加教学活动,培育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升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力。 二、环境微生物学课程小班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笔者于2022年在加拿大阿尔伯塔高校生物系访学期间,有幸旁听了马修博士主讲的环境卫生学课程,亲身视察了其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运用,也深深感受了小班化教学的魅力和优势,小班化学生人数较少,约翰杜威主见的削减老师说明,激励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成为现实,学生的参加率、主动性很高,课堂学习氛围深厚。受此吸引和启发,加上学校政策支持,笔者结合自己在环境微生物学多年的教学实践,开展了多年的小班化教学实践
7、的尝试。整个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为原则,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目的,通过启发式问题的设置、探讨课的参加,把原来大班课堂难以运用的教学方法在小班化教学中加以运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爱好和参加课程教学的热忱,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注意学生的特性发展,培育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实力。 启发式问题的设置 班级授课制主要强调教学效率,主见以老师为中心,提倡老师的讲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会陷入“满堂灌”的窠臼,很难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加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学习爱好也较低,很难敬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特性差异,严峻降低了教学效果。在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小班化教学实践中,班级人数相对较少,大约维持一个教学
8、班有2530名学生,老师能够在很短时间内了解每位学生的基本状况,包括特性特点、学习习惯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启发式问题引导的模式,每章节设置具有启发性的引导式问题,该部分呈现在前一个章节末,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预习学习内容,并在课堂起先前进行简洁的提问,以便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驾驭状况;在每堂课结束后,结合本章学习内容及环境微生物学探讨的进展,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励学生主动探究,找寻资料,合作沟通,并提交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激励学生尝试在课堂上汇报,促进深层次学习的进行。 课堂探讨环节的设置 课堂探讨环节的设置是学生参加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在5年的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实践过程中,课堂探
9、讨环节主要形成了三种形式:一是在老师指导下,部分章节由学生主讲,在课堂教学情境中,促进老师和学生成为在教化行动中反映的实践者,2022年起先实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二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基于每个教学模块,共同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分组探讨,然后建议每组一人汇报,其他补充,全班集体探讨,老师的角色是全程指导。三是课后作业的设置与探讨,根据学生实力做优质分组,分工合作,就课后作业或老师支配的学习内容进行探讨,并在下次上课时做简要汇报。 试验课前预习报告的撰写 在本科试验课的试验教学实践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课前大部分学生对试验课内容一窍不通,只有到试验课起先前才听老师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班 教学 实践 探索 启示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