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改革与实践.docx
《农学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改革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学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改革与实践.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学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摘 要:分子生物学是华南农业高校农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本教学团队近年来从教学大纲优化、教材体系建设、学情分析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等方面着手,在实践中不断革新、提高教学质量。连续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相关改革措施成效明显,极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了专业感情,为培育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农学专业;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记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08-0131-03 Abstract: Molecular biology is a compulsory coursefor agro
2、nomyin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recent years, the teaching team has started from the aspects of syllabus optimization, textbook system construction, academic analysis and teaching content design, teach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 and constantly innovates and improves teaching quality i
3、n practice. The teaching practice for many years has shown that the relevant reform measures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greatly promoting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enhancing professional feelings, and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who serve modern agricu
4、lture. Keywords: agronomy; molecular biology; teaching reform and experience 前言 上个世纪中期,核酸被确定为主要的遗传物质,随后DNA的双螺旋结构被揭示;进入到上世纪后期,遗传重组技术、PCR技术以及核酸测序技术相继出现、发展迅猛。分子生物学作为一门学科也应运而生,并成为当前最前沿、最活跃的学科之一1,2。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与技术方法已经渗透了生命科学各个探讨领域,全面促进了当今理、工、农、医等多个学科的发展,是从事生命及农业科学探讨和工作必备的工具和学问体系,该学科的教学工作至关重要3。该课程已成为高校生物类、农学
5、以及医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学生驾驭生物技术的最重要课程之一。 国内高等院校自上世纪80年头以来,接连开设分子生物学课程。华南农业高校办学历史悠久,已经面对农学专业开设该课程长达20余年。针对该课程存在的探讨方法与手段发展极为快速、理论学问抽象、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结合前人的阅历和多年的教学实践,从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课程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和探究,充分说明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教的怎么样几个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全方位、多维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生学习效果,为培育服务于现代农业的高素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一、立足专业培育方案,整体规划教学内容 经过长期实践,分子生物学成为华
6、南农业高校农学专业必修课、农学丁颖创新班的专业选修课。在课程开设前,相关专业的学生已经修习了生物化学、遗传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且在课程内容中与分子生物学存在肯定的交叉;部分学生还会接着选修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以及基因工程试验等课程,分子生物学成为学习这些课程的必要基础。因此,我们依据农学专业人才培育方案和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总体设计,依据学生已有的学问体系,突出教学重点,强调课程特色,提高教学效率。采纳的详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合理选用教材 分子生物学几乎是现代生命科学探讨领域发展最为快速、最具活力的学科。该学科相关的出版教材也特别丰富,包括现代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教程、基础分子生物学等
7、。针对于农学专业的专业特点,我们选用郑用琏主编的基础分子生物学作为参考书;在实际教学中,适当脱离教材,对于本书中所涉及的遗传学和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做必要提示,自学为主;对于探讨前沿,亲密追踪,刚好跟进,将最新的探讨方法和探讨进展融入到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查阅Gene VIII、Molecular Biology影印版等英文书籍和专业文献,在学习专业学问的同时,提高英文阅读水平,拓宽学问面。 优化教学大纲 制定教学大纲时,充分考虑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开设的试验课程,进行总体设计。经过多年实践,制定了总学时为48学时的课程教学大纲。其中,36个课时用于系统讲
8、解并描述基本理论学问,12个学时用于课堂探讨。理论学问包括核酸的结构、DNA的复制和转录、蛋白质翻译以及基因表达调控等。在详细教学时间安排上,2个课时用于系统介绍本学科的历史沿革、发呈现状及将来趋势;核酸结构部分内容在生物化学等课程有所涉及,本课程重点阐述核酸结构与性质在分子生物学探讨中的意义与应用、基因概念内涵的演化和发展,总计8个课时;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过DNA复制与转录相关内容,本课程教学中仅突出讲解并描述以往尚未接触的内容,支配6个课时;蛋白质翻译过程是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本課程将重点放在蛋白翻译的保真机制上,总计4个课时;基因表达调控是整门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安排16个课时;所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子生物学 农学 专业 课程 改革 实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