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_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ocx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_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_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_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语文教学以学问的传授和语言实力的培育为主要任务。但是,“文以载道”,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社会性,尤其是其思想性又确定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需注意“育人”、实施德育,这就是“教书育人”的原则。德国教化家赫尔巴特说“教化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化的最高目的。”教学大纲也明确了语文教学的德育目的,要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道德品质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作为语文老师,在德育教学方面更是任重而道远,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阅历。一、利用课堂渗透品德教化语文新教材注意选文的审美情
2、趣和文化内涵。注意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是教材最突出的特点。留意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培育,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教材在选文上,留意选取文化内涵比较丰富、深厚的文章或文学作品加大了文学教化的重量。课文不但可以作为学生读写的范文、样本,同时还可以用来陶冶情操、规范行为、净化灵魂、激发热忱。通过语文教学可以促使人格的健全、人格的完善。几乎全部人都可以讲出自己的工作如何得益于早年语文学习的故事,因受某篇或某些课文的教化和启迪而影响自己生活历程,最终成为英模人物和胜利人物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语文教学的这一特点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企及的,因而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德育渗透是一
3、种隐性的德育灌输,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化。利用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渗透,须以课文为主要工具。在语文课本中,有孔子充溢主动入世的精神论语,表现出庄子渴望逍遥游于天地之间的潇洒的逍遥游,凸现出李白在封建等级制度下峥峥挺立的人性的尊严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快乐颜”,杜甫的充溢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博爱情怀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以及呈现出苏轼人生追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辛弃疾的洋溢着英雄情怀的“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近现代有鲁迅先生深刻犀利的灯下漫笔,朱自清先生清丽高雅的荷塘月色,汪曾祺恬淡温柔,京腔京韵,洋溢着深厚文化气息的胡同文化,沈从文流
4、淌着水的柔情的边城,史铁生关于生与死的哲思的我与地坛等,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须要专心灵去同作者对话,同学生对话,真正地将德育渗透到课堂的环节之中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比如在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我让学生探讨陶渊明的人生观,有的学生从王家大院的对联“尝读诸葛出师表寻梦拔剑报国,转忆陶潜归去来却何种豆南山”,说到两种人生,一种是诸葛亮式的主动追求,立志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古剑人生”,而另一种是陶渊明式的明哲保身,独善其身,归隐田园的“菊花人生”。指责了陶渊明的回来,认为那是一种软弱的行为,而只有孔子的“知其不行为而为之”,屈原的那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主动的人生才是令人赞许的。而另一些同学认为平平淡淡才是真,陶渊明的宏大之处在于他所做的正是他想要做的,封建社会多少的士大夫都想要走出那个扼杀人性尊严的官场,比如苏轼写过“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而李白也说“人生在杨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但是他们虽然心憧憬之,却没有真正地走向田园,只有陶渊明能“不为五斗米折腰”,并毅然绝然地走向诗意的生活,这种选择本身就证明白陶渊明的气节。而我们的生命中也有着这样那样的诱惑,使人难以割舍,只有学会坚决地放弃,才能拥有更美的人生。这样的课堂,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语文 教学 中的 德育 渗透 小学语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