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理.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急诊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理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突发事务的应急预案,正确处理措施 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至2022年处置的急诊案例 结果:通过建立科学应急预案,应急处置小组,加强应急反应实力;做好预检分诊,将患者分类诊治,提高诊疗针对性;实施基于岗位胜任的突发事务培训模式,通过理论培训加实战演练的模式,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提高医护人员岗位实力;创新诊疗思维,将诊疗重点放在最可能致命的问题以及导致病情急性加重的病因和诱因上,快速处理危及患者生命的各种状况;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构建动态的突发事务的应急打算,规范信息管理,加大信息建设投入,强化信息化手段;对患者实施心理评估和干预,实行临床医疗护理与
2、心理评估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模式;提升急诊突发事务的应对与处理实力 结论:科学的应急预案,正确处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急诊突发事务的处置效果. 关键词:急诊;突发事务;应对与处理 急诊突发事务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严峻危害,须要医院实行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事务。医院急诊部门能否在时间紧迫、病情紧急的状况下,针对病人做出刚好有效的诊断和救治,干脆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后续康复,因而科学的应急预案和正确的处理措施显得尤为必要。 一、临床资料 我院急诊科创伤抢救室自2022年至2022年共接诊救治32起突发事务 ,其中交通事故24起,食物中毒2起,其他事故6起。 二、急诊突发事务的应对与处理
3、建立应急预案 专职院领导任总指挥,急诊科主任总体负责,按红色区、黄色区、绿色区划分区域。每个区域由一名主治医师和1名护士长,作为负责人,在区域患者救治过程中,做好业务指导与科室主任做好汇报沟通工作。 做好预检分诊 预检分诊护士接到突发事务电话后,马上汇报护士长、科主任,快速成立预检分诊小组:组长由1名急诊医生担当,组员包含35名护士;工作内容细化分工:2名护士帮助急诊医生,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根据紧急程度轻、中、重,分别在患者手腕贴上红、黄、绿腕带标识;2名护士做好登记工作,包括病情、性别、年龄等患者基本信息,分别做好统计工作,并将整理好的资料刚好汇报;将病人根据统计状况,分别送往相应区域救治
4、:红色区为抢救区,配备好各类抢救设备,并做好维护,应用相关设备马上对病人实施相关抢救工作;黄色区为视察室,由医护人员做好对病人的视察、处理,如静脉输液,吸氧等;黄色区为急诊室走廊,是病人候诊区,设立相关座椅,并由护士维持好现场秩序,安抚病人心情。 实施基于岗位胜任的突发事务培训模式 针对过于注意理论培训,忽视实战演习,缺少对于培训的效果的评价体系,可实行理论讲授和实战演练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并刚好做出考评,做出相应奖惩机制,倒逼相关人员提高重视度。依据医院突发事务应急预案流程进行分类、合理设置工作岗位,结合患者入院后救治需求以及功能内容,即医、护、转运、后勤等,优化人员结构运用。由急诊医学专家依
5、据岗位需求,排列所需学问、技能,标识重点内容,每个岗位拟定相关培训手册,发放相关人员,采纳专家讲授示范,阅历沟通,细心设计实战演练,由急诊医学专家引导演练按预定目标进行。组织专家考核小组进行考核培训效果,从理论考核、实战现场评价、标准化患者的反馈3方面进行效果评价,保证培训效果。 创新诊疗思维 大多数临床医师在平常诊疗中,习惯于先收集患者相关资料,按部就班诊断病因、病变部位后再进行处理的思维模式。突发事务发生时这种思维模式简单导致在突发事务处置时,往往导致对危重患者处置不刚好,忽视关键疾病或症状的处理,从而导致患者得不到刚好、有针对性的诊治。因此,我们要创新诊疗思维,将诊疗重点放在最可能致命的
6、问题以及导致病情急性加重的病因和诱因上,并实行最简捷、有效地措施,快速处理危及患者生命的各种状况,为抢救赢得时间和机会。 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 医院的信息管理包括管理系统、医疗救治信息、检验影像、物资设备等。急诊科须要动态、全面驾驭这些相关信息,如院内的空余床位数、抢救设备的流向及数量等动态信息。在突发事务处置过程中,假如信息管理不规范,导致急诊科不能刚好有效的驾驭相关信息,会导致物资设备共享率低,对相关设备的需求不能刚好得到满意,从而增加突发事务应对实力下降。为此,我们要构建动态的突发事务的应急打算,协调好包括人力资源、检伤分类、物资设备、诊断治疗、合作与协调等各个环节,科学有效地应对突发事务
7、。为此,我们要转变急救模式,充分相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加大信息建设、维护经费的投入,开展信息标准化探讨,推动信息管理的规范化,以满意临床工作的需求;信息系统要实现联网畅通,在应对突发事务中,通过网络系统汇报,提高效率,节约人力资源。 对患者实施心理评估及干预 突发事务除了给病人带来健康方面的损害,通常还会引发相当多人群出现一系列的应激心理障碍,假如不予以刚好评估及有效干预,轻则延缓患者的康复过程,重则危及患者生命平安。目前,突发事务应急救治中,更多关注的是受伤群体疾病方面的治疗,而忽视了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因而,我们在救治过程中,要实行临床医疗护理与心理评估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模式。在救治患者的
8、同时,应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救援,刚好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发觉问题,刚好进行心理干预,缓解因突发事务造成的心理上的障碍。我们要将心理评估及干预纳入突发事务救治工作中,加强医护人员心理干预专业学问的培训,依据不同患者实行敏捷多变的方式,保证心理干预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结论 “关爱、爱护生命,科学、有序救援”是医学救援的宗旨。如何科学地应对急诊突发事务,提高医院的应对急诊突发事务的实力,成为探讨热点。我们对近几年突发事务救治事务进行总结分析;制定科学、细化的应急预案及岗位工作指引,并不断完善修订,依据预案要求,保证应急设备等物资储备,成立突发事务应急救援小组,加强对小组成员的理论培训和
9、实战演练,确保培育出具有较高的实战实力、复合型的高素养医学救援队伍,并能针对突发事务医疗需求特性开展工作;在处理突发事务的过程中,医护人员注意诊疗思维的创新,做到重点突出,措施简明有效;注意信息化手段应用,做到全网联通,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加大资金及技术方面的投入;实行临床医疗与心理评估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模式,加强了医护人员心理干预专业知識的培训,保证心理干预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加强这些方面的实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急诊突发事务的应急实力。 参考文献: 1万小艳 .我国突发事务心理危机干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4,86-87. 2李宗浩.“3.11日本地震海啸对医学救援的警示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难医学杂志,2022,6:289-291.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