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财政支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调研报告材料(1).docx
《县级财政支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调研报告材料(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级财政支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调研报告材料(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县级财政支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调研报告材料(1) 县级财政支农惠农资金运用管理的调研报 告材料(1) 文档XX给广阔网友供应最好用的文档资料县级财政支 农惠农资金运用管理的调研报告 县地处青海省东部,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 耕地面积万亩,属全国扶贫工作重点县和青海省粮食生产大 县之一。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县域经济欠发达,县 财力薄弱,是依靠上级转移支付等收入低水平维持运转的“吃饭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主要依靠中心和上级财政的 支持。据统计,-,中心和省级财政累计对县的支农投入资 金达到24375万元,其中:投入2191万元,投入4615万元, 投入5153万元,投入 5900万元,
2、投入 6516万元,国家支 持农业生产发展的投入呈逐年增加态势。这些资金的投入, 有力的解决了地方支农资金投入不足、供需冲突突出的问 题,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运用上尚 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面对来之不易的支农资金,县级 财政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支农资金运用效益,已成 为一个亟需仔细探讨并妥当解决的课题。 一、县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基本现状 从200年以来,县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管 理轨道,支农资金管理工作从五个方面取得了突破。一是支 农资金实行归口管理。变更以往财政局内部各科室“混管” 和部门“争管”的局面
3、,划清职能、明确责任,为管好用好 支农资金从源头上理顺了关系。二是支农资金刚好支配、调 度到位。设立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专户,对上级下达的各项支 农资金刚好拨付到位,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跟着项目进度 走,保证了项目实施进度所需资金。三是“资金进专柜,钥 匙分开管”。对涉农部门要求在主管局开设支农专户,将所 有支农资金刚好拨入专户中,在强调专人、专账核算的基础 上,银行预留的印鉴由财政和各主管单位进行分管,明确双 方职责,保证了支农资金的专款专用。四是实行县级报账制 度,财政部门审核原始单据后加盖审核专用章、主管部门加 强财务核算,双方联袂管理杜绝不合理支出,对资金管理进 一步规范。五是联合部门对资
4、金实行 “全程”管理。由财政、 审计、监察等部门联合进行监督管理,并由事后监督变更为 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过程监督管理,提高了支农资 金的运用效益。 二、当前县级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县支农资金管理工作虽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受多 种因素影响,当前仍旧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 集中体现为以下几点: 管理方法滞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农村经济形势的发展改变,原有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法和 某些制度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财政支农资金的扶持外 延有了很大改变,由过去主要扶持农村、牧区的集体全部制 和公有制经济变更为扶持国有、集体、个体、民营和股份制 等多种全部制经济
5、形式;财政支农资金扶持的内涵也有了很 大的改变,由过去单纯支持良种补贴、农技推广、病虫害防 治、设施农业建设等农业生产发展变更为农业生产发展、新 农村建设、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扶贫贷款财 政贴息等多方面的支持;对支持的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由过去单一的补助方式变更为补助、贴息、嘉奖等多种形式。 在这种形势下,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方法也应刚好随之改 变。 传统的会计科目已不适应现代管理要求当前运用的支 农资金管理方法中对支农资金的支出仅用“在建工程”和“其 他支出”两个会计科目来核算,但对目前支农资金众多的支 持内容用这两个科目来核算全部支农项目的支出已不能满 足须要;对无法形成固定
6、资产的支农项目如何进行核算,从 项目资金投入一一运用一一退出、形成结果,都没有明确规 定;对类同基本建设项目的农 文档XX给广阔网友供应最好用的文档资料程中形成的 各种基础性资料搜集、整理做得较少,使项目档案的搜集、 整理不到位,特殊是规模小、资金少的支农项目往往仅有下 达的资金通知、项目实施方案,而对申报资料、财务档案和 相关的项目档案整理不够,不利于项目验收和支农绩效考 评。 中介结构参加不够中介机构参加项目审计、检查,既可 体现客观公正性,乂能将行政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检查事务中 解脱出来。但实际工作中,一般实行行政手段代替中介机构 进行检查验收,这种做法,虽然节约了费用,但其客观、公 正性
7、难以体现,不利于发觉、解决问题,有效地规避财政风 险。据统计,从-,县的各类支农项目除极少数项目由上级 财政部门指派中介机构进行检查、评审外,绝大多数项目均 没有社会中介机构参加。 财政支农资金缺乏论证和监督由于县级财力对支农资 金的投入非常有限,发展靠支持、发展靠项目、“争资金、 跑项目”的现象比较普遍,加之目前一些项目审批制度化、 公开化、科学化不够,资金支持范围还不是很清晰,一些支 农支出没有一套规范完善的执行标准,加之支农项目的特别 性,在实施过程中支农项目大多不履行招投标手续,自行联 系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现象比较突出;项目的设计是否 合理和可行、造价是否真实精确、施工单位是否有资
8、质等关 系项目实施胜利与否的很多关键环节没有特地机构来论证、 审定,缺乏监督,导致部分项目实施效果不志向。同时存在 支农资金在运用时有较大的随意性,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困 难时未经上级部门同意随意变更建设内容、变更建设地点、 变更资金投向,影响了支农资金的运用效益。 要求配套过多中心和省下达的很多支农投资项目,一般 都规定省、市、县要按肯定的比例进行资金配套。这种做法 对调动地方各级政府投资农业的主动性、多方筹资增加农业 投入有促进作用,但是,对于财政困难的县来说,无法承受 太多的资金配套要求。结果是项目开工后,上级的专项资金 拿来用,本级的配套拿不出, 造成项目“先天”的资金缺口, 出现“半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县级 财政 支农 惠农 资金 使用 管理 调研 报告 材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