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计划.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滨海新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海新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计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滨海新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摘要文章针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育模式,阐述了高职院校依据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就业岗位设计、课程改革、学生职业实力培育、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究。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必定须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我院充分利用这一地域优势,以企业需求为人才培育目标,努力为企业供应职业素养高、实践实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实力的高素养技能型特地人才。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人才培育模式实践实力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谢艳芳(11019-),女,天津人,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探讨方向为计算机应
2、用技术及软件开发。(天津300457)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14-31015(2022)18-0113-02 为了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计算机人才,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都主动地进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的改革,并取得了肯定的成效。我院地处滨海新区,享有巨大的地域优势,面对滨海新区浩大的人才需求市场,我们将人才培育目标紧紧与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定位在培育具有计算机基础理论学问,具备常用办公软件操作、信息系统开发、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网站开发及网页制作、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组装及相关硬件设备的日常维护等操作实力的高素养技能型特地人才,突出对学生学习实力、实践实力、创新实力的培育,努力
3、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职业素养,不断优化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育模式。 一、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设计就业岗位 2022年4月天津滨海高新区的开发建设正式启动,坐落其中的滨海高新区软件园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将作为华北地区软件与服务外包协作发展的新阵地,目前入园企业达到500多家,软件与服务外包业销售收入超过101亿元,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成为天津市重要的软件产业基地。基地所处的天津滨海高新区聚集着天津七成以上的软件企业,经营范围涉及高性能计算机、软件出口、信息平安软件、手机嬉戏研发、安防监控等领域,成为天津市软件产业的龙头。随着软件外包产业的蓬勃发展,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公司纷纷落户于软件园,这些公司须要大
4、量的计算机专业人员,依据他们的业务特点,许多软件公司都倾向于聘请高职层次的学生从事软件开发和测试的工作。这恰恰为我们的学生供应了大好的就业机会,在我们拥有显著的地域优势后,我们适时调整计算机专业人才培育方向和培育目标,使其更加适应这些新兴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不仅可以为软件企业的发展储备大量的专业人才,而且能够为学生供应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通过我们对滨海新区软件企业的大量走访、调研,本着“立足泰达,面对滨海,服务天津,服务周边”的办学宗旨,我们确定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网站开发与服务为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岗位,计算机系统维护、应用软件的销售与维护、信息处理为协助岗位。 二、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增加学生
5、职业实力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依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实力培育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众所周知,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也是不断改变的,但宗旨是不变的希望得到动手实力强、适应实力强的有开发阅历的专业人员。为此,我们仔细谛视原来的课程设置,感到与企业的需求还存在肯定的差距,必需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课程设置必需要贴近企业需求,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认知实力和学习习惯,注意对学生动
6、手实力的培育,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大幅削减理论课的授课比例,在各种专业课的教授过程中应贴近区域经济发呈现状,贴近企业岗位,贴近生产实际,应体现综合性、职业性和实践性。整体的课程设置既要做到让学生驾驭必要的理论学问,又要全面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实力,保证他们在专业领域里的可持续发展,并着眼于软件产业的中低端人才培育,以技术实力培育为主,以软件开发规范化、流程化、团队化为目标,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1.讲授必要的基础理论学问。课程体系应当从岗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动身,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对传统的课程体系重新整合优化,强调基础理论学问的适度和够用,为学生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主要包括计算
7、机应用基础学问、软件开发学问、编程基础学问、网络应用学问。 2.强化职业技能训练。通过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加学生实力的教学模式,把试验、实训、实习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实力,使他们快速、娴熟地驾驭岗位所必需的职业技能。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究,我们对计算机专业设计了以提高实践实力为核心的职业技能培育模式,即“必备的理论教学验证性试验设计性试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训校内、外实习”。例如在讲解C语言的“循环结构”时,我们根据如下模式开展职业技能的训练:第一步,老师在教室内讲解循环结构的基本语句格式及运用说明,并具体分析典型程序;其次步,老师带领学生进入机房,对包含循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滨海新区 计算机专业 人才培养 模式 改革 探析 计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