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电子课件:数控加工工艺学(第四版).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全套电子课件:数控加工工艺学(第四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套电子课件:数控加工工艺学(第四版).ppt(58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数控加工工艺学(第四版),第一章 数控机床概述,第二章 数控加工工艺基础,第三章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第四章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第五章 数控电加工工艺,第六章,CAPP,技术与先进制造生产模式简介,第一章 数控机床概述,第一节 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分类及应用,*第四节 数控系统的插补原理,第一节 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一、数控机床的产生及基本概念,1,数控机床的产生,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的自动化生产,从而出现的一种灵活的、通用的、能够适应产品频繁变化的柔
2、性自动化机床。,数控机床的产生源于,20,世纪,40,年代。,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用实验室制造的控制装置和辛辛那提公司的立式铣床实现了三轴联动,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数控铣床。,2,基本概念,数字控制(,NC,),借助数字、字符或其他符号对某一工作过程进行可编程控制的自动化方法。,数控技术,用数字量及字符发出指令并实现自动控制的技术。,数控系统,采用数字控制技术的控制系统。,计算机数控系统(,CNC,),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控系统。,数控机床,采用数字控制技术对机床的加工过程进行自动控制的一类机床。,第一节 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二、数控机床的发展及趋势,1,数控系统方面,(,1
3、,)数控系统开放化的趋势,(,2,)数控系统小型化的趋势,(,3,)数控系统优化人机交互方式的趋势,(,4,)数控系统产品配套性的提高,(,5,)数控系统的智能化趋势,第一节 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2.,制造材料的发展,为使机床轻量化,常使用各种复合材料,如轻合金、陶瓷和碳素纤维等。目前用聚合物混凝土制造的基础件性能优异,其密度大,刚性好,内应力小,热稳定性好,耐腐蚀,制造周期短,特别是其阻尼系数大,抗振减振性能特别好。,第一节 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3.,机床结构的发展,(1),新结构,1),箱中箱结构,第一节 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2),台上台结构,第一节 数
4、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3),主轴摆头,第一节 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4),重心驱动,第一节 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5),螺母旋转的滚珠丝杠副,6),八角形滑枕,第一节 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2),新结构的应用,第一节 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1),并联数控机床,六杆加工中心的示意图之一,六杆数控机床的结构示意图之一,2),倒置式机床,第一节 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3),没有,X,轴的加工中心,第一节 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4),立柱倾斜或主轴倾斜,第一节 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5),四立柱龙门加工中心,6),特殊机床,第一节 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轨道铣磨机床(车辆
5、,),第一节 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7),未来机床,一、数控机床的产生及基本概念,1,数控机床的产生,数字控制机床是为了满足多品种、小批量零件的生产而发展起来的。,2,基本概念,数字控制 、数控技术、数控系统、计算机数控系统、数控机床,二、数控机床的发展及趋势,1,数控系统方面,2,新结构的应用,第一节 数控机床的产生与发展,课后小结,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一、数控机床的组成,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a,)磁盘,b,)磁盘驱动器,c,)串行通信卡,d,)网卡,e,)移动硬盘,f,),U,盘,1,输入,/,输出装置,常用控制介质及输入输出装置,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工作原
6、理,常用控制介质及输入输出装置,CF,卡,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操作装置,(,1,)显示装置,(,2,),NC,键盘,(,3,)机床控制面板,MCP,(,4,)手持单元,MPG,手持单元结构,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FANUC,系统操作装置,机床控制面板,MCP,NC,键盘,功能,软键,机床控制面板各功能键的含义与用途,数控系统,MDI,各功能键的含义与用途,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3,计算机数控装置(,CNC,装置或,CNC,单元),计算机数控(,CNC,)装置是计算机数控系统的核心。,主要作用:,根据输入的零件程序和操作指令进行相应的处理,然后输出控制命
7、令到相应的执行部件,控制其动作,加工出需要的零件。,伺服机构是数控机床的执行机构,由驱动和执行两大部分组成。,4,伺服机构,伺服电动机,驱动装置,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5,检测装置,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实际位置,速度参数,测量元件,电信号,转换,反馈,CNC,装置,指令,纠正误差,工作原理,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a,)光栅,b,)光电编码器,检测装置部件,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6,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缩写,PLC,)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通用型自动控制装置。,可编程控制器
8、(,PLC,),用于数控机床的,PLC,一般分为两类:内装型(集成型),PLC,和通用型(独立型),PLC,。,机床是数控机床的主体,是数控系统的被控对象,是实现制造加工的执行部件。,机床本体,主运动部件,进给运动部件,支撑件,特殊装置,辅助装置,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7,机床本体,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8,数控机床组成举例,(,1,)数控车床的组成,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带有刀库、动力刀具、,C,轴控制的数控车床通常称为,车削中心,。,车削中心,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组成,加工中心最先是在镗铣类机床上发展起来的
9、,所以称为,镗铣类加工中心,,简称,加工中心,。,基础部件,主轴组件,计算机数控装置,自动换刀装置,辅助系统,自动托盘更换系统,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二、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CNC,系统对零件程序的处理流程,三、数控机床的特点,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1,适应性强,2,适合加工复杂形面的零件,3,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4,自动化程度高,5,加工生产率高,6,一机多用,7,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8,价格较贵,9,调试和维修较复杂,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一、数控机床的组成,1,输入,/,输出装置,2,操作
10、装置,3,计算机数控装置,4,伺服机构,5,检测装置,6,可编程控制器,7,机床本体,8,数控机床的举例(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二、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三、数控机床的特点,课后小结,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分类及应用,一、按工艺用途分类,1,金属切削类数控机床,(,1,)一般数控机床,数控钻床、车床、铣床、镗床、磨床和齿轮加工机床。,立式数控车床,卧式数控车床,立式数控铣床,卧式数控铣床,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分类及应用,(,2,)加工中心,加工中心是在一般数控机床上加装一个刀库和自动换刀装置,构成一种带自动换刀装置的数控机床。,a,)立式加工中心,b,)卧式加工中心,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分
11、类及应用,数控加工中心分类,2.,金属成形类数控机床,如数控折弯机、数控弯管机、数控旋压机等。,3.,数控特种加工机床,如数控线,(,电极,),切割机床、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数控激光切割机等。,4.,其他类型的数控机床,如火焰切割机、数控三坐标测量机等。,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分类及应用,数控三坐标测量机,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分类及应用,二、按可控制联动的坐标轴分类,数控机床可控制联动的坐标轴数,是指数控装置控制几个伺服电动机同时驱动机床移动部件运动的坐标轴数目。,六轴联动加工中心,1,两坐标联动,数控机床能同时控制两个坐标轴联动,即数控装置同时控制,X,和,Z,方向运动,可用于加工各种曲线轮廓的回
12、转体类零件。,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分类及应用,2,三坐标联动,数控机床能同时控制三个坐标轴联动,此时,铣床称为三坐标数控铣床,可用于加工曲面零件。,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分类及应用,3,两轴半坐标联动,数控机床本身有三个坐标能作三个方向的运动,但控制装置只能同时控制两个坐标联动,而第三个坐标只能作等距周期移动。,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分类及应用,4,多坐标联动,能同时控制四个以上坐标轴联动的数控机床,多坐标数控机床的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程序编制复杂,主要应用于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分类及应用,三、按控制方式分类,1,开环控制数控机床,开环控制数控机床系统中没有检测反馈装置,不检测运动
13、的实际位置,没有位置反馈信号。指令信息在控制系统中单方向传送,不反馈。,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分类及应用,2,全闭环控制数控机床,安装在工作台上的检测元件将工作台实际位移量反馈到计算机中,与所要求的位置指令进行比较,用比较的差值进行控制,直到差值消除为止。,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分类及应用,3,半闭环控制数控机床,半闭环控制系统采用转角位移检测元件,测出伺服电动机或丝杠的转角,推算出工作台的实际位移量,反馈到计算机中进行位置比较,用比较的差值进行控制。,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分类及应用,四、按加工路线分类,1,点位控制机床,刀具与工件相对移动时,只控制从一点运动到另一点的准确性,而不考虑两点之间的路径和方
14、向。,控制运动的方式,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分类及应用,2,直线控制机床,刀具与工件相对移动时,除控制从起点刀终点的准确定位外,还要保证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切削运动。,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分类及应用,3,轮廓控制机床,刀具与工件相对运动时,能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坐标轴的运动同时进行控制。,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分类及应用,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分类及应用,课后小结,一、按工艺用途分类,金属切削类、金属成形类、,数控特种加工机床、其他类型的数控机床,二、按可控制联动的坐标轴分类,两坐标联动、三坐标联动两轴半坐标联动、多坐标联动。,三、按控制方式分类,开环、闭环和半闭环。,四、按加工路线分类,点位控制、直线控制和轮廓
15、控制。,插补的概念,数控系统在处理轨迹控制信息时,用户编程时给出了轨迹的起点和终点以及轨迹的类型,并规定其走向,然后由数控系统在控制过程中计算出运动轨迹的各个中间点,这个过程称之为,插补,。,*,第四节 数控系统的插补原理,一、对插补计算的要求,(,1,)对插补所需要的数据最少。,(,2,)插补理论误差要满足精度要求。,(,3,)沿插补路线或称插补矢量的合成进给速度要满足轮廓表面粗糙度一致性的工艺要求,即进给速度变化要在许可范围内。,(,4,)控制联动坐标轴数的能力强,即易实现多坐标轴的联动控制。,(,5,)插补算法简单可靠。,*,第四节 数控系统的插补原理,二、插补算法的种类,1,硬件插补,
16、由专门的硬件接成的数字电路装置。,2,软件插补,软件插补法可分成基准脉冲插补法和数据采样插补法,(Sampled-data)(,也称数字增量插补法,),两类。,3,软硬件插补,数控系统将软件插补法与硬件插补法结合起来,软件插补完成粗插补,硬件完成精插补。,*,第四节 数控系统的插补原理,三、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1,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计算原理,*,第四节 数控系统的插补原理,以第一象限平面直线为例来推导偏差计算公式。,(,1,)偏差计算公式,假定加工如图所示的直线,OA,。取直线起点为坐标原点,已知直线终点坐标为,A,(,x,e,,,y,e,),,即直线,OA,为给定轨迹。,m,(,x,m,,,
17、y,m,),点为加工点,(,动点,),。若,m,点在直线,OA,上,则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偏差计算公式的推导,即,若,F,m,=0,,表示动点在直线,OA,上,如,m,。,若,F,m,0,,表示动点在,OA,直线上方,如,m,。,若,F,m,0,,表示动点在,OA,直线下方,如,m,。,*,第四节 数控系统的插补原理,可定义直线插补的偏差判别式如下:,新点的偏差为:,即当,F,m,0,时沿,+,X,方向进给一步,当,F,m,0,时沿,+,Y,方向进给一步。,沿,+,X,方向进给一步后,新点的坐标值,(,X,m,+1,,,Y,m,+1),为:,*,第四节 数控系统的插补原理,*,第四节 数控系统的
18、插补原理,若,F,m,0,,动点,m,在圆外,只能沿,X,轴负方向进给一步才能向给定圆弧逼近。,(,2,)若,F,m,0,,动点,m,在圆弧上,只能沿,Y,轴正方向进给一步才能向给定圆弧逼近。,(,3,)若,F,m,=0,说明动点在圆弧上,这时无论沿,X,轴或,Y,轴进给一步都行,这里就规定沿,X,轴进给一步。,*,第四节 数控系统的插补原理,如此进给一步,计算一步,直至到达圆弧终点后停止,即可插补出如图所示的第一象限逆圆弧,AB,。,设加工点处于,m,(,x,m,,,y,m,),点,其偏差计算式:,若,F,m,0,,说明该点在圆弧上或在圆外,应沿,X,轴负方向进给一步,到,m,+1,点,其坐
19、标值,(,x,m,+1,y,m,+1),为:,则新加工点,m,+1,的偏差为:,*,第四节 数控系统的插补原理,*,第四节 数控系统的插补原理,由此可知,新点的偏差值可由前一点的偏差及前一点的坐标计算得到。,若,F,0,0,,沿,Y,轴正方向进给一步,到,m,+1,点,其坐标值(,x,m+1,,,y,m+1,)为,则新加工点的偏差值为:,(,2,)终点判别方法,不跨象限的圆弧插补其终点判别方法与直线插补的方法基本相同。可将,X,、,Y,轴进给数总和存入一个计数器,,,每进给一步,,减,1,,当,=0,发出停止信号。,(,3,)圆弧插补计算的步骤,对于不过象限的圆弧插补来说其步骤可分为偏差判别、
20、坐标进给、新点偏差计算、新点坐标计算及终点判别五个步骤。,*,第四节 数控系统的插补原理,*,第四节 数控系统的插补原理,例,1-2,设加工第一象限逆圆弧,AB,,已知起点,A,(,4,,,0,),终点,B,(,0,,,4,)。试进行插补计算并画出进给轨迹。,逐点比较法圆弧插补进给轨迹图,圆弧插补过程 见表,1-8,2,四个象限圆弧插补计算,*,第四节 数控系统的插补原理,为叙述方便,用,SR1,、,SR2,、,SR3,、,SR4,分别表示第一、二、三、四象限的顺圆弧;用,NR1,、,NR2,、,NR3,、,NR4,分别表示第一、二、三、四象限的逆圆弧。,四个象限圆弧,*,第四节 数控系统的插
21、补原理,逐点比较法的最大误差是什么?,*,第四节 数控系统的插补原理,课后小结,一、对插补计算的要求,二、插补算法的种类,三、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1,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计算原理,2,四个象限的直线插补计算,四、逐点比较法圆弧插补,1,逐点比较法圆弧插补计算原理,2,四个象限圆弧插补计算,第二章 数控加工工艺基础,第一节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第二节 数控加工工艺的制定,第三节 零件在数控机床上的定位与装夹,第四节 加工余量与确定方法,第五节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第六节 数控加工用量具简介,第七节 机械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第八节 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第一节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1.,切削
22、运动,(1),主运动:是指直接切除工件上的切削层,使之转变为切屑,以形成工件新表面的主要运动。,(2),进给运动:使新的切削层不断投入切削的运动称为进给运动。,(3),合成切削运动:当主运动与进给运动同时进行时,这两个运动的合成运动称为合成切削运动。,一、切削过程,2.,切削加工时工件上形成的表面,第一节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1),待加工表面。即将被切除金属层的表面。,(2),过渡表面。切削刃正在切削的表面。,(3),已加工表面。工件上经切削后产生的新表面。,3.,切屑,(1),切屑形成过程,第一节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1),第,变形区。即剪切滑移区,2),第,变形区。,3),第,变
23、形区。该变形区是刀具后面和工件的接触区。,(2),切屑类型,第一节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a),带状切屑,b),节状切屑,c),粒状切屑,d),崩碎状切屑,第一节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第一节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3),切屑的收缩现象,被切削金属经过塑性变形后形成的切屑,其长度比切削层长度短,厚度比切削层厚,这现象称为切屑的收缩现象。,二、积屑瘤与鳞刺,1.,积屑瘤,(1),积屑瘤的形成,切削塑性金属时,往往会在刀具切削刃口附近黏结着一块剖面呈三角形状或鼻状的金属块,它包围着切削刃且覆盖部分前面,这种堆积物叫作积屑瘤,第一节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2),积屑瘤对加工的影响,保护刀
24、具,增大实际前角,影响工件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3),影响积屑瘤的主要因素,影响积屑瘤的主要因素是工件材料、切削速度、进给量、前角和切削液等。其切削速度对产生积屑瘤的影响最大。,第一节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2.,鳞刺,(1),鳞刺的形成,(2),防止鳞刺的措施,1),低速时减少切削厚度,增大刀具前角。,2),采用润滑性好的切削液。,3),人工加热切削区,如电热切削。,4),使用硬质合金刀具时应减小前角,高速切削,以提高切削温度,.,5),对低碳钢、低合金钢可进行调质处理,以提高硬度,降低塑性。,第一节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3.,加工硬化,切削塑性金属时,工件已加工表面层的硬度明显提高而
25、塑性下降的现象称为表面加工硬化。,三、切削热与切削温度,1.,切削热的来源与传散,第一节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2.,切削区温度的分布,3.,切削温度对工件、刀具和切削过程的影响,(1),切削温度对工件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切削时温度虽然很高,但对工件材料硬度、强度的影响并不很大,对剪切区应力的影响也不明显。,(2),切削温度对刀具材料的影响,适当提高切削温度以防止硬质合金崩刃,对提高其耐用度是有利的。,第一节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3),切削温度对工件尺寸的影响,工件受热膨胀,尺寸会发生变化,切削后难于达到精度要求。,4.,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1),切削用量,(2),刀具几何参数,(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套 电子 课件 数控 加工 工艺学 第四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