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与崇高的异同.docx
《悲剧与崇高的异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悲剧与崇高的异同.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悲剧与崇高的异同 摘 要:本文试图对中西诗学中的“崇高”这一范畴的产生条件做浅要分析,主要是从致人产生崇高感的对象及心情动身进行探讨,笔者认为中西方崇高产生的区分在于:西方主要探讨的是自然中伟物对人的恐惊压抑后奔放出的心情,中国主要是体验社会中队伟人敬重背后的“德”,偏爱后天修身养性,崇高作为美的极致出现。关键词:崇高;恐惊;自然;人格仰慕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16-026X(2022)06-0000-01一、导言“崇高”作为美学范畴,首先是由西方的朗吉弩斯提出来的,之后西方的从柏克、席勒、康德、黑格尔、车尔尼雪夫斯基,到李斯托威尔、乔治?桑塔耶那等人,都接连地不
2、同程度地论述过崇高。 “崇高”作为一种典型的美学范畴,为中西方所共有。中国有关崇高的理论杂多,没有特地著作,显得零散,但古已有之。比如孔子、老子、庄子的“大”,孟子的“气”,易中的“崇高”,南北朝时的“风骨”,姚鼑的“阳刚”、王国维的“壮丽”等都有论及。虽然人类在感性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有一些必定共同的规律,但因各个国家、民族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有差异,呈现出来的共同的规律也有着不同的地方,可谓同种有异,异中有同。“崇高”也不例外。二、西方:恐惊自然致“崇高”在朗吉弩斯提出“崇高的风格是宏大心灵的回声”之后,崇高便作为一种艺术理论进入西方的探讨领域,在论崇高一文中,朗吉弩斯先是论述了崇高的风格,
3、然后在其风格形成的五个条件中首先对作者提出了要求,即心灵的宏大才能产生崇高的作品。康德相识到了博克恐惊说的缺陷,提出了“阻碍-迸发”说:“至于崇高感却是一种间接引起的快感,因为它先有一种生命力的洋溢迸发,所以崇高感作为一种心情,在想象力的运用上不象是嬉戏,而是肃穆仔细的,因此它和吸引力不相投,心灵不是单纯地受到对象的吸引,而是同时受到对象的推拒。”从这些论述中可以体会到西方崇高论的基调,即其冲突性,在审美的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彼此对立的存在。康德已经相识到崇高的基本情感是敬意:“崇高所产生的开心与其说是一种主动的快感,毋宁说是惊异或崇敬,这可以叫做消极的快感。”主风光对大海、高山、苍穹所
4、产生的情感是由于它们能使人感受到一种令人敬慕的力气。不过康德不情愿承认自然对象应当受到人的敬重,所以他认为主体对客体的敬意事实上是给予主体自身的:“对自然的崇高感就是对我们自己的使命的敬重,通过一种偷换的方法,我们把这崇敬移到自然事物上去(对主体方面的人性观念的敬重换成对对象的敬重)。”须要特殊提出的是康德乃至黑格尔对崇高的探讨主要是针对作为客体的自然,人作为主体虽然可以受到敬重,但是作为客体却不行以。这一格局直到叔本华才有了突破,虽然他只是简洁地提到了人物形象(character)可以是崇高的。 席勒继承了康德的美学思想,发展了温克尔曼对希腊古典艺术的探讨,他同意康德把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
5、学的崇高两种,但他把这种区分重新命名为理论的崇高和实践的崇高。而这两种崇高分别产生于客体对主体相识实力和生存本身的挑战。 -!纵观这些崇高论,可以发觉,它们多是探讨自然物的崇高,其基本观点是崇高产生于人与自然的对立或者是形式与内容的冲突中,结果是一方压倒另一方,从而产生了崇高。在西方,第一次提出人的崇高的是叔本华,同时,他还留意到自然的崇高可以是和谐的。惋惜的是,他并没有对人的崇高绽开论述。能够集中体现西方有关人的崇高观的,莫过于圣经。圣经中所体现的崇高观甚至可以包涵中西两种迥然不同的精神,不过它却较少引起美学界的留意。旧约中的上帝体现的是冲突的崇高,在人心中产生的是敬畏,因为他是以一个惩处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悲剧 崇高 异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