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股权激励是不是利好.docx
《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股权激励是不是利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股权激励是不是利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股权激励是不是利好(内蒙古西部自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摘 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 间的关系的主要的探讨文献及代表观点,并进行了分类归纳,最终提出总结和建议。关键词:股权激励;托付代理;企业绩效;管理层持股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176921(2022)14024704随着对公司全部权与经营权分别的探讨,以及对托付代理理论探讨的深化,如何激励作为主 要代理人群体管理层,使其目标与公司股东的目标相一样,便成为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 。管理层股权激励制度被西方学者首先从理论上创新并且在西
2、方国家的公司治理实践中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针对这一状况,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主要探讨的问题是:管 理层持有股权与公司绩效之间是否相关? 假如二者相关,在承认管理层持股对公司绩效 的激励作用的前提下,两者又是怎样的关系。1 国外文献综述2.1 早期探讨结果最早的探讨由Taussings和Baker(1925)完成。他们发觉企业经理酬劳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 关性很小。而关于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强正相关的文献最早可以回溯到Berle和Means (1932)。他们指出在公司股权分散的状况下,公司经理由于没有股权或全部权太小,以至 于对利润最大化不感爱好,从而与分散的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存在潜在
3、冲突,此类经理无法使 公司的绩效达到最优。其后的70多年中,对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酬劳的探讨引起了经济学家、心理学家、人力 资源管理专家和企业战略规划者的广泛关注。从上个世纪六十年头起先, Mcguire, Chiu和E lbeing(1962), R. Massnl(11011), W. Lewellen 和B.Huntsman(11010),等都利用不同时期 的数据探讨了管理层酬劳和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1.2 近期的几个重要假说和理论1.2.1 利益趋同假说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对管理层持股与组织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发源于Jensen与Meckling(1 1016)年提出的“利益趋同假说”
4、(convergence of interest):认为管理层也拥有剩余索取 权,会使得股东与管理者的目标函数趋于一样。即随着管理人员股权份额的增加,他们的利 益会与股东趋于一样,其偏离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就会减轻。这一假说在当时得到了大量 实证探讨与理论分析的支持,也干脆促成了管理层股权激励在七八十年头的爆发式增长。Fama(11010)以Jensen 和 Meckling(11016)的代理观点为基础,指出市场竞争作为一种机 制,对公司中作为管理者的管理层具有监督作用,同时他也指出,市场竞争不仅会监督管理 层,同时也给管理层供应了一种机会。1.2.2 管理者防卫假说“利益趋同假说”受到了F
5、ama和Jensen(11013)提出的“管理者防卫假说”(management entr enchment)的挑战,该假说也被国内学者称为“掘壕自守假说”:全部权与限制权的分别导 致了一场管理层革命,管理层们对扩大企业的规模比对利润最大化更感爱好,因为这将会使 他们有更多的酬劳、权力、地位和福利,即使他们并没有给股东带来收益。假如管理者拥有 的全部权增加,他就有更大的权力来限制企业,受外界约束的程度也随之减弱,则他会更多 地去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偏离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而且管理层持有的股份越多,企业被购 并的可能性就会降低,这使得限制权市场对管理层的约束力度减弱。DeAngelo(11016)
6、,Shiv dasani(11013)探讨发觉管理层持股的确产生“管理者防卫”,从而削减公司价值。1.2.3 区间效应理论区间效应理论认为管理者持股与公司绩效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是单一方 向的,在管理者持股比例的不同区间,二者的关系有不同的表现。这种现象又被称为区间效 应,即对处于不同管理层持股比例区间的公司而言,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相关系数 存在差异。经典文献是Morck,Shleifer和Vishny(11018)的论文,他们用财宝500强的371个 公司作为样本,以拥有的股份不少于0.2%的董事们的持股比例之和衡量管理层持股比例,采 用托宾Q值测度公司绩效,对探讨样
7、本的横截面数据进行分段回来来探讨管理层股权与公司 绩效间的关系,发觉管理层股权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非单调关系:当管理层股 权介于0%5%之间时,利益趋同假说有效,此时随着持股的增加管理层会更加关切企业价值 最大化,越来越接近股东的利益,公司绩效随管理层股权的增加而提高;当管理层股 权介于5%25%之间,掘壕自守假说有效,当管理层持股达到肯定规模时,他们拥有了更大 的权力,使其能够只追求自己的利益,忽视其他股东的利益,公司绩效随管理层股权的增加 而下降;当管理层股权在25%101%的区间内,利益趋同假说又重新有效,因为管理层 的持股比例很大,他就是大股东,所以利益又结合在一起了,此时公司绩效
8、随管理层股权的 增加而提高。1.3 实证探讨结果1.3.1 线性关系观点最具代表性的是Jensen和Murphy(11010)的文章,依据他们在20世纪80年头末对1969-11013年 间的大型公众持股公司从现金酬劳、内部持股方案和解雇威逼所产生的激励作用,考察了这 几种酬劳形式对业绩的敏感性后,:股东利益和管理人员薪酬激励的多少之间只有一种特别 微弱的联系,类似期权这样的股基薪酬(以股票为基础的薪酬)政策供应的激励效应和代理理 论没有太多一样的方面,也就是说代理理论所阐释的关于股基薪酬的激励效果在现实中并没 有得到太好的实现。同时,Jensen和Murphy的探讨表明,公司中总经理的薪酬与
9、企业业绩联系不强,但高管人员 持股所起的作用相当重要。尽管当时美国公司实行管理层股票期权安排的比例很低,高管人 员持有股票期权的比例很小。Mehran(11015)利用1101911010年随机抽样的153家制造业公司的数据探讨发觉,对CEO的激 励薪酬是CEO提高公司绩效的动力。他的实证探讨还显示,公司绩效与CEO持股比例正相关, 与CEO薪酬中以股权为基础的薪酬的比例正相关,表明薪酬结构的重要性。他还发觉,外部 董事人数较多的公司,倾向于较多地运用以股权为基础的薪酬激励措施。MeConnell和Sevraes(11010)利用11016年11016年的数据,并采纳二次方程探讨托宾Q值与管
10、理层持股比例、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他们发觉托宾Q值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 而增加,但持股比例达到40%50%后,托宾Q值随着该变量增加而削减。他们的模型具有相 当的稳定性,并认为公司全部权结构不具有内生性。Hermalin和Weisback(11011)以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的142个上市公司为探讨样本,运用滞 后公司绩效一期的管理层股权数据探讨管理层股权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探讨结果发觉:当管 理层股权处在0%和1%之间时,公司绩效随管理层股权的增加而提高;在1%和5%之间,公司绩 效随管理层股权的增加而下降;在5%和20%之间,公司绩效再次随管理层股权的增加而提高 ;而当管理层股
11、权超过20%,公司绩效随管理层股权的增加下降。Bahart 和Roesnsetin(19101)建立了董事会构成、管理层持股与企业业绩的联立方程,并运 用敏感性分析考察了联立方程估计的显著性,发觉了一些支持Morck,Shleifer和Vishny(19 88)及MeConnell和Sevraes(11010)的实证结果。Hall 和 Liebman(19101)的探讨表明:股权工具在美国公司中的广泛运用,有利于建立起高 管人员收益与企业业绩的紧密联系。他们证明,自11010年以来,总裁的酬劳与对公司业绩敏 感性的显著性增加主要应归于经理股票期权的大量运用,表明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是显著有 效的
12、。1.3.2 内生性观点对于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是否存在关系,绝大多数西方学者是持确定看法的,但 是有一种理论对此持完全相反的看法。Demsetz(11013)提出管理层持股是内生变量,依靠于 公司外部环境和内部特征,是一种反映市场影响的长期演化结果,对公司绩效不存在影响。 Demsetz和Lehn(11015)以11010年美国511家公司为探讨样本,对各种股权集中度进行回来,发 现管理层股权与公司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尤其没有显著的正相关。这种观点使 得管理层持股的作用起先受到较多学者的质疑。 Stulz(11018)首次以理论模型证明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呈非线性关系。Ha
13、ubirich(11014)在 Jensen和Murphy探讨的基础上,加入了管理人员的风险偏好因素,认为:即使股东利益和管 理人员薪酬之间的相关程度很高,这种相关性也会因为其自身带有极大的不稳定性、不行预 测性的风险。Kole(11015)认为,Morck与McConnell的结果存在差异是因为两文采纳的样本公司规模不相同 。Morck等(11018)采纳了财宝500强中的371家样本公司,都是大规模公司。McConnel和Serva es(11010)采纳的样本公司的规模明显小于前者。虽然Kole得出了大体相同的结论,但她指出 :在小公司中即使维持较高的管理层持股比例,仍旧能够保证管理层持
14、股对托宾Q值的正向 影响。Yermack(11015)利用11014-11011年美国792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对CEO的股票期权激励作了研 究,结果发觉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手段的有效性值得怀疑。而且显示公司管理层存在操纵 消息以利于自己期权薪酬价值提高的行为。在英国,Short和Keasey(11019)采纳公司市场价格和账面值之间比例、股东回报率作为公 司绩效指标,发觉公司绩效是管理层持股比例的二次函数。该文证明的关系与Morck等类似 ,只是转折点较高。Himmelberg(11019)等拓展Demsetz和Lehn(11015)的探讨,加入了一些新变量说明管理层持股 比例。探讨发觉管理层
15、持股比例与资本/销售收入、研发费用/销售收入成反比,而与广告费 用/销售收入、净利润/销售收入成正比。限制这些变量并消退固定公司效应后,管理层持股 并不显著影响公司的绩效。然而,内生性理论并没有得到太多学者的认可。从目前西方的主流学术探讨杂志上来看,绝 大多数学者对于管理层持股的探讨主要还是在确定两者存在相关关系的基础上绽开的。1.3.3 相互影响论Chung和Pruitt(11016)的实证探讨发觉,管理层股权与公司绩效是双向影响的关系:当管理 层股权增加1%,公司的托宾Q值增加0.9101%,而当托宾Q值增加1%,管理层股权增加1.003%。 1.3.4 逆向因果论 该理论认为,管理层持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 股权 激励 公司 绩效 关系 研究 是不是 利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