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杨振宁先生的一次见面.docx
《我与杨振宁先生的一次见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与杨振宁先生的一次见面.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与杨振宁先生的一次见面 我有幸去清华高校高等探讨中心两次拜会杨振宁先生。能与我仰慕多年的科学偶像有两个多小时的密切接触,这是我一生最宝贵的奇妙回忆。 2022年11月13日,这是一个值得我恒久牢记心头的日子。那一天上午11点,我坐到了杨振宁先生的身旁。当我第一眼见到这位耋耄之年的长者时,丝毫没有察觉到90年的时间从他身上划过的痕迹。初次见面令我的内心有如被阿拉丁神灯梦幻般点亮的感觉。 杨先生先首先问我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在哪儿念书,学校在哪个位置,我一一作答。从这些对话中我感觉到,杨先生不仅思维清楚灵敏,而且对如我这样的反应迟钝者还很爱护照看。杨先生接着跟我聊起了关于风格的问题,这是我们见面
2、的起因。我曾经从杨振宁文集里读到下面一段话:“在创建性活动的每一个领域里,一个人的品位,加上他的实力、气质和际遇,确定了他的风格。而这种品位和风格又进一步确定了他的贡献。乍听起来,一个人的品位和风格竟然与他对物理学的贡献如此关系亲密,或许会令人感到惊奇,因为一般认为物理学是一门客观地探讨物质世界的学问。然而,物质世界有它的结构,而一个人对这些结构的洞察力,对这些结构的某些特点的宠爱,某些特点的憎恶,正是他形成自己风格的要素。因此,品位和风格之于科学探讨,就像它们对文学、艺术和音乐一样至关重要,这其实并不是稀奇的事情。” 这段话引发我的爱好是因为,我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文学领域内的不同风格的论述
3、随处可见,科学家之间也有不同的风格,我还是头一次听说。杨振宁先生在接下来的话里进一步提到他在西南联大里最重要的一个体会就是,他起先懂得了观赏他的三位偶像爱因斯坦、狄拉克和费米的不同风格。 他说比较观赏薛定谔的风格,而海森堡的风格则不能引起他的共鸣。看到这句话我又释然了:之所以许多数学书我看不下去,原来是因为作者的风格不能引起我的共鸣啊! 杨先生说,在他所知的全部理论物理学家中,他与Dyson风格其实很不一样。例如,从写文章来看,Dyson能够写出很长的文章,而他的文章一般都很短,因为用每一个字都要想很久才肯动笔。当时我马上想到,杨先生这种惜墨如金的写作风格是不是受了高斯“少而精”的原则的影响。
4、高斯写文章的风格可以用一句古话来形容:“良工不示人以朴。”就是说,最终呈现给读者的肯定是最精简最完备的成品。 杨先生对我说,像我这样的年轻人能对关于风格与爱好的比较这类问题感爱好是很可喜的。他还提到,其实在数学家的风格之间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华罗庚先生与陈省身先生就很不相同,不论是在做人、爱好,还是实力方面,两人都迥然不同。 于是,我问杨先生能不能给出这样的几次探讨经验来。他讲了四次这样的经验,包括1951年发觉单位圆定理的证明,1954年与Mills合作完成的规范场论方面的奠基性工作,11015年与吴大峻提出不行积相因子与规范场论的整体表述的工作,以及当他了解到陈省身先生在几何拓扑方面的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杨振宁 先生 一次 见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