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浅论大豆食心虫的发生及防治.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绿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浅论大豆食心虫的发生及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浅论大豆食心虫的发生及防治.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绿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浅论大豆食心虫的发生及防治 刘 迪 (吉林省通榆县边昭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 通榆 137300) 摘要:吉林省通榆县是农业县份,大豆是县内重要经济作物之一。然而,近年来大豆食心虫害的发生,不但使大豆减产,而且还降低大豆的品质。文章分析了在通榆县大豆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及发生条件,并对大豆食心虫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能够为大豆高产供应优质服务,从而提高通榆县大豆的优良品质,促进农夫增收致富。 关键词:大豆食心虫;病虫害;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435.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22)-08-0081-1 0 前言 通榆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白城市南
2、部,地处科尔沁草原东陲,通榆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全县总耕地面积300万亩,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12.21亩,人均居吉林省第一位。大豆是东北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也是通榆县农业主要种植品种,大豆食心虫是我县,更是北方大豆生长后期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在国内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古自治区和河北、山东等省区,在我省尤其是我县近年来多数地区虫食率高达10-50%,个别地区高达60%以上,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所以,必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 大豆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及发生条件 东北地区大豆品质优良,质量上乘,然而近年来大豆食心虫害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时有发生,不但削减了大豆的产量,而且还严峻影响了大豆的品质。大
3、豆食心虫危害大豆及野生大豆,幼虫在豆荚内蛀食豆粒,刚刚入荚的小幼虫先取食豆荚内的薄壁组织,继而蛀蚀生长中的豆粒,形成斜眼状的小孔洞,3龄后的幼虫沿豆粒边缘取食,豆粒出现条沟和缺刻,即俗称兔嘴状的虫口豆子,一般每只幼虫能危害2-3个豆粒,危害1个的较少见,且把粪便也残留在豆荚内。依据调查显示,在被害年和产量损失率相关结果比较中,虫蚀率为10%,减产率为7%,由此可见该虫对大豆产量和质量均有较大的影响,特殊影响大豆的商品性,无论是出口和内需都会使大豆的等级降低,使农夫收入削减。所以,为保证大豆高产优质,农夫增产增收,生产上必需抓住防治的适合时期,实行措施搞好大豆食心虫的防治。 大豆食心虫的成虫是暗
4、褐色或黄褐色的小蛾子,体长5-6mm,似宗蝇大小,老熟幼虫体长8-10mm,体背桃红色或鲜红色。大豆食心虫在我国各地均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豆田表土下结薄茧越冬,越冬幼虫在我省多数地区7月份中旬起先化蛹,7月末至8月初为成虫盛期,蛹期平均约12天,7月末见成虫,8月中旬为成虫盛期,成虫羽化期多数集中在8月12-18日之间。成虫羽化后即由越冬场所渐渐飞往当年豆田,平常栖息在大豆叶背或茎秆上,受到惊扰时才低空翱翔。假如在傍晚前发觉在大豆植株上方1m左右有成虫打团婚飞现象,而且雄雌蛾之比是1:1,此时正是防治成虫的有利适期,也是防治效果最好的关键时刻。 成虫羽化交尾后其次天便产卵,产卵盛期多在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浅论大豆食心虫的发生及防治 绿盲蝽 发生 防治 大豆 食心虫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