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委员会关于我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浙江省人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委员会关于我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人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委员会关于我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省人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委员会关于我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党中心、国务院从2022年起启动了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改工作中的重要一环,2022年省委、省政府将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浙江深化医改的突破口,在全国领先启动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目前已初步实现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为推动政府巩固和扩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协作省人大常委会做好我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状况的专项审议。今年7月份以来,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姒健敏率领下,教科文卫委员会对我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状况进行了调研。7月上旬,听取了省有关部门关于全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状况的汇报,7月中旬至9月上旬,组织两个
2、调研组赴杭州、宁波、台州、丽水等地开展调研,听取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召开有省市县三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负责人、医务人员、人大代表、专家学者、患者、一般群众及药械生产企业、行业协会等参与的座谈会;实地考察省医保中心、省药械选购中心运作状况以及19家省、市、县级医院和两家民营医院。9月1日召开了全省人大教科文卫专题沟通会,听取各设区的市就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看法建议。 从总体状况看,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结合我省实际仔细贯彻党中心、国务院决策部署,起步快速、方向明确,克难攻坚、开拓创新,稳妥有序地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做了大量工作,很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有关状况报
3、告如下: 一、改革进展与成效 全面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一是优化医院收入结构,完善补偿机制。全部药品按实际进价实行零差率销售,切实降低药品销售价格。二是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以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为核心,提高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诊查费等医疗服务价格,改善技术劳务价值与价格不相匹配的局面。三是落实政府投入责任。实行财政对公立医院符合规划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育、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担当的公共卫生任务等项目补助政策。2022年全省公立医院财政投入96亿元,近三年来年均增长17.6%。很多医院医疗设备、病房条件及乡镇卫生院设施等得到较大改善,公立医院建设
4、成效显著。 大力推动“双下沉、两提升”。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作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动分级诊疗的重要抓手。2022年以来,我省深化开展了“双下沉、两提升”活动,目前全省89家县级医院分别与省市级医院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医关系。2022年起省财政每年支配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开展双下沉的省级医院和基层医院;卫生计生、人力社保等部门加强指导,落实政策,全力推动。省市级医院主动响应,主动把优秀的医务人员、优质的服务和管理送到基层。特殊是通过地方政府主导的省市医院与县区医院结对融合的医疗集团、医联体等合作办医的县级医院服务实力、学科建设、管理水平和群众满足度均有较大
5、程度提升,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手术台次远高于全省同期县级医院平均增长幅度,县域内就诊率提高近5个一百零一分点。今年已经有7家省级医院自带资金3亿元下沉到地方开展合作办医。这项工作取得了“一百零一姓得实惠、医院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效果。 基本建立全民医保体系。2022年全省全部市县新农合职能统一归并当地人力社保部门,基本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全省已经形成以基本医保为主体、大病保险为延长、医疗救助为托底、其它保障形式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到2022年底,全省基本医保参保人数为5151万人,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医改实施以来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
6、政投入年均增长33%,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年400元以上,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84%,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近73%;大病患者剩余合规医疗费用至少报销50%,“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明显削减。同时,医保管理服务实力不断加强,建立覆盖全省医保智能监管平台,全面推动医保卡发放和省内异地联网结算,省市县三级主动推动各地支付方式改革,主动探究医保复合式支付方式。 卫生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及其他网上诊疗技术,加强省市县三级平台建设,促进医疗资源和信息技术互联互通、成果共享。建立覆盖全省二级以上医院的全省预约诊疗
7、服务平台,大大便利了群众看病就医。截至到去年底累计注册用户337万人,预约总量1375万次、预约胜利量1010万次,预约胜利率73%。目前,全省已经有13家省级医院已与省级平台实现互通。在城市公立医院推动就医流程信息化再造,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获得感”很强,社会反响很好。杭州市的健康医疗信息惠民工程成为全国唯一示范案例,其市级医院全面开展的国内首创的才智医疗诊间结算服务,彻底优化了诊疗和结算流程;温医一院推出才智健康手机APP,推广标准化电子病历和临床路径、医院预约诊疗系统、多功能自助服务机等运用,门诊病人中运用“才智医院”实名制预约比例达到80.7%。今年9月温州一院的“零排队医疗服
8、务新体验”项目获“2022亚洲医院管理奖”中“客户服务”类别金奖。 此外,全省统筹推动相关配套改革,在探究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选购工作新机制、着力形成科学有序就医格局、建立医患纠纷调处制度、加大社会办医扶持力度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果,群众尤其是农夫“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较大程度上得到缓解,医疗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改革成效明显。2022年与改革前的2022年相比,全省公立医院门急诊和住院人次年均增长9.3%、12.1%;门急诊和住院均次费用年均增长4.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药品占比累计下降8.7%;医疗费用个人自负比例连续三年实现零增长。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基层医疗服务实力
9、薄弱。一是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群众更情愿到城市大医院看病就医,享受优质资源,大医院现有资源无法满意他们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二是基层医疗卫朝气构人才缺乏,医疗实力较为薄弱,门可罗雀。现行的医疗成本和服务价格、支付方法及“旱涝保收”、“病人看多看少一个样”的绩效工资模式,乡镇卫生院职工重新吃“大锅饭”,难以调动基层医务人员主动性,甚至出现推诿病人现象。基层医疗卫朝气构没有担当起应有的医疗服务职能,基层医务人员引不进、留不住,人才流失,技术衰退,形成恶性循环。三是双下沉长效机制建设仍有待进一步深化完善。在思想观念方面,部分地方和医院束缚于惯性思维,认为
10、合作办医还是过去行政主导下的一种对口支援模式,是临时性、指令性任务,“等、靠、要”的看法有待转变。在财政支持方面,部分县级医院的托管费用全部或部分由县级医院担当,增加了医院的财务负担,不利于医院的健康发展。在人员下派方面,城市医院经规培后的下派医生比较年轻,大部分具有硕士、博士学历,但限于县级医院的客观条件,实践和熬炼的机会相比在城市医院要少一些,他们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有些顾虑,城市医院也有担忧骨干人才下派多了影响本院业务发展的顾虑。 财政投入不足,公立医院逐利机制依旧存在。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尚未全面落实到位。依据国家、省医改政策要求,政府对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人大 教育 科技 文化 卫生 委员会 关于 我省 公立 医院 综合 改革 情况 调研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