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22年经济工作会议:稳字当头,淡化增速,强调质量.docx
《解读2022年经济工作会议:稳字当头,淡化增速,强调质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2022年经济工作会议:稳字当头,淡化增速,强调质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解读2022年经济工作会议:稳字当头,淡化增速,强调质量 解读2022年经济工作会议:稳字当头淡化增速强调质量 中心经济工作会议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实行,会议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2年六大重点经济工作。针对本次会议透露出的经济和政策改变,我们解读如下: 一、为什么要“稳”字当头 一是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有叠加共振风险,经济发展环境趋于严峻和困难化,即国内“三期叠加”、国外“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会议指出,国内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外围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化的特
2、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与去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世界面临一百零一年未有之大变局”相比,外围环境不确定性增大。为此,会议强调要做好工作预案。 二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2022年经济工作会议中“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表述相比,此次会议明确指出“压力加大”。 三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会议提到“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墨不多,更多地突出质量目标,如扶贫攻坚、污染防治、生态建设,强调就业、民生、收入提高、创新、脱贫等,会议提出要“把留意力集中到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所谓不平衡,只要指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等,不充分侧重指民生问题等。因此,2022年排名第一的经
3、济重点工作就是坚决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二、2022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新增“量”和“质”的重要表述 对于经济增长目标,会议指出要“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与2022年6.0-6.5%的合理区间相比,这次会议虽然也强调了合理区间,但增加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我们的理解有三点: 一是合理区间的内涵有新的改变。依据有关决策部门在不同场合、不同时点的公开表态,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就业稳定,失业率不超过5.5%的水平,就业稳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稳就是最大的“进”;经济增长在潜在增速水平旁边,稳中有进;物价水平基本稳
4、定;国际收支大体平衡。因此,只要实现了上述目标,尤其是就业目标,就是经济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二是预料量的合理增长水平在6%左右甚至不解除在6%以下。虽然这次会议对合理增长的“量”是多少着墨不多,尤其是对gdp增速水平没有表述,但据我们测算,我国当前的潜在增速在6%左右,实现第一个一百零一年奋斗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际增速在5.5-5.8%之间即可。因此我们预料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6%左右的概率较大,特别状况下也可以在6%以下的水平。 三是经济增长对量的增速要求降低,对质的要求提高。将来经济增长更多依靠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取胜,经济增长更具有可持续性,也是解决国内“三期叠加”和
5、国外“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的根本举措。 三、货币财政政策将更加发挥“合力”作用 会议指出,主动的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意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好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敏捷适度,保持流淌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由于当前国内主要冲突是“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以供应侧结构调整是主线,担当经济结构调整任务的财政政策是主角,货币政策要协作好财政政策发力。我们预料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在1万亿元左右,财政赤字率可能提高至3%,货币政策定向降准、定向降息或小幅度全面降息
6、均值得期盼。 四、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意结构调整 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困难局面,2022年要接着依靠主动的财政政策来托底经济,但在大规模减税降费和土地财政受限的背景下,今年财政收入增速出现明显放缓,财政收支平衡难度有所加大。因此,财政政策要大力提质增效,注意结构调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将财政资金用在“稳增长”刀刃上。去年中心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但今年对减税降费的定调是“落实”、“巩固和拓展成效”。因此,我们预料2022年的重点是落实执行已出台的减税降费措施,一方面是今年减税降费措施对消费和制造业的提振作用不有待进一步视察,另一方面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
7、会增加财政平衡难度,不利于稳定宏观杠杆率。 我们预料“大力提质增效”主要体现在财政支出端:一是预料2022年财政赤字提高到3%左右;二是预料2022年专项债券额度较今年提高1万亿元左右;三是专项债券将更多投向基建和民生领域。从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投向看,土地储备和棚改占比高达65.6%,基建和民生领域占比较小。9月国常会明确专项债券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房地产相关领域,预料明年专项债对基建和民生领域的支持将会明显加大。在“赤字增量+专项债增量+允许专项债作为资本金+基建项目资本金比例下调+专项债支持基建项目比重提升+ppp”政策组合支撑下,2022年基建投资增速也许率高于今年。 五、结构性货币政
8、策力度会加大,大水漫灌不行期 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敏捷适度”,相比去年“松紧适度”表述,弱化了对“量”的强调;同时会议还提出“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这与易纲行长近期在求是上的表态基本一样,如“就货币政策而言,要适应经济发展阶段和结构调整过程中经济增长速度的改变,把握好总量政策的取向和力度”、要“坚守币值稳定这个根本目标”。因此,预料货币政策不会大水漫灌,货币供应量m2增速只与名义gdp增速大体匹配。 但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明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力度会加大。一方面,本次会议提出要“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
9、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22年以来国内人民贷款同比保持多增,但主要依靠企业短贷和居民长贷的贡献(见图1),只能解决企业短期流淌性问题;用于中长期投资的企业中长贷近四个月出现边际改善,但1-11月较去年同期仅多增7101亿元(见图2),这意味着将来增加以中小和民营企业为主的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仍有必要。另一方面,会议还指出“货币政策要同消费、投资、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形成合力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表明货币政策需加大对详细产业领域供需两端的支持力度,正如易纲行长所说“传统上作为总量政策的货币政策,也可以在引导结构调整优化方面发挥主动作用”。因此,预料将来央行将加大已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读 2022 经济工作会议 当头 淡化 增速 强调 质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