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结构力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浅谈结构力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结构力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结构力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 摘 要文章从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类的设置入手,以结构力学所处的地位为切入点,探讨了构建地方高校结构力学课程体系,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与优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与做法,介绍了结构力学课程建设的实践阅历,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与思索。 关键词结构力学 课程建设 实践与体会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012-0060-02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力学系列课程中一门特别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与混凝土结构原理一起被誉为该专业的“基本功”、“看家本事”,因此,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培育基础扎实、高素养
2、、实践实力强的土木工程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厚基础、宽口径,谈土木工程专业力学类课程的设置比重 土木工程专业的力学类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它们在专业培育方案中所占的学分比例体现了该类课程的重要性,也是制订专业教学安排、进行教学改革的依据之一。调研结果显示,国内土木工程专业力学类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较小,不计“两课”与英语课等所占学时数,力学课程的学分比例会有所提高,但总的教学时数与国外相比仍旧偏低。因此,应注意学生基础学问的培育,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具有主动获得专业学问的实力。这就要求教学安排应体现“教学以老师为主导”、“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以体现“基础
3、扎实”的要求;结合“大类”招生基础教学平台,体现“宽口径、高素养”的要求;设置实践环节比重大于25%,体现实践实力强的培育要求。另外,在课程体系上也要对力学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优化,突出重点,避开重复,建议力学类学分应占学生毕业总学分的10%15%。 二、满意基础扎实、实践实力强的条件,谈地方高校结构力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依据教化部高等学校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对A类结构力学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该课程主要是培育学生的分析实力、计算实力、推断实力与自学实力,课程分为基础部分与专题部分。基础部分为6080个学时,内容包括杆件结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虚功原理和结构位移计算、影
4、响线、力法、位移法及弯矩安排法;专题部分内容包括结构矩阵分析、结构动力计算、结构稳定性计算及结构极限荷载。为此,从厚基础土木工程专业的视角,结合地方高校培育目标要求,应考虑其他并行课程的进度与要求,我们整合和重组了课程内容,分成3个模块教学:第一、其次模块为专业必修模块,第三模块为专业选修模块。第一模块内容包括杆件结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虚功原理和结构位移计算、力法、位移法,弯矩安排法与剪力安排法,为结构力学基本原理部分,共73学时,侧重于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其次模块内容包括影响线、矩阵位移法、结构动力计算基础;第三模块内容包括结构动力计算、结构稳定性计算及结
5、构极限荷载,为结构力学应用与专题部分,共56学时,注意好用计算与应用。上述内容体系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及不断适应与调整而成的,历年学生考研成果、参与结构设计竞赛成果等证明,教学效果明显。 三、锐意改革,浅谈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与优化 重点是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与优化,修订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课程学问点的驾驭程度分三个层次:娴熟驾驭、驾驭及了解。主要调整如下:拓宽绪论章节的内容,注意工程实例,加强学生对该课程的整体相识及课程的重要性相识;删去其次章中计算自由度的讲解,着重讲3个判别法则;增加3、4、5章节的课时,重点放在刚架的内力计算方法及技巧上;力法、位移法的课时,
6、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巧对后续章节的作用;删掉变截面杆件的结构计算、困难斜杆的计算;增加动力计算章节的课时,削减影响线章节的课时;淡化迭代法,加强D值法的讲解;削减稳定性和极限荷载内容的课时,把主要时间用在提高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巧的驾驭上;加强矩阵位移法讲解,合理支配上机实践课时,提高学生电算实力。 四、保证教学质量,浅议结构力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课堂教学做到“互动+三个结合” 探究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探讨教与学的相互关系,贯彻“教学以老师为主导”、“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对提高教学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围绕培育学生的分析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结构 力学 课程 建设 实践 体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