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非煤矿山企业(尾矿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指南.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贵州省非煤矿山企业(尾矿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非煤矿山企业(尾矿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指南.docx(2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贵州省非煤矿山企业(尾矿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8年03月前言为贯彻落实贵州省关于构建安全生产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意见 (黔安办201623号)及贵州省安全监管局关于印发非煤矿山安 全生产风险分级监管暂行办法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591号)以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非煤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试点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一【2017】63号),牢固树立安全发 展观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在尾矿库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全面排查、识别、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 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非煤矿山企业(尾矿库) (
2、以下简称尾矿库) 风险点实施标准化管控,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排查、及 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对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闭环管理;建设信息平 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企业双重体系运行情况实施动态、精准监管, 提升尾矿库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尾矿库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在对尾矿库作业场 所存在的岗位作业风险、安全管理、环境条件基础上,综合考虑尾矿 库作业岗位风险等级、安全管理风险等级、环境管理等级的因素,进 行风险评估分级,并据此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通过在尾矿库建立起完善、有效运行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 治理体系,全面推进落实尾矿库主体责任,有效促进
3、尾矿库实现信息 化管控,是遏制尾矿库重特大事故的重要举措,是把风险控制在隐患 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的重要举措。在贵州省范围内构建 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以达到提高尾矿库安全管理及安全生 产水平的目的。本指南施行后,各尾矿库可参照此指南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开展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工作。指南所附“附 件”是以贵州省瓮福磷矿选矿厂尾矿库作为试点,企业编制的一些相 关表格,供其他企业参考。本指南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贵州省安全监督管理局、贵州省尾矿 库相关专家、贵州省瓮福磷矿选矿厂尾矿库的相关领导及技术人员的 大
4、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目 录1 目的及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33.1 风险 33.2 危险源 33.3 风险点 43.4 风险辨识 43.5 风险评估 43.6 风险分级 43.7 风险管控 53.8 风险信息 53.9 重大风险 53.10 危险因素 53.11 有害因素 53.12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53.13 隐患分级 63.14 隐患排查 63.15 隐患治理 63.16 隐患信息 73.17 尾矿库 73.18 文件 73.19 记录 73.20 相关方 73.21 单元 84 准备工作 84.1 总则 84.2 组织保障 84.3 资源保障 94
5、.4 信息收集 115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115.1. 总 则 125.2 策划与准备 125.3 风险点(危险源)辨识 135.4 风险评估及分级 155.5. 风险管控 175.6 安全风险公告 186 变更管理 197 风险辨识分级管控运行记录 198 隐患排查治理 208.1 隐患排查 208.2 隐患治理 229 尾矿库双控平台 2410 强化绩效考核 2511 改进提升 2611.1 动态评估风险 2611.2 及时纠正偏差 2612 附 录 2613 附 件 271 目的及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尾矿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 防体系建设工作(以下简称“双重预防体系”)各项要
6、求的指导性方 法和实施建议。旨在通过实施“关口前移、风险导向、源头治理、精 准管理、科学预防、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和要求,使企业切实落实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是遏制重特大事故 的重要举措。本指南适用于贵州省内的尾矿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 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不论其规模、类型、位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指南。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4)4号) 建设项目安全设
7、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1非煤矿山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流程(试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隐患排查治理数据规范(修订)(国家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贵州省尾矿库安全管理办法贵州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黔府办发200931 号)贵州省关于构建安全生产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意见(黔安办201623号)贵州省安全监管局关于印发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监管暂行办 法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591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非煤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试点 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一【2017】63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判定标准(试
8、行)的通知 (安监总管一(2017)98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 局令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国务院安全生产 委员会办公室 二O 一二年七月)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尾矿设施设计规范GB50863-2013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864-2014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尾矿库实施指南AQ/T2050.4-2016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尾矿库安全技术监测规范AQ2030-
9、2010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3.1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危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 害的严重性的组合。(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3.2危险源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 组合。(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危险源的构成:-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 设备、压力容器等等。-行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 及作业行为。-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 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33.3风
10、险点通常指风险存在的部位,又称危险源。3.4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 程。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 (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3.5风险评估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 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要求3.6风险分级采用科学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对评价结 果进行划分等级。(根据有关文件及标准,我省风险定为“红、橙、黄、蓝” 四级)重大风险红色:不可容许的,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
11、继续作 业 。较大风险橙色:较大危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公司对重大 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一般风险黄色:一般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 位)应引起关注。低风险蓝色:轻度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车间、科室应引4起关注。3.7风险管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 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企业在选 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1)可行性;(2)安全性;(3)可靠性;应包括:(1) 工程技术措施;(2)管理措施;(3)培训教育措施;(4)个体防护措施。3.8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
12、、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 等级、所需管控措施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3.9重大风险是指具有发生事故的极大可能性或发生事故后产生严重后果,或者二 者的结合的风险。3.10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3.11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3.1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隐患、事故隐患或安全隐患),是指生产 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 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5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在事故隐患的三种表现中,物的危险状态是指
13、生产过程或生产区域内 的物质条件(如材料、工具、设备、设施、成品、半成品)处于危险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人在工作过程中的操作、指示或其他具体行为不符合 安全规定,管理上的缺陷是指在开展各种生产活动中所必须的各种组织、 协调等行动存在缺陷。3.13隐患分级隐患的分级是以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影响范围为标准 的,可以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3.13.1一般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 的隐患。3.13.2重大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 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 生
14、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3.14隐患排查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 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 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3.15隐患治理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 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6分工实施监控治理。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于其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 现后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 即组织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 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3.16隐患信息隐患
15、来源(企业排查、监督检查、举报投诉、标准化评审),排查日期, 隐患地点,隐患类别(基础管理类、现场管理类),所属危险源,所在部位, 整改期限,整改完成日期,整改类型(立即整改、限期整改、停业停产整顿) 整改责任单位,整改责任人,整改状态(未整改、整改中、已整改),核查日 期,核查单位,核查情况,整改资金,整改资金到位情况,销号日期等等。3.17尾矿库用以贮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的场所。3.18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体。注1:媒体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或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或样件, 或他们的组合。3. 19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活动执行证据的文件。3.20相关方关注组织安全及职业
16、健康绩效或受其影响的工作场所之内或之外的个 人或团体。73.21单元具备某项独立功能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组成的有机体。4准备工作4.1 总则企业在建设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之前对所 需的组织、资源、知识进行保障,对相关的人员能力进行确认、提供及保 证,对必要的信息进行搜集,必要时,对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评审。4.2组织保障4.2.1组建团队企业在双重预防体系建立前,首先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 导团队或小组。并抽调分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各班组 专业人员、工会人员,通过解读政策、统一思想以及明确工作方法和步骤 提供技术支持的方式指导所有相关系
17、统、各个岗位、各种作业活动进行严 谨细致的风险识别、评估及管控。确保风险识别全面,定位准确,评价得 当。此领导团队或小组应向单位安全管理机构负责。4.2.2职能分配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双重预防体系的有效性承担根本的责任。 其主要职能应包括:(1)确保可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双重预防体系所需要的 资源。如人力资源和专门技能、方法、监测工具或仪器、信息系统、技术 与财务资源。(2)确定各系统、各部门、各岗位职责与责任,授予权限以促进有效8的风险管控管理。建议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形成安全生产责任制。(3)确保体系变更时,维持体系完整性。(4)确保团队或小组其他人员履行其职责。(5)确保全员参
18、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其他负责人按照制定的职责与权限在体系运行有效性方面做出承诺。责任制需明确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职责与权限,主要体现在所 属系统、所属岗位可能涉及的风险点的辨识、评价与管控措施的策划。4.3资源保障主要负责人需确认、提供并维护实施风险管控系统所需的人力资源和 方法、信息系统、技术与财务等资源。4.3.1 人员与能力保证确保参与双重预防体系的各级人员充足且具备相应的管理或专业能 力。明确各级人员的能力需求,采取针对性培训、招聘、调岗等方法满足 相关能力。其中,主要负责人需具备以下能力:熟练掌握国家政策、安全及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 (1)熟练掌握适用的风险点辨
19、识、风险评估及风险管控的相关方法。 团队或小组成员需具备以下能力:(1)熟练掌握安全及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2)熟练掌握适用的风险点辨识、风险评估及风险管控的相关方法。(3)熟练掌握分管部门或专业的专业知识。 具体参与辨识人员需具备以下能力:(1)具备高中或以上文化水平或同等学力。(2)熟练掌握安全或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9(3)熟练掌握本部门、本系统、本岗位的操作规程、工作环境、设备 设施等。4.3.2方法与知识企业需确定适用本企业的风险点识别方法、风险评价方法及相关管控 措施并对其进行管理。可通过行业交流、标准获取、经验积累、外部指导 等方式获取。同时应通过安全和
20、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 及其他信息的收集共享,以及内外部、各层次的安全培训,确保相关人员 能及时获取到这些知识。企业的风险知识来源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 容:安全和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规范;各专业基础知识; 安全常识;内外部培训及各类安全培训教材;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本行业以往发生的事故、事件;安全、职业卫生评价及检测报告;本企业的平面布置、地质资料等基础资料;尾矿库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涉及法规、技术标准等。4.3.3监测工具或仪器企业需确认、提供并维护实施风险点辨识方法、风险评估方法及相关 管控措施有关的监测工具或仪器,如距离测量、土工试验测试、噪声测试 等
21、仪器或工具。并按相关要求对仪器进行校准或检定。4.3.4信息系统为了方便风险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反馈,利于风险分类,利于企 业诊断,便于领导决策,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风险数据库。可以作为 事故隐患预警指标量化的基础,有利于使风险管控系统有效运行。10可根据单元划分建立信息系统或数据库。尾矿库可参考分为:坝体、排洪、库区及周边环境、放矿、筑坝、回 水、碾压、安全管理等。在单元分类时,要根据本尾矿库实际情况进行确定。4.4信息收集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之前收集相关必要的信息。为全面辨识、评价及 管控风险点打下基础,包括:尾矿库平面图、周边环境及自然条件、地质及水文地质勘察、设计、 施工及竣工验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省 煤矿 企业 尾矿 安全 风险 分级 隐患 排查 治理 双重 预防 体系 建设 实施 指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