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300题.docx
《初中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30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300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小石潭记理解性默写强化卷1.小石潭记1.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与“伐竹取道”前后呼应的句子:隔篁竹 四面竹树环合2.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作者发现小石潭经过的句子: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3.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小石潭的全貌是: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出潭中石头形态各异的语句是:为坻,为屿,为嵁,为岩。5.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写了游鱼的数量和形神姿态,也从侧面生动传神地写出潭水的澄澈透明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6.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间接(侧面)写出潭水清澈的语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
2、上。7.小石潭记中与朱元思书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8.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皆若空游无所依。9.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写游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的句子是:影布石上,佁然不动。10.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游鱼忽然间游来游去,轻快敏捷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11.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游鱼静态的句子:佁然不动。写游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12.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潭中小鱼似与游者逗乐,调皮活泼的句子是: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13.柳宗元
3、的小石潭记中,表现潭水的清澈,既有正面叙述,如:水尤清冽。又有侧面描写,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1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形容两岸弯曲、岸势峭拔多姿的语句是:其岸势犬牙差互。15.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神秘莫测的句子是: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16.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运用比喻,描写溪身、溪水蜿蜒曲折而又时隐时现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17.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潭边周围树木优美姿态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18.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久坐潭边游人的感受,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点睛之笔)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9
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出小石潭环境清冷,使人内心忧伤凄凉的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0.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游历小石潭后作者最大的感受是: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暂时忘忧的愉快心情的句子是:似与游者相乐。21.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多角度描写景物,其写作方法主要有:点面结合,如写石:“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是动
5、。虚实相生,以实写虚,虚实相映成趣,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鱼态,实为写水清。二.陋室铭爱莲说理解性默写强化卷2.陋室铭1.刘禹锡的陋室铭,开篇以山水起兴,说陋室因有品德高尚的人在而声名远播,其中有关“水”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刘禹锡的陋室铭,用比喻赞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谁不在深,有龙则灵;点明陋室不陋原因的句子是:惟吾德馨。3.刘禹锡的陋室铭,由山水仙龙入题,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刘禹锡的陋室铭,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5.刘禹锡的陋室铭,体现作者交往之雅,从日常交往写陋室不陋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6.刘禹锡的陋室铭,体现景色之雅,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7.刘禹锡的陋室铭,体现自己的活动情趣,从反面写自己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8.刘禹锡的陋室铭,以正反结合,虚实相生手法,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9.刘禹锡的陋室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何陋之有?10.刘禹锡的陋室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暗示陋室不陋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1.刘禹锡的陋室铭,用草庐和玄亭作类比,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
7、子云亭。3.爱莲说1.周敦颐的爱莲说,写莲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周敦颐的爱莲说,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3.周敦颐的爱莲说,写莲花的香味清新和笔直站立的姿态的句子是:香远益清,亭亭净植。4.周敦颐的爱莲说,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5.周敦颐的爱莲说,从生长环境写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的句子是:予独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周敦颐的爱莲说,赞扬莲花随世俗、洁身自爱、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句子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7.周敦颐的爱莲说,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
8、:莲,花之君子者也。8.周敦颐的爱莲说咏莲名句,即以莲喻人,赞美君子洁身自好、清雅庄重的句子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9.周敦颐的爱莲说,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10.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衬托手法来写莲花,其中评价菊花是:花之隐逸者也;牡丹是:花之富贵者也,突出了莲花之君子的形象。11.周敦颐的爱莲说,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2.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
9、矣。1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孔孟论学理解性默写强化卷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摆出的事实论据是: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2.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列举分析六位古人的事例后作出结论的过渡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10、,曾益其所不能。4.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强调人要承担重大的使命,就要能经受一系列的磨难,其中经受痛苦与劳累的句子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5.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6.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二段主要阐述要成就大业,须经受一番苦难磨练的道理。其中阐述在思想上受磨练的句子是:必先苦其心志_;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行拂乱其所为_;在生活上受磨练的句子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_。7.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强调人们都会犯错误,但要及时改正的句子是:人恒过,然后能改。8.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主观
11、因素是: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然喻。造就人才成长的客观条件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9.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强调人要经历各种困苦磨练,后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一旦“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家就必定灭亡的论断。10.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11.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2.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贫,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中心
12、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孔孟论学1.论语 为政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论语 公冶长中要求敏捷而好学,且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3.论语 为政中论述了学习的作用-学习使人终身受益的句子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论语 子罕中论述了学习的态度-学习不要止步不前,要不断学习的句子是: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5.论语 为政中,突出了“思学结合”的重要性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6.论语 子罕中论说坚持不懈的重要性,劝人自强不息的句式是: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7.孟子 尽心上有句强调读书要有怀疑批判精神的句子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8.孟子 告子上强调学习必须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地地道道句子是: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四.黔之驴狼理解性默写强化卷6.黔之驴1.黔之驴中老虎初见驴子时的心理是:庞然大物也,以为神。2.黔之驴中老虎初见驴子时的动作是:林间窥之。稍出近之。3.黔之驴中,第一段写老虎小心谨慎地进行观察的句子是: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4.黔之驴中驴子一声大叫之后,老虎的反应是: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
14、己也,甚恐。5.黔之驴中老虎试探驴子的行为是:稍近,益狎,荡倚冲冒。6.黔之驴中,驴给老虎的第一印象是: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第二印象是: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第三印象是: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7.黔之驴中的驴子看上去是:_庞然大物也_ ,而实际上却是:技止此耳!8.黔之驴中老虎认清了驴子真面目,采取的行动是: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9.黔之驴把老虎惧驴、识驴、戏驴、吃驴的过程写得很生动,请写出具体语句。惧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识驴: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戏驴: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吃驴: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
15、,乃去。7.狼1.狼中生动地刻画了狼贪得无厌的本性的句子是: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狼中通过动作、神态描写表现狼的狡诈的句子是: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3.狼中描写狼狡黠的句子是: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4.狼中直接写狼,间接写人,充满对狼的蔑视和讽刺,对人的机智勇敢的热情赞颂句子是: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5.狼中表明作者看法的句子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6.狼最后作者点明故事的主题的句子是: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五、岳阳楼记理解性默写强化卷8
16、.岳阳楼记1.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点明重修岳阳楼项目的句子是: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3.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从空间角度极言水波壮阔的句子是:浩浩汤汤,横无际涯。4.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从空间上形容湖面的广阔浩渺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5.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从时间上表现洞庭湖景象的千变万化,概说阴晴变化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6.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在全文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由景入情的句子是:览物之情,得无异乎?7.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写太阳和星星藏起光辉,山岭隐没了形体的句子是: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17、。8.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写迁客骚人雨天登楼观景时的普遍心理状态的句子是: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9.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写迁客骚人晴好天气登楼时所激发的思想感情句子是: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10.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写春风和畅、景色明丽,风平浪静的的句子是: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11.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写洞庭湖水天一碧,浩淼无边的景象句子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12.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绘鸟欢鱼跃晴明之景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13.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写水草、兰花充满活力的两句是:岸芷汀兰,郁郁青青。14.范仲淹的
18、岳阳楼记,描写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的句子是: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15.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写波光闪闪,静静的月影倒影在水中像玉璧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16.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动静结合地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17.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写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从而感到乐趣无穷的句子是:渔歌互答,此乐何极!18.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9.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0.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
19、高尚情操而得出的论断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1.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表现了不论身处何地都满怀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2.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感情。23.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结尾写到自己忧国忧民之心始终不改,点明了全篇的主旨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六、醉翁亭记理解性默写强化卷9.醉翁亭记1.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概述滁州地理环境特征(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2.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在开头以“林壑尤美”和“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两句分别描写滁州西
20、南诸峰和其中琅琊山的美景。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在开头描写酿泉的位置和秀美景色的句子是: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4.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作者解释他自号“醉翁”原因的句子是: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5.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直抒胸臆,并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6.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7.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体现全文核心命意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8.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文中贯穿全文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9.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绘山间
21、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10.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绘山间春夏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11.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绘山间秋冬之景的句子是: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12.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写山中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者。1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写太守之宴时,溪中钓的鱼是:溪深而鱼肥;泉水酿的酒是:泉香而酒洌。14.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绘了与民同乐的生动图画,其中有关酒的句子是: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15.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写举杯喝酒,众人喧闹的场面的句子是: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16.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写太
22、守宴席上醉酒神态的句子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17.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写夕阳下,人们回家途中的禽鸟之乐的句子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18.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评价禽鸟之乐的句子是: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19.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的句子是: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0.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结尾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1.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2.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作者述说“酒”和“山水”的关系的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古诗文 理解 默写 30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