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哲敏,解开爆炸的力学密码.docx





《郑哲敏,解开爆炸的力学密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哲敏,解开爆炸的力学密码.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郑哲敏,解开爆炸的力学密码 从北京黄庄小区到中科院力学所,这条从家到单位的路,他一走就走了56年。 在中科院力学所,或许你会常常望见这位准点到三楼上班的劳碌身影。他就是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之一的郑哲敏。 2022年1月,记者再见到他时,照旧和5年前一样:个头不高,精神矍铄,手拎黑色办公包,头戴鸭舌小帽,身着棉袄外套、黑色牛仔裤,架着金边眼镜,一笑眼睛就眯成一条缝。 由于荣获了202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1月18日,他聚焦在更多的镜头之下,但那种平和、谦逊、淡定的力气照旧直抵人心。有记者称他为硬汉,他摆摆手,呵呵一笑说:“不像。”有人说他真神,他摸摸脑袋说:“一点都不神,就是普一般通的科
2、研人员。” 对于媒体反复追问的获奖感受,他低头深思:“怎么说呢,没有意料到,能获奖很兴奋,这是党和国家以及力学界对我的认可。我也有些忐忑担心,做了这么几件事,没有与他人合作是不行能完成的。我应当做得更多,现在觉得欠了点什么东西,心情有点困难。” 从顽童到负笈少年 1960年,中科院力学所,一个小型爆炸成形试验正在进行。科研人员屏息静气,只听“砰”的一声,一块5厘米长宽,几毫米厚的铁板被单发雷管炸成一个小碗。大家欢呼雀跃。所长钱学森兴奋不已,拿着小碗给大家看:“可不要小看这个碗,我们将来卫星上天就靠它了。” 随之,在中国,一个新兴的专业就此诞生,钱学森起名为“爆炸力学”。其创始人便是钱学森的得意
3、门生郑哲敏。 与爆炸力学结缘,并非刻意的人生规划。“我从过去走到现在,并没有什么清楚的路途,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富国强民的愿望。” 冥冥之中,郑哲敏与力学好像也有不解的缘分。郑哲敏诞生于商人家庭,因为父亲在山东经营亨得利钟表,他小时候就喜爱拆表拆钟,摆布各种光学仪器。 8岁那年,父亲与郑哲敏闲聊,语重心长说道:“你长大以后不要像我一样做生意,要念书做学问。”他还教育郑哲敏,做人要诚恳、实在,要凭实力。在父亲影响下,郑哲敏兄妹也都一生刚正不阿,一心向学,并学有所成。 1938年,郑哲敏读中学。其间因身体不好休学在家,父亲让他看曾国藩家书。他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确立了做人的底线。家里还请老师
4、教他学英语。郑哲敏自学了英文原版的欧几里得,书中严密的逻辑推理给郑哲敏很大的影响。他自此就迷上了数学、物理,并由此进入到科学的殿堂。“打那以后,成果就好了,学习也很轻松。” 童年,有美妙的记忆,也烙下了历史的阴影。日本侵华后,郑哲敏一家都生活在频繁轰炸的恐怖中。一次郑哲敏在路上捡子弹壳,突然遭到一个拿步枪的日本兵的追逐,他吓得一路狂奔逃命。从今,这一幕就成为他常常出现的梦魇。初中填报志愿时,郑哲敏就立下两个志愿:一是当飞行员,打日本鬼子;二是当工程师,实业救国。 1943年,郑哲敏中学毕业后考入西南联大电机系。郑哲敏有幸见到了梅贻琦等知名教授。虽然没有亲聆训诲,却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抗战成功
5、后,西南联大回迁,郑哲敏在北平清华高校机械系学习。毕业后,他留校做钱伟长教授的助教。1948年,经四级选拔,同时在梅贻琦、陈福田、钱伟长、李辑祥等人的举荐下,郑哲敏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唯一的一名“国际扶轮社国际奖学金”获得者,赴美学习。 钱伟长为他写了留学举荐信:“郑哲敏是几个班里我最好的学生之一。他不仅天资聪颖、思路开阔、富于创新,而且工作努力,尽职尽责。他已接受了工程科学领域的实际和理论训练。给他几年更高层次的深造,他将成为应用科学领域的精彩科学工作者。” 23岁的郑哲敏,背起行囊,负笈留学。他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师从钱学森先生,攻读博士学位,郑哲敏有机会倾听很多世界闻名学者的课程或报告,尤
6、其受钱学森所代表的近代应用力学学派影响很深:着眼重大的实际问题,强调严格推理、表述清楚、创新理论,进而开拓新的技术和工业。这也成为郑哲敏后来一生坚持的探讨方向和治学风格。 日内瓦会议后,美国移民局取消了对一批留学生不得离境的限制。郑哲敏离美之前,恩师钱学森为他送行。他请教:回国后干什么?钱先生说,国家须要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不肯定是尖端的,哪怕是测量管道水的流淌也可以做。 1954年9月26日郑哲敏从纽约乘船离美,途经欧洲辗转近5个月,于次年回到了阔别6年半的祖国。 半个世纪后,总有人问他:“当时为什么回来?懊悔过吗?”在郑哲敏看来,这不是个问题:“没有想过不回来。这是长在骨子里的东西。虽然美
7、国物质生活很好,但感觉像浮萍,没有根的感觉。” 从雷管都没见过的书生到爆炸力学专家 “祖国的须要就是我的专业。科学家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 镜头再回到1960年爆炸成形的试验。新中国建立伊始,由于缺乏万吨水压机,工业制造水平极低,无法做出航天特别要求的零部件,钱学森、郑哲敏就想出一个法子用爆炸的方法炸出来。钱老提出应建立力学的新学科爆炸力学! 爆炸的机理就是能量的快速释放和有效的限制。爆炸现象在自然和人类历史中常常出现,如宇宙大爆炸、斗争轰炸等。爆炸力学就是探讨爆炸能量的传播规律、力学效应及其限制方法与定量应用。在高速冲击和爆炸荷载作用下,固体材料流体化,有了新的材料特性,既是固体又是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郑哲敏 解开 爆炸 力学 密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