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情况调查3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老党员情况调查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党员情况调查3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老党员情况调查3篇 老党员状况调查第1篇 据有关部门调查,当前农村老党员、老村干部目前大部分生活比较困难,这些人过去为农村发展、稳定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疾病缠身,年事已高,自身致富水平低,生活困难,他们要求政府体现组织暖和,出台相差优抚政策予以适当照看。为此,我到渡口镇对老党员状况通过走访、到政府核实等方法,进行仔细调查,现将有关状况汇报如下: 一、渡口镇老党员的基本状况: (一)基本状况 渡口镇现有党员681人,5559岁的党员105人,60岁以上的党员242人,55岁以上的党员占全镇党员总数的55,其中特困党员55名,占老党员总数的15.8。他们的基本特点如下: 1、生活普遍比较困难。特困
2、党员干部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在637元以下,大多数非特困党员家庭人均年纯收也仅千元左右,主要收入来源主要为士地种植,基本没有其他副业收入。 2、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由于历史和经济缘由,大多数只读过小学。在特困党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有50名,占特困党员总数的90。 3、健康状况普遍较差。由于经济条件较差,加上生活习惯、卫生条件等因素,长年身患疾病,部分丢失劳动实力的占66。 4、子女普遍缺乏赡养实力。老党员中能被子女赡养的占35,且其中大多仅解决吃住,有的仅资助点生活费。 (二)思想状况 1、这批老党员党龄多在30年以上,是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成长起来的,为农村发展、农村稳定做了大量的工作。政治觉悟
3、较高,都能极积主动交纳党费,除身体缘由外,都能主动参与组织活动,在群众中口碑较好,基本上能自觉保持党员的政治本色和先进性。 2、由于年龄偏高,思想比较传统保守,尽管政治观念比一般群众坚决,但在发展经济、协调各方面关系上有些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甚至有的还存在着生儿子传宗接待的思想和宗族观念。 3、普遍存在着经济意识不强的问题。部分人守旧意识深厚,缺乏对市场经济和新生事物的接受实力,与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对脱贫脱困缺乏信念。 二、老党员生活困难的主要缘由 1、受思想观念的制约,缺乏创收脱困手段,思想保守,安于现状,小农意识太强,没有科学种植经营意识,缺乏闯劲,惧怕生产中的新投入,胆怯自己陷入
4、更加贫困的状态。 2、年老体弱,因疾因祸致贫致困。困难老党员中有很多本人或家庭成员有重大疾病、残疾,受疾病困扰,无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失去经济来源。在55名特困党员中,年老体弱者有35人,占总数的63.6,有重大疾病的20人,占总数的36.4。在全镇老党员中,长年疾病缠身的也高达66,因医疗开支过高,导致欠帐万元左右的占20。 3、子女无力赡养老人。中国自古有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观念,故在老党员绝大部分子女都比较多,无儿无女外,大多却有两个以上,然而并没有起到防老的作用。他们的子女经济条件普遍较差,所以难有赡养老人的实力。有的在打工反而须要老人哺育自己的下一代。调查发觉,这些子女中文化程度普遍
5、不高,仅有初中学历的占60。而那些子女学历较高,或有肯定技术的,大多经济状况较好,老人的生活也能得到保障。 4、经济基础差,收入来源单一,主要为种植业,经营士地缺少科学技术,仅能解决口粮问题,基本没有副业收入,无致富项目,也缺少致富项目的投资。 三、对策和建议 1、领导重视。这些生活困难党员大多是长期奋斗在基层的老党员,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勤勤恳恳、无私奉献。各级党委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相识关切老党员生活,决好困难党员的生产生活问题极端重要性,始终将此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仔细落实。要将是否关切老党,能否有效解决困难党员生产生活问题,作为衡量各党支部建设和支部领导工作实绩的
6、一项重要内容,督促各党支部切实做好扶贫帮困工作。 2、加强医疗服务,关注卫生条件。在老党员中,由于年老体弱,因病致祸致贫的问题相当突出,需引起高度留意。首先要加强医疗服务,激励医疗机构下乡义诊,关注老党员生体健康,以免他们因经济问题延误治疗,将小病拖成大病。基层医疗机构要尽可能地供应平价药品。其次要关注农村卫生条件。据调查,渡口居民主要饮用水源西湖,因放肥养鱼,,水质遭到严峻破坏,饮用后对人体的内分泌、消化系统等有着严峻的损害,这对反抗力较弱的老年人的健康无疑有着巨大影响。防重于治,卫生条件如不改善,对他们的穷困只会雪上加霜,陷入越穷越病,越病越穷的恶性循环。再次要做好卫生保健学问的宣扬,培育
7、良好卫生习惯。在农村,很多老人还有喝生水的习惯,有的老人为了节俭,甚至吃隔夜饭菜,人与动物的接触也缺乏心要的防护,这些都严峻严峻危害着人体的健康。最终还要抓好农机平安生产问题,加强农机平安管理,加大农业平安生产宣扬力度。 3、提高子女赡养实力,宏扬中华传统美德。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完善,家庭养老仍是解决老年人生活问题的主要途径,这也是中国传统美德的生要体现。然面在调查中发觉大多农村老党员的子女对老人的赡养有心无力,所以帮助他们的子女脱贫致富才是解决老党员生活困难的根本。一是要加强对老党史子女们的思想教化。老党员的思想境界大多较高,不愿为党和政府添麻烦,但他们子女因父母曾为国家做过贡献,
8、多少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所以首先要帮他们克服思想上的贫困,激励他们勇于创新,敢闯敢干,通过现身说法,现场观摩等方法,激发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剧烈愿望。二是要加强科技培训,对生活困难的老党员的子女优先培训,免费培训,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土地经营效益,有效解决以农业种植收入为主的生活困难者的贫困问题。三是加强资金和项目扶持,对生活困难的老党员的子女要优先扶持,上级党组织每年支配肯定比例的资金和项目,定点扶持一部分困难老党员的子女,做到扶持一批、脱贫一批。四是加强敬老、爱老的道德教化,要让老党员的子女真正关切孝敬自己的老人,切实做好对老人的赡养工作。 4、开展农村养老基地的建设,积累养老基金。
9、辽宁省阜新县为解决贫困老年人实际问题,从1995年起先进行农村养老基地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已初现规模,为农村老龄事业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如该县旧庙镇建立养老基地1660亩,其中耕地1310亩,成林240亩,幼林110亩。1999年养老基金11,206元,解决特困老年人疾病、生产、生活等问题45户,老年人51人。该县东梁镇东五道桥子村,建立养老基地210亩,每年收承包费8000余元,主要用于为特困老人发生活补贴,保障老人们的生活。阜新县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伸手向国家、政府要补贴只能是杯水车薪,通过基地不仅能解决补贴资金问题,还可以进一步发挥老党员在基地建设中的模范带头做用,带动全村老年
10、事业的发展。 5、充分发挥民政等职能部门的作用,主动开展送暖和活动。据了解,去年年底,市组织部在2004年年底对50岁以上的特困党员摸底,渡口镇共有55名特困党员,然而据镇政府反映,至今为止无一人得到补贴,也未见相关优抚政策出台。所以民政等职能部门要在专题调研、摸清状况的基础上,制定一些详细关爱措施,并刚好落实。此外,各级党委要定期不定期开展送暖和活动,尤其是中秋、春节等重大节日时,要体现出组织的关切。另外,要建立重病党员、去世党员的慰问制度。党员越是在病重时,越想得到组织的关切,越须要组织的关切,党员去世的家庭越须要党组织的暖和,对重病、去世党员的慰问在赢得党心民心上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1、所以基层党组织要主动对重病、去世党员进行慰问。 6、主动扶持低龄健康老党员,发起以为促养之风。对生活困难的老党员要区分对待,年老体弱无劳动实力者主要通过送送暖和活动,发放生活补助等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有劳动实力却因某些缘由而致贫的老党员既要帮助解决燃眉之急,又加强教化和培训,提高素养,增加脱贫致富本事。要激励条件比较好的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其进行结对帮助,帮助找寻致富门路,同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支持。 7、各级财政应加大对生活困难党员的帮助力度,纳入年初预算,加大投入,关切帮助困难党员应常常化,制度化,社会化,建立效机制,而不能仅限于某一时期或某一部门。 老党员状况调查第2篇 据有关
12、部门调查,当前农村老党员、老村干部目前大部分生活比较困难,这些人过去为农村发展、稳定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疾病缠身,年事已高,自身致富水平低,生活困难,他们要求政府体现组织暖和,出台相差优抚政策予以适当照看。为此,我到渡口镇对老党员状况通过走访、到政府核实等方法,进行仔细调查,现将有关状况汇报如下: 一、渡口镇老党员的基本状况: (一)基本状况 渡口镇现有党员681人,5559岁的党员105人,60岁以上的党员242人,55岁以上的党员占全镇党员总数的55,其中特困党员55名,占老党员总数的15.8。他们的基本特点如下: 1、生活普遍比较困难。特困党员干部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在637元以下,大多数非
13、特困党员家庭人均年纯收也仅千元左右,主要收入来源主要为士地种植,基本没有其他副业收入。 2、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由于历史和经济缘由,大多数只读过小学。在特困党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有50名,占特困党员总数的90。 3、健康状况普遍较差。由于经济条件较差,加上生活习惯、卫生条件等因素,长年身患疾病,部分丢失劳动实力的占66。 4、子女普遍缺乏赡养实力。老党员中能被子女赡养的占35,且其中大多仅解决吃住,有的仅资助点生活费。 (二)思想状况 1、这批老党员党龄多在30年以上,是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成长起来的,为农村发展、农村稳定做了大量的工作。政治觉悟较高,都能极积主动交纳党费,除身体缘由外,都能主
14、动参与组织活动,在群众中口碑较好,基本上能自觉保持党员的政治本色和先进性。 2、由于年龄偏高,思想比较传统保守,尽管政治观念比一般群众坚决,但在发展经济、协调各方面关系上有些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甚至有的还存在着生儿子传宗接待的思想和宗族观念。 3、普遍存在着经济意识不强的问题。部分人守旧意识深厚,缺乏对市场经济和新生事物的接受实力,与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对脱贫脱困缺乏信念。 二、老党员生活困难的主要缘由 1、受思想观念的制约,缺乏创收脱困手段,思想保守,安于现状,小农意识太强,没有科学种植经营意识,缺乏闯劲,惧怕生产中的新投入,胆怯自己陷入更加贫困的状态。 2、年老体弱,因疾因祸致贫致困
15、。困难老党员中有很多本人或家庭成员有重大疾病、残疾,受疾病困扰,无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失去经济来源。在55名特困党员中,年老体弱者有35人,占总数的63.6,有重大疾病的20人,占总数的36.4。在全镇老党员中,长年疾病缠身的也高达66,因医疗开支过高,导致欠帐万元左右的占20。 3、子女无力赡养老人。中国自古有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观念,故在老党员绝大部分子女都比较多,无儿无女外,大多却有两个以上,然而并没有起到防老的作用。他们的子女经济条件普遍较差,所以难有赡养老人的实力。有的在打工反而须要老人哺育自己的下一代。调查发觉,这些子女中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仅有初中学历的占60。而那些子女学历较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员 情况 调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