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教育之梦》读后感.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新教育之梦》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新教育之梦》读后感.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新教育之梦读后感 新教化之梦读后感1 德育尤其须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对学生偶然的错误和闪失,不要过分求全责怪,即使是老师,间或也会有背离道德的言行。在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过程中,尤其须要老师的激励和表扬。激励和表扬的力气远远大于指责和处分的力气,学生在接受老师表扬和赞许中,他会自觉地把自己的优点无限放大发珲,对自己表现出剧烈的自信,极力使自己成为优秀,一些不良的品德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退。但在现实教化活动中,很多德育老师经常扮演的角色却是“警察”,他们最常用的“武器”就是指责,班会常常开成“批斗会”,批斗某一个同学的不良行为,批斗某一种倾向,把学生的缺点无限放大,而很少去发觉和挖
2、掘学生身卜的闪光点,推动学生内心中那种主动向上的内在力气。那些常常受到老师指责和处分的学生,很可能只看到自己的缺点,找不到自己的优点,并会产生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放弃本身一些固有的良好品质,始终处于一种消极的防备状态。美国的教化心理学家盖杰和伯令纳在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对于老师来说,表扬是最易运用和最自然的、有效的形成动机的方法。”他们还说:“有时,老师遗忘了他们对于学生的评论是多么重要。我们看到一些老师从不对学生说一句好话,这种行为是不行宽恕的,这对那些只会充当警察角色的老师不是最好的忠告吗。 节选朱永新 新教化之梦之志向的德育片段 朱永新老师的鼎鼎大名很早前就听说过,甚至也曾在自
3、己的论文里引用过他的理论名言,但真正相识其人,是从读新教化之梦起先。书目中读他教化的志向,他志向的教化,只言片语却已直抵心底,让人不读不快。今日读到他志向的德育篇章中的上面一段话,“德育尤其须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老师遗忘了他们对于学生的评论是多么重要。”对比自己乃至身边的大多数人,汗颜许多时候,我们的确在充当那个面容凶恶的“警官”角色,一天到晚挥动着“指责”这把斧头一点点的打磨着我们的学生,虎视眈眈盯着学生,不允许他们犯一丝一毫的错误,甚至许多时候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还美其名曰“严师出高徒”。于是乎,优秀的学生颇得老师同学的赏识,赞誉之词不绝于耳。而调皮或学习吃力的学生,缺点却被有
4、意无意中放大,假如他们没有明显进步,我们更多的时候看到的也就只剩他们的“不行爱之处”,并始终伴随他们至小学毕业。始终以来,我以为自己是个很有爱心的老师,对于一些所谓的后进生,最初的关注和爱心是有,但缺乏持之以恒的耐性,好像也常找各种劳碌的理由为自己开脱,但扪心自问,内心深处其实对他们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我仅仅能做到的是不卑视他们,尽可能多给他们机会而已。前不久的老师节,上届的一个学生来看我,他曾经是我们班倒数一二的学生,在班里一向缄默寡言,却始终没有间断给我短信的问候。升入初中第一天就被老师任命为班长,说是因为个子高。再见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很健谈,也很自信开朗,和我聊了好多初中的见闻,临走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育之梦 2022 教育 读后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