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著名景点导游词范文5篇.docx
《2022年四川著名景点导游词范文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四川著名景点导游词范文5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四川著名景点导游词范文5篇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巡游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沟通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学问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探讨的文体之一。下面是我搜集的四川闻名景点导游词范文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四川闻名景点导游词 四川天府之国,人们总是将两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自古,巴山蜀水、人杰地灵、风景秀丽。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数不胜数。那么这一次呢?将带大家去领会一下一次别样的旅行。我们将由成都动身前往峨眉山,途中巡游乐山。距离呢?大约在160公里左右,行车时间要用三个小时。 那为什么要反此次旅行称为别样的旅行呢?因为,此次巡游路途可以把它说成是一次佛教文化之旅,大家可以体验一种
2、佛教文化始终贯穿于整个行程当中。乐山!有号称世界第一大佛之称的乐山大佛,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体验一下它的辉宏气概,并且可以让大家置身其间,临时抱一抱佛脚。峨眉山!称峨眉天下秀、仙山福地,又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在中国,甚至国外,佛教徒或信教民众中影响极为深远。而且,在由成都动身至双流、新津、彭山、眉山、夹江。在夹并分道,一边前往乐山大佛,一边前往峨眉山。 一路之上,大家可听可看的东西真的是太多啦!并能领会到川西南地区所特有的田园和竹笼风光。四川自古天府之国农业发达,水旱从人,不知饥瑾。而且,从成都不能超过乐山、峨眉的途中大家还可以看到川西坝子特别有特点的一种民居方式被称做竹笼式的建筑。在沃
3、野千里的田野上,星星点点的房屋总是座落于葱绿的竹林当中,形成一种独特的景观。 好了!该言归正传介绍一下峨眉和乐山啦!先讲一讲乐山。乐山!古称嘉州。古语有云:蜀之山水在嘉州,州之胜曰凌云。这里山灵水秀,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会合于凌云山下,龟城山、凌云山、乌尤山、马鞍山临江屏列,风光雄秀西南。 凌云册位于乐山城岷江东岸,卓然秀拔,唐朝时在这里倚山开凿的佛像是当今世界上的第一大佛。大佛依山而建,威镇三江,面对峨眉,历经丢掉风雨,依旧完好无缺,不得不让我们吧为观止!那大家认为这个世界第一大佛是雕凿的我们众多佛像中的那一位呢?它是一尊弥勒坐佛像。 在1989年,一位来自广东顺德的老先生在游历乐山大佛时,
4、拍摄了一组照片,无意中发觉乌山、龟城山、凌云山联接在一起时就似乎是一尊佛像仰卧。乌尤山、形如其头,且五观、口、鼻、眼可以清楚可见。凌云山状如其身,龟城山状如其脚,游客观后,无不谓之其神似。还将其同三峡神女、云南石林的阿诗玛石像相比较。一时之间引来多数的游客纷纷前来一睹睡佛的尊容。 据史料记载,秦孝文王时,蜀郡守李冰凿离堆,以避沫水之害。而这离堆呢?就是今日的乌尤山,为睡佛的头顶。但无匚不成书的是,乐山碱化是人工与大自然在无意中的一种巧合吧!也可能不情愿如此,乐山碱化开凿的位置端坐于睡佛的心脏部位,是无意这中的一种匚合,还是古人在开凿时的一种刻意支配。现在我们已无从得知。 乐山大佛是当今上最大的
5、古代摩崖造象。依凌云山而建,有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之称。大佛始建于唐开元初年完工于唐贞观十九年,历时九十年的时间。大佛造型伟岸高大,通高71.2米,头上发髻1021个,而且大佛各部位比例适度,巨细和谐,而这一切的却完成于1000多年以前。我们的古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使我们不得不为之佩服称之为奇迹。 开凿乐山大佛的发起人是当时的海通法师。对于这位高僧的生平,已无法考证了。只知道他是贵州人,结束于凌云山。他见三次水汇聚山下,惊涛拍岸,过往船只时有船毁人亡之情。于是发宏誓,开凿佛像,欲仰仗无边法。易暴浪为安流。于是海通历尽艰辛,到江淮两湖一带募化钱财,动工凿佛。后人为纪念海通法师,就在巨佛左面
6、约30米处将一座崖墓改造成海师洞。 海通修大佛的业绩载于唐韦皋嘉州凌云大佛像记中,大佛修建完工,为当时的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韦皋,叙述了海通开凿大佛的缘由,及章仇兼琼继修,韦皋以俸钱五十万佐其费得以峻工的经过据史料记载,大佛建成以后,曾有一覆盖大佛全身的楼阁,名大佛阁,宁时称天宁阁,后毁于兵灾。 大佛历边为九曲栈道,左边为凌云栈道。瞻仰大佛,可沿九曲栈道而下,九曲栈道为唐时修建大佛开凿,共173阶。大佛脚下右侧有一洞,题为天洞。入天洞上凌云栈道。凌云栈道开凿于1983年全长500米是一条独具特色的路途,栈道出口,即名楼。壁津楼。 参观完乐山大佛后呢,各位游客可以通过峨乐高速马路直达峨眉山。天下名山
7、僧占多,自古既是如此更何况峨眉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蜀国多仙山,峨眉藐难匹。大诗人李白赞美峨眉山的诗句至今仍淬于民间。但峨眉册的百里秀色,那短短几句诗又怎能道其万一呢?欲识庐山真面目髯到峨眉走一遭。 峨眉山海拔高度为3099米。与莽莽昆仑一脉相连。在平均海拔只有500米左右的四川盆地川西地区突然拔地而起,真可称得上是雄秀西南。水经注里记载:从成都远望大峨、二峨两山相对矗立,瘦长俊美,好象美女的两道弯弯的蛾眉。峨眉山由此而得名。 峨眉山远非一个秀字就可以将其全部的景色全部包含其中,是集雄、秀、奇、险、幽为一体的特色,故唐朝诗人李白将其尊称为仙山。云海、日出、佛光、圣灯四大胜景更是让峨眉远近著名,
8、为海内外游客所憧憬。 县以山为名。在隋开皇十三年置县时,称峨眉山所在地为峨眉县,由此可见当时的峨眉山已是相当出名气的咯!到了明代,峨眉山又被人誉为震旦第一山。 有人把峨眉山称为仙家之地,在秦汉时期就有人在此驻足,并有方士在山上隐居,开坛设炉,结庐山终了。到了汉末三国之际,道教起先在峨眉山传教。而西来的佛教则是在两晋时起先在峨眉山上修建寺庙,佛道之争在峨眉山上也很激烈。唐宋时期,三教并存。可是到了明代,道教起先衰落,到了清初,一些道观更改为寺,从今神仙无踪无影,遍山菩萨金相。佛孝称峨眉山为大光明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到清代为止全山先后所建大小寺庙170余座。 峨眉山全山较为有特点的寺庙比如起点寺庙
9、报国寺,唯一的尼姑寺院,伏虎寺,金顶华藏寺,半山腰外的万年寺等都是峨眉山特别有特点的寺庙。 那么峨眉除了以它独有的佛教文化吸引着大家它还有其它的景观也是值和人们去游玩欣赏的。比如说:报国寺门前的凤凰堡上安放的圣积晚钟是明嘉靖四十三年所铸。重12.5吨,高2.3米,口径2米,仅次于中国最大的现存于北京大钏寺的大铜钟,有巴蜀钟王之称,钟上还刻有部份佛经阿含经以及历代统治者与峨眉山佛教的渊源泉关系,此钟表里共刻有61600余字,由于它铸造于圣积寺,晚上才敲,故名圣积晚钟。据说它第敲击一次,声音可持续1分50秒左右,可传音40里。 在峨眉山最好玩又最受欢迎的动物是峨山猴。峨山猴称灵猴又叫猕猴。当地人叫
10、它山儿,朝山的居士又把它叫做猴居士。可是,这猴子也和人一样咯!脾气有好有坏。它们有时向游人索要食物,但决不强抢估吃。它们常爱 游戏。但也有占山为王者,夹道抢劫,无所不为,实在让你哭笑不得。 当你游历完峨眉山的佛教寺院,从冥冥梵音中走出。从辉宏的殿堂当中走出来的时候,肯定会为这四大佛教名山这一的峨眉山而感叹不以。再回首,遥望雄伟飘渺的山峰,你不尽回想到她秀丽的景色,壮阔的气概,深邃的佛教内含,玩味她幽深的意境。使人一时忆起明代诗人解缙的两句诗两川风景世间少,令人长忆峨眉山。让更多的挚友到峨眉山来游玩,将她的美景尽收眼底。将她的美景长记心中,留下一切最美的回忆。 四川闻名景点导游词 各位女士、先生
11、,您们好!欢迎大家巡游蜀南竹海。信任各位在这广袤而又充溢诗情画意的绿色海洋里,肯定会被她那幽深、清丽、秀雅的大自然之美所吸引,留下难忘的深刻印象。现在,我们就乘车启程,请允许我先介绍一下蜀南竹海的简况。 蜀南竹海位于宜宾市管辖的长宁、江安两县相连的连天山余脉,距宜宾市区60公里,是一个以竹景为主要特色,兼有文物古迹的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竹林密布,碧浪接天,1986年列为四川省重点风景名胜区,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又被国家旅游局评比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近10年来,蜀南竹海的开发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国家和省
12、上重点推出的旅游线路之一,并列为四川省4个优先开发的旅游景区之一。 蜀南竹海又名万岭箐。万岭形容山乡之广袤,箐就是巨大的竹林。相传北宋大诗人黄庭坚被贬官到戎州时,来此寻幽访古,面对翠秀无边的竹海,连声赞美:壮哉,竹波万里,峨眉姊妹耳!乡人敬酒请题辞,黄推开酒碗说:秀色使吾醉矣,就用竹扫帚作笔在百壁上大书万岭箐三个巨字。而今字迹虽已风化,万岭箐之名却洞用至今。 竹海怎样形成呢?说法许多,有说太古时候女娲炼五色百补天,将剩下的红石堆放于此,成了万山红岭。后来,仙女瑶箐因犯天条被玉帝贬下凡间,来到这里,见一片赤土实在惋惜,就营造了万顷竹海。又一种传闻是:诸葛亮南征班师回朝经过这里,当时万山袒露,赤日
13、流火,山道生烟,熔了蜀军的马蹄,20万战马倒毙,战士们狼狈退走,弃于山壑的马鞭意长成了成片竹林。如今,竹海内溪河中许多马蹄形的水幽,就因河沟正是当年的石路,是马走过留下的痕迹。这些传闻,不过是人们臆造的神话,反映了人们对竹海美得奇妙超凡的一种赞誉。 其实,竹海的来历,应当是由于这里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气候条件太好。大家知道吗?这里虽然山峦起伏,海拔只有4001180米,全年平均气温摄氏15.5度,无霜期345天,常年降雨量有1250毫米,空气湿度常正85%左右,肥沃的土壤,暖湿的气候,非常适合竹的生长。再加上历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培植和马虎呵护,才造就和保留下今日这浩淼万顷的竹的海洋。所以应当说蜀南竹
14、海既是大自然的赐予,也是竹乡人民世代劳动的成果。一句话:竹海是天人结合的产物。 竹海风光,四季不同,晴晦各异。春天,新笋齐发,花开鸟鸣,到处朝气一片;盛夏,新竹添翠,林风送爽,满目凉爽世界;金秋,修篁如黛,红叶逞娇;隆冬,峰峦铺银,翡翠披纱。晴天,万顷竹浪筛金溢彩,令人心神如醉;雾中,竹海笼烟,景物迷离,如人梦幻仙境。总之,无论何时,只要您绽开想象的翅膀,你就会在这景象万千的竹海中领会到无穷的妙趣。 现在,我们从宜宾驱车过金沙江大桥,出陈塘关,经长宁县城,就到了澄澈的清江。秀丽的清江为竹海的外围景区,象一条玉带,连系着长宁、江安、兴文、珙县的一座座城镇山村。澄澈的江水,夹岸的竹林,富绕的田野,
15、点缀些村舍人家,你们假如乘船或竹排而下,真的会有人在画中游的感受。 现在我们已到达蜀南竹海的西大门,大门外石刻的竹海 两个大字是张爱萍将军的手笔。西大门是一座用楠竹建立的碑坊,奇妙的设计,突显出这里是竹的天下。过牌坊行一公里,豁然开朗,小桥到了。 小桥是长宁万岭镇政府和竹海管理的所在地,也是蜀南竹海西景区的食宿消遣和购物中心。镇上有中西结合、古典幽雅的二星级酒店、竹海宾馆,现代建筑的蜀南宾馆,以及小巧、新颖的农家小楼。 请随我进入景区! 博物馆墨溪河忘忧谷 从小桥河上行,过了龙潭,一条用整石铺成的石板桥,桥长 5米,宽1米,石板厚0.75米。这么沉重的大石板如何运来了可见竹乡人民对力学早有探讨
16、,此桥原是两块大石板,现已断了一块在沟里。传闻是清军被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领军击败,追逃至此,想断桥阻挡追兵,石板太厚打不断,就用桐油硫磺来烧,右边一块石板刚炸裂,太平军已经追来,清军望风而逃,石达开的队伍扑灭火焰,救下半边石桥,又用小条石补好断桥,竹农感谢,称它为翼王桥。 翼王桥旁,是1986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长宁竹海博物馆,以陈设展出竹类资源、竹文化发展,以及竹类工艺品为主,现已征集实物资料800多件,内容丰富,很长见识,请大家进去参观。 过桥左走,一条溪流乌黑如墨,就是墨溪河。传闻这溪水泛黑的缘由,是当年黄庭坚题罢万岭箐三字大笔一甩,落入溪中,染黑了一溪山水,染黑两岸兰花,连溪中的动物
17、也染黑了。其实,捧起溪水,清亮透亮,那来黑色?原来是因为溪流的百河床长满深绿的青苔,在两岸竹林密拥、天光暗淡的相映下,造成这眼前奇景。溪上几座竹桥、石板桥朴实无华,把墨溪装饰得更幽深了。上一里处是九叠泉,每叠一米左右,从山顶叠泻而下,半掩于竹林中,很有韵味,由于水小岩高,撒落成一片烟雨,覆盖在山壁之上,又因壁石像一个龙头,人们称这一景叫烟雨龙宫。峭壁右边有一山洞叫猴子洞,原来水帘挂在洞口,也算一景,曾有诗人咏它 洞门开凿自何年?深谷高陵江变迁。唯有水帘流不去,至今常挂翠岩边。惋惜而今也常挂了。 在墨溪大门右侧有竹海索道,全长2700余米,乘索道缆车而上,可达竹海中心景区的观海楼、翡翠长廊等景点
18、。从索道上看竹海,眼界更宽,景观更壮,另有一番情趣。 过翼王桥向右,穿慈竹林,走绵竹溪,前面竹大林密,光线隐暗,林风拂来,凉意浸人,溪中乱石杂陈,有的长满青苔,有的披着汀兰,有的却长出小树,间或会望见在溪面上跳动的水鸟,使人顿生远离红尘的安静感觉,这就是忘忧谷。说起忘忧谷,还有一段美的故事呢?相传当年竹海外面居住着曾姓和杜姓的大家族,两家因山林地界之争而世代为仇。后来曾家有一子叫曾男,而杜家有一女小名杜鹃。曾男自幼聪慧能千,杜鹃心灵手巧,他俩深深爱恋着世代相仇的对方,这就遭到双方家族的反对,软禁严守,棍棒相逼,但二人矢志不移,毫不屈服。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支白额猛虎咆哮着冲进曾家大院,吓退
19、家丁,抓破牢门,驮起曾男越墙而去。也在同一夜晚,杜家也发觉软禁在秀楼上的杜鹃突然失踪。据说是两人的苦恋,感动了瑶箐仙子,派使者把他们接到竹海里来了。多年以后,人们发觉这条谷中长出一种高大伟岸的常青大树,与之相依的是一种开着一簇簇粉红花的清艳娇柔的灌木,人们都说那就是他二人的化身。于是就叫大树为桢楠,称这种花树杜鹃。这谷中还常有翠色鸟儿唱着歌儿赞美这一对永世相伴的情侣,细致听来仿佛是叫忘忧忘忧,有情人终成眷属。按这个故事的说法,这忘忧谷的得名原来是鸟儿叫出来的。 天生桥是忘忧谷的主要景点,它是水力的杰作,溪水从巨石中猛挤出来,飞冲直下,冲出一个自然拱洞,正像一座小桥。请看桥旁这个高4米,宽5米,
20、长6米的巨石,刀斩斧劈般切开一道约60公分宽的石缝,周身挂满藤萝,却从石缝中冲出一排玉柱似的楠竹,好象是竹子凿开石崖,刺向天空,故名石破天惊。啊,是什么雷声贯耳!请抬头看,原来此地三面高峰耸峙,迎面一条高大瀑布从云雾中坠落,就地溅起一片蒙蒙水雾,直奔谷口而去。瀑布里那个凹进的岩腔被水帘掩荫,显得有些神奇,人飞帘琼宫。观云亭翡翠长廊观海楼 沿小桥马路上行三公里,观云亭高耸于山丘之上。这里原名轿子石,传闻清同治元年,翼王石达开在山下的官兴大败清兵,清兵主将唐友耕重伤无法骑马,坐轿到此,听说追兵来了,吓得丢下轿子跑了。路中的大石就是当年的轿子。观云亭临岩而立,远山隐隐,凉风习习,山下块块梯田,秋后像
21、重重排列的明镜,入夏似层层叠放的绿毯,一派安静的山乡秀色。若遇阴天,又是另一番景象,但见满壑云雾滚滚,远山近景变得若有若无,自身也好像化于云雾之中了。 从观云亭前行,地势渐渐平缓,竹林更显得苍郁和幽深,这里两旁绿竹齐向路中拥来,遮天蔽日,人们穿行于林中红砂路上,就象走进碧红相间的玉石隧道一般,但觉林风阵阵,竹涛萧萧,身心一片凉爽,此处就是闻名的翡翠长廊了。今日正好天晴,请看这一道道的阳光,透过枝间叶缝,筛下点点金色光斑,这时的长廊色泽多而明快,简直变成了一条漂亮的画廊了,大家慢步走着,肯定会对心旷神怡四个字有更深的体会。 出长廊到了观海楼。此楼本为林业部门撩望林区火警之用,游人也可上去登高望远
22、,体会一下碧波万顷的竹海气概。仙寓洞天宝寨 穿过长廊,走出林带,眼前天光大现,原来已面临绝壁。我们站在普渡众生的观音神像前,脚下是万丈深谷,奇险惊心!身旁有飞瀑从山崖直落谷底,这就是十三叠泉。深谷那面的一片山岩叫挂榜岩,传闻是仙寓洞成仙的邵道人招收道徒时,将录用名单题在石壁上,因此得召。大家从台阶下来,沿石道穿过水帘就到仙寓洞了。这股水帘高约5米,宽约3米,不同季节水势有所改变,因为在阳光照耀下常显出几种色调,被称为紫云佛光。石壁上那一条20公分宽的链条图案,自然造就,色泽斑驳,人们说它是仙女留在这里的一条项链。 仙寓洞实际并不算洞,而是一条长约500米的半边山洞,背靠绝壁,前临深谷,我们四川
23、叫做洼岩腔。这里从前飞阁流丹,香火兴盛。洞中分为卧佛殿、大佛殿、二佛殿、玉皇殿、天公地母殿、灵官殿,还有明朝王德年间重修殿堂的碑文。现在殿阁都己不在,只残留下几壁明代的摩崖造像,也不同程度的风化了。请看这一壁灵官造像,高1米左右,脚踏风火轮,手举打神鞭,瞪圆双目,张开大口,威严凛凛,刻工粗犷有力。还有一块完好的明刻九龙碑,在高50公分,宽30公分的石块上刻出九条石龙,昂首翘尾,栩栩如生。石洞顶板上题刻文字许多,惋惜苏东坡所题已不存在。记得他题的是一付对联:天际出悬岩,石窍玲珑,问混浊何年凿破;云中寻古洞,篆烟缥缈,看神仙海外飞来。请各位品尝一下,苏老先生见境生情的这一问一看,不正好给仙寓洞增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四川 著名景点 导游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