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关于《桃花源记》翻译和解读的几个问题.docx
《2022年关于《桃花源记》翻译和解读的几个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关于《桃花源记》翻译和解读的几个问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关于桃花源记翻译和解读的几个问题 袁慧 摘 要: 从语境和叙述视角来看,桃花源记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衣着”当作名词解,“外人”是指对渔人而言的另一个世界的人。“叹惋”的不只是桃源中人,还有渔人,正是新奇、说奇与探奇之心使他泄露了机密。渔人报官及众人再寻不得的情节是陶渊明刻意为之,体现他对志向世界的建构与坚守,以及志怪小说的文体特征。 关键词: 桃花源记 “衣着” “外人” “皆叹惋” 再寻桃源 一、“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翻译 桃花源记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翻譯问题争辩已久,主要集中在“外人”上,“衣着”(一作“衣著”)也有不同的译法。有些学者认为“衣着”当
2、视为动词,例如孙玉文从语言的历时角度梳理语词沿用与流变,得出“整个六朝时代,衣著连用的例子还很少”“唐五代时期,衣著连用的例子多起来了,但好像也只是作动词用,还没有发展出名词用法”的论断。同时他举出古诗文的例子加以佐证,其中有梁徐君蒨初春携内人行戏诗“梳饰多今世,衣著一时新”句,并认为该诗中的“衣著”应当是动词作主语,所以桃花源记中的“衣着”当作动词解1。“梳饰多今世,衣著一时新”里的“衣著”和“梳饰”相对,指人的穿着和梳妆装扮,应当释为名词义,倘如说明为动词,那么是指人的“梳饰”和“衣著”的动作“多今世”“一时新”吗?说明不通。另外,“衣著连用的例子还很少”“好像也只是作动词用”,仅从表述上
3、就能看出这只是作者不完全确定的揣测而已,不具备肯定的劝服力。同样的,倘如将“衣着”当作动词,例如谭定德在“衣着”新解桃花源记“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争辩述评一文中那样,将“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翻译为“桃花源里的男男女女也同外面的人一样要穿衣着装”,看似解决了桃花源记中“悉如外人”和服扮演变的史实及桃花源诗中“衣裳无新制”的冲突,实则违反了常理,莫非对渔人而言,这个环境生疏又奇妙到连人们穿着衣服也值得关注,甚至惊异的吗?反言之,似乎他们其实本应不着衣才正常。因此,“衣着”当作名词说明,指桃源中人的服装。 正是因为“悉如外人”翻译上的犯难,所以才会产生一些貌若新见,实则曲解的论断。再如有人从“如”字
4、上着力,于翠琴认为,“如”应当释为“及,比得上”,作者的写作用意是“将桃花源生活水平与民不聊生的世人生活水平作一个比较,悉在其上而不在其下”,“桃花源里的劳动人民即便是淳朴、崇尚节俭而不追求华丽,至少也是有衣着,与当时社会的劳动人民的衣不蔽体作比较,不会没有什么两样。不然的话,岂不是太不协调”。“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应当翻译为“男男女女的穿戴完全比得上桃花源以外的世人”2。既然桃花源外的人民都衣不蔽体了,生活和乐安定有穿有戴的桃花源内人怎么又会和他们“协调”呢?前后话语本身就是冲突的。 与其从别处入手,牵强作解,不如在“外人”上下功夫。“外人”字面说明就是外面的人,很简单理解成桃花源以外的人。
5、罗献中认为“悉如外人”是陶渊明为了达成示意主子公来历、暗寓与外界对比和增加故事真实感的目的,“知其不行而为之”,有意留存的情节上的漏洞3。这样的看法是没有准确依据的一己之见,既然是漏洞,又何来“增加故事的真实感”?“外人”说明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是不合理的,且不论和服扮演变的历史事实相龃龉(有人认为桃花源记是小说,离不开虚构,无须与史实一样),同桃花源诗“衣裳无新制”也相违反。 那么应当如何说明这里的“外人”呢?陈永中认为当解为“秦以前的人(古人)”4。这是渔人眼中的“外人”,他肯定了解五六百年前秦朝的服饰状况吗?作为一个一般劳动者,更在读书识字的文化教化尚未普及的古代,这不是对渔人的苛求吗?另
6、外,假如渔人能辨识出源中人穿着的是秦时服装,那么为什么不干脆说“悉如秦人”呢?再者,假如渔人现在就知道他们着秦时衣服,下面还须要村中人先交代自己的身份吗?或许应当由渔人首先询问才更合理。曾坤、蒋娥认为“外人”可以理解为外国人(相较于本诸侯国而言),或者是方外之人、尘外之人5。持有类似看法的还有不少,黄炜、曾文靖将“外人”说明为“渔人生活环境之外的人”6,也就是对渔人而言的另外一个世界的人。这样的说明是比较恰当的,我们不妨从叙述视角的角度重新梳理故事情节。桃花源记整体上采纳全知视角,从“缘溪行”起,故事采纳限知视角叙述,渔人“忽逢桃花林”后一路惊异,正是这份惊异中的新奇心驱使他接着前行一探原委,
7、直到发觉桃花源内的村落。假如说渔人是抱着求异的眼光一路走来看来的话,洞中的天地更让他惊诧不已,这里的村落环境和生活场景绝异于洞外,“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正是夹杂在村落环境和老少齐乐描述语句中间的一句,前后都讲的是渔人第一印象中的桃花源,源中的整齐、优雅、融洽让他惊异,那么不应当在求异中来一句求同的话。从渔人的眼光来看,这里人的着装就像是另外一个世界中的人,见所未见。再看整句话,“其中”是引领“往来种作”和“男女衣着”的,但是这两句并不是并列关系,“男女”就是“往来种作”的这些人。自春秋战国时期发展形成的铁犁牛耕的生产方式在以后的漫长时代相对稳定,即便有改变也不会天翻地覆,而服装差
8、异则甚为明显,相关论述许多,不做重复。张世正指出:“往来种作是男女衣著的定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中心是衣著。悉如外人的悉并不是指种作和衣著,而是指男男女女的衣著,即穿着装扮。”7这样的看法很有见地,作者明显把“往来”当作“种作”的修饰成分,不与“种作”一并提及。这样理解当然可以,其实也可以将二者当成是并列关系,因为往来的人未必都是种作的人。 综上,“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应当翻译为“这里面来来往往耕耕种种的男男女女,衣服着装都像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人”。 二、一样的“叹惋”,不一样的心境 一般理解,“皆叹惋”的主语是源中人。“叹惋”当为同义连用,桃花源中人本就是躲避战乱才蛰居于此数百年,
9、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说的是秦末至今的朝代更迭、世事改变,惋惜是为有价值的事物残败或损灭感到惋惜,源中人原来就不对外界抱有幻想,又何来惋惜?他们自是感叹于人世的变化无常,正因如此更坚决了隐居于此的决心,临别时才说“不足为外人道也”,情愿始终“与外人间隔”下去。因此,将“惋”说明为惋惜并不合适。 倘使将源中村人与渔人相见后交谈的经过关联着重读,我们不难发觉“皆叹惋”的还有渔人。“见渔人,乃大惊”往后,故事又转为全知视角叙述,村人自我介绍后“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表面上主语也是村人,实质上反映了渔人的内心感受,他惊讶于村人对外界的一窍不通,所以可以认为这个句子的潜在主语是渔人,不
10、妨补充译为“渔人发觉他们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接着“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此人”是渔人。可见这几个句子主语是交替的。古代言语表达简练,常有省略,留下不少悬想空间和理解分歧。某个句子的原句若没有明列出主语,那么它的主语可以依语境推断补充,试想:渔人详细讲解并描述外界状况,村人听着,这是怎样的场面?村人惊羡于外界的巨变难免不表露在神态之中,渔人怎能不惊异于村人与外界如此般地隔绝呢?这并不是对“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中传达的渔人心情的重复,反而是进一步强化,更体现桃花源“遂与外人间隔”之久之深。 当然,对渔人而言,他是否也感叹于世道多变,钦羡桃花源中生活的安静华蜜,而对桃花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桃花源记 2022 年关 翻译 解读 几个问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