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阅读《三国演义》中“马谡拒谏失街亭”片段(附答案).docx
《2022年阅读《三国演义》中“马谡拒谏失街亭”片段(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阅读《三国演义》中“马谡拒谏失街亭”片段(附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阅读三国演义中“马谡拒谏失街亭”片段(附答案) 篇一:2022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6 2022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文字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流利、美观。 心若变更,你的看法跟着变更;看法变更,你的习惯跟着变更;习惯变更,你的性格跟着变更;性格变更,你的人生跟着变更。 A匀整 骊歌踉跄 疱代 B闷热 惩处 亘古 气息奄奄 C混为一谈 哂笑 藩篱 酷肖 D贮蓄 庇荫 剽悍 哂笑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藉贯 骄奢臆测不屑置辩 B骸骨 诓骗 侏儒 无精打采 C分岐 消蚀 筵席 顾名思义 D云宵 淳朴 迁徙 契而不舍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
2、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建设文明校内,首先要_文明校内的量化指标,再按指标对校内进行考评。 2022年是红军长征成功80周年,多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_、不屈不挠,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宏大成功。 培育公民的法制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_从学生时代就进行法制教化_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刚步入生意场的他,凭借敏捷的头脑,_,轻松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A确定 前仆后继 只有/才 左右逢源 B确定 前仆后继 只有/才 绝处逢生 C确定 前赴后继 只要/就 左右逢源 D确定 前赴后继 只要/就 绝处逢生 5下列对病句推断和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段时间以来,“全国最美基层公安民警”胡敏同志
3、的先进事迹传遍大街小巷,鄂州市掀起了一股学先进、争先进的广泛热潮。 B鄂州民间工艺美术馆于2022年6月6日开馆,不仅它为民间工艺产业发展搭建了平台,而且也是传承和爱护民间文化的重要阵地。 C网络之所以让那么多的网友着迷的重要缘由,是因为他们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D望着白云缭绕的巍巍香炉峰和飞流直下、势不行挡的庐山瀑布,无不使巡游者感觉到大自然的雄奇壮丽和神功伟力。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抗日斗争的成功,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了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序篇,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从今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 B近段时间,为国捐躯的烈士:黄继光、邱少云
4、等英雄人物遭到无端调侃和曲解,这是个别人罔顾史实、臆想斗争的结果,是对历史的歪曲。 C对于2022年元旦发生的上海外滩踩踏事务,我们不仅要反思平安事务发生时当事者应当怎么做,还应反思平安危机发生前管理者做了什么? D“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把葫芦形容得晶莹可人。 7下列作家、作品、体裁等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张潮清代核舟记说明文 B莎士比亚英国威尼斯商人讽刺性喜剧 C鲁迅现代作家社戏小说 D司马迁西汉史记纪传体通史 8名著阅读。 三国演义 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曰:“吾与汝二万五千精兵,再拨一员上将,相助你去。”即唤王平分付曰:“吾素知汝平生谨慎,故特以此重任相托。
5、汝可当心谨守此地: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迫不能偷过。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态图原来我看。凡事协商停当而行,不行轻易。如所守无危,则是取长安第一功也。戒之!戒之!”二人拜辞引兵而去。寻思,恐二人有失,又唤高翔曰:“街亭东北上有一城,名列柳城,乃山僻小路,此可以屯兵紥寨。与汝一万兵,去此城屯紥。但街亭危,可引兵救之。”高翔引兵而去。又思:高翔非张郃对手,必得一员大将,屯兵于街亭之右,方可防之,遂唤魏延引本部兵去街亭之后屯紥。 上面选段是三国演义中_布置防守街亭的情节。但由于马谡的傲慢轻敌失守街亭,迫使采纳_计智退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 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文中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 9春天
6、来了,到处是一片朝气盎然的景象,请依按例句,用“你看,这里的古诗”格式造一个句子。 例:你看,这里的水多清啊,水底的砂石粒粒可见,荡舟湖上,心旷神怡,真有“人在画中游”的感受。 春天来了,到处是一片朝气盎然的景象,你看,这里的_。 10下列句子排序精确的一项是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协作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巡游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国的中心,其他景物协作着布臵。 A B C D 11.古诗词名句默写
7、。 角声满天秋色里,_。 _,铜雀春深锁二乔。 了却君王天下事,_。 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_,江春入旧年。 _,随风直到夜郎西。 征蓬出汉塞,_。 浊酒一杯家万里,_。 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13题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2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哪里? 13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译文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 小虫在窃窃私语, 山村的四周行人绝迹。 我独自来到前门远眺田野, 只见皎洁的月光 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 满地的荞麦花 简直就像一片刺眼
8、的白雪。 赏析 这首诗没有惊人之笔,也不用艳词丽句,只以白描手法画出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信手拈来,娓娓道出,却清爽恬淡,诗意很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绝迹,万籁无声,两句诗显明勾画出村夜的特征。这里虽是纯然写景,却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萧萧凄凉的景物透露出诗人孤独孤独的感情。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比干脆抒情更富有韵味。 “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既是诗中的过渡,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又是两联之间的转折,收束了对村夜萧疏暗淡气氛的描绘,绽开了另外一幅使读者耳目一新的画面: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
9、,远远望去,绚丽刺眼,犹如一片晶莹的白雪。 “月明荞麦花如雪”,这是非常动人的景色,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诗人短暂忘却了他的孤寂,不由自主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美。这秀丽壮丽的景象与前面两句的描写形成剧烈显明的对比。诗人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换写出人物感情改变,写来敏捷自如,不着痕迹;而且写得朴实无华,浑然天成,读来亲切动人,余味无穷。唐宋诗醇赞扬它“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七绝中之近古者”。 对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的理解:因前后描写的景物不同,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孤独而兴奋自喜的感情改变。诗人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乡村夜景,于清爽恬淡中蕴含了浓浓的诗意。诗中描写村夜,既有萧瑟
10、凄凉,也有秀丽壮丽,对比中构成乡村夜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猎犬毙鹰 艾子有从禽之癖。畜一猎犬,甚能搏兔。艾子每出,必牵犬以自随。凡获兔,必出其 心肝以与之,食莫不饫足。故凡获一兔,犬必摇尾以视艾子,自喜而待其饲也。 一日出猎,偶兔少而犬饥已甚。望草中二兔跃出,鹰翔而击之。兔狡,翻覆之际而犬 已至,乃误中其鹰,毙焉,而兔已走矣。艾子匆剧将死鹰在手,叹恨之次,犬亦如前摇尾 而自喜,顾艾子以待食。 从禽之癖:打猎的癖好。饫:饱,足。偶:遇,值。匆剧:连忙。之次:之中。 翻译 艾子有打猎的癖好。养了一条猎犬,很能抓兔子。姿子每次出猎,必定牵狗跟着他。凡是猎得了兔子,必定剖出兔子的心
11、肝给它,它的食物没有不足够的。所以凡是抓到一只兔子,那狗必定摇着尾巴看着艾子,自觉得意而等待它的食物。 一天出猎,碰上(那天)兔子少而狗已经很饿了。望见草丛中两只兔子跃出,鹰飞过来攻击兔子。兔子狡猾,闪躲翻滚之时狗也已经赶到,(狗)失误咬中他的了鹰,鹰死了;兔子已经脱逃了。艾子慌张拿了死去的鹰在手里(看),(正处在)叹息和愤恨之中,(那)狗还象以前一样地摇着尾巴自觉得意,看着艾子等待食物。艾子看着它骂道:“这蠢狗还自以为我说它对哩。” 注释 饫(y):饱食。 偶:遇,值。 将:拿。 次:中。 神:蠢。 裏:里,象声词,哩。 犬与鹰,都是艾子狩猎的工具。猎犬毙鹰,是艾子叹息和愤恨,本在情理之中。
12、猎犬“误中其鹰”,当然是猎犬的错,莫非主子就没有责任吗?猎犬“如前摇尾而自喜,顾艾子以待食”一句中“如前摇尾”,活画出猎犬痴情于主子赏赐的动物本性,真让人哭笑不得。 从禽之癖:打猎的癖好。 从:追逐。 搏:捕获。 出:掏出。 饫:饱食。 偶:遇,值。 匆剧:连忙。 将:拿,托。 次:中间。 走:逃脱。 足:足够。 食:食物。 神:蠢。 裏:里,象声词,哩 是:对。 14说明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畜一猎犬 _ 食莫不饫足 _ 自喜而待其饲也 _ 顾艾子以待食 _ 15下列句中“而”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温故而知新 B鹰翔而击之 C而兔已走矣 D翻覆之际而犬已至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3、凡获兔,必出其心肝以与之,食莫不饫足。 犬亦如前摇尾而自喜,顾艾子以待食。 17这则寓言故事告知我们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传统阅读 传统读书是胜利的。童年之时饱学于身者,数不胜数。从近、现代之交的学者身上,还能看到这一点。 陈寅恪先生,是一个特别有代表性的童年饱学者。陈家重视对子孙的教化,不但开设家塾,而且还办学堂。提倡新文化运动的鲁迅和胡适,亦受惠于传统的读书教化,孩童之年在学识上也已有了很好的积累。鲁迅七岁入私塾读书,百家姓、神童诗等书即此时期读的。胡适四岁入私塾,期间读完了四书五经、孝经和资治通鉴。 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实力和读书情趣的培育。孩童时
14、期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育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段,若能在这一年龄阶段培育出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嗜好,熬炼出肯定的读书技能,这将会影响其终生。传统读书教化的胜利,就在 于此。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一生“暇则读书,虽寝食不辍,怠以枕,餐以饴”,钱基博先生读书之勤奋,与其童年之时所受的传统读书教化有干脆关系。 古代读书,重记诵。孩童时期读书,以记诵为主,待成人后,读书也特殊强调记诵。只有记诵精熟,才能融会贯穿,章学诚深知记诵之重要,把记诵比作“学问之舟车”。 古代读书,还重朗读。朱光潜先生曾说,朗读“是学文言文的许久传统,过去是行之有效的”。“五四”以后,朗读渐不为读书者所重。 古代读书,更重
15、学养。诵诗读书以养心缮性,为古代读书人之共识。钱基博先生继承了古代的读书精神。陈寅恪先生也特殊重视学养,曾言:“学德不如人,此实吾之大耻。” 记诵乃积累之功,朗读乃反复之功,学养乃学识修为之功。取传统阅读之长,我们的读书会有更大的进步。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9文章三段分别是从哪两个角度论述古人读书的?从语义上说,三段是什么关系? 20第三段中加点的“这”指代什么内容? 21请你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过程。 篇二:三国演义江苏高考附加题 三国演义120回简答题梳理 三国演义1-20回 简答题梳理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1、请简述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故事 汉朝末年,黄巾倡乱,
16、幽州太守刘焉发榜招军,榜至涿县,为刘备所见,叹息之余,偶遇屠户张飞,张飞见刘备诞生不俗,便约其至村店饮酒,期间又遇因杀恶霸而逃难的关羽,三人志趣相投,次日便于桃园处结义,相约共谋大事(同心同德,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117字) 2、请简述曹操幼时假中风诈叔父体现他“多机变”的故事情节 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其叔父见此曾生气地向其父曹嵩告状。曹操受不了父亲的责怪,忽心生一计,望见叔父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叔父信以为真,告之曹嵩。但当曹嵩急视曹操时,竟发觉曹操安稳无恙,曹嵩竟信任曹操所言叔父不喜爱自己的谎话,日后但凡叔父言操之过,都不听。(127字) 其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国演义 2022 阅读 马谡拒谏失 街亭 片段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