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pdf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pdf(1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次1 总则 (1)2 术语和符号 (2)2.1 术语 ,(2)2.2 符号 (4)3 路径选择 (7)4 气象条件 (9)5 导线和地线 (1 1)6 绝缘子和金具 (1 5)7 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 (1 7)8 导线布置 (2 3)9 杆塔型式 (2 5)1 0 杆塔荷载及材料 (2 7)10.1 杆塔荷载 ,(2 7)10.2 结构材料 (3 4)n杆塔结构 (3 8)n.1 基本计算规定 (3 8)n.2 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表达式 (3 8)11.3 杆塔结构基本规定 ,(4 0)1 2 基础 (4 2)13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 (4 4)14环境保护 (5 1)15劳动安
2、全和工业卫生 (5 2)16附属设施 (5 3)附录 A典型气象区 ,(5 4)l附录B 高压架空线路污秽分级标准 ,(5 5)附录C 各种绝缘子的m,参考值 (5 6)附录D 使用悬垂绝缘子串的杆塔,水平线间距离与 档距的关系 (5 8)附录E 基础上拔土计算土重度和上拔角 (5 9)附录F 弱电线路等级 (6 0)附录G 公路等级 (6 1)本规范用词说明 ,(6 2)引用标准名录 (6 3)附:条文说明 (6 5)C o n t e n t sG e n e r a l p r o v i s i o n sTer m s a n d s y m b o ls 2.1 Te r ms 2
3、.2 S ynl b ols 3 R o u t i n g4 Me t e o r o l o g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s5 C o n d u c t o ra n de a r t h 认r e6 I n s u l a t o r sa n df i t t i n g s7 I n s u l a t i o nc o o r d i n a t io n,l ig h t n i n gp r o t e c t io n a n d g r o u n d i n g8 Con d u c t o r a r r a n g e me n t 9
4、Towe rt y p e .1 0 l b we r l o a d a n d ma t e r i a l1 0.11 0.2飞 b we r l o a dSt r u c t ural ma t e r l a l1 1 l b we r s t r u c t u r e 1 1.1 Gen e ra l c a l c u l a t i n g s t i p u l a t i o n 1 1.2 U l t i m a t e s t a t e e 即r e s s i o n fo r c a r r 如 n g c a P a c i t y a n d s e rv
5、ic e a b il it y 1 1.3 Gen e ra l s t i p u l a t i o n fo r s t r u c t u r e1 2 F o u n d a t i o n1 3 G r o u n d d e a r a n c e a n d c r o s si n g ,1 4 E n v ir o n me n t a l p r o t e ctio n “1 5 L a b o r s a f e t y a n d i n d u s t r i a l s a n i t a t i o n (1)(2)(2)(4)(7)(9)(11)(1 5)
6、(17)(23)(25)(27)(27)(3 4)(38)(38)(38)(40)(42)(44)(51)(52)316 A ccessori es (5 3)A p p e n d i x A升p i c a l m e t e o r o lo g i c a l a r e a (5 4)A p p e n d i x B C l a s s i f ic a t io n o f o v e r h e a d l in e p o l l u t i o n (5 5)A P P e n d i x C R e f e r e n c e v a l u e o f m l f o
7、r d i f fe r e n t in sula to r type (5 6)A p p e n d ix D Ho r i z o n t a l d i s t a n c e b e t w e e n p h a s e s d e p e n d i n g o n s p a n for s u s p e n s i o n t o w e r (5 5)A p P e n d i x E C a l c u l a t i n g d e n s i t y a n d c o n e a n g le o f 5 0 11 fo r 叩lift fou ndatio n
8、 (5 9)A P P e n d i x F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o f t e l e c o m m u n ic a t io n l i n e (6 0)A p p e n d i x G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o f r o a d (6 1)E XPl a n a t i o n o f w o r d i n g i n t h i s c o d e (6 2)L is t o f q u o t e d s t a n d a r d s ,(6 3)A d d it io n:E x p la n a
9、 t io n o f p r o v is i o n s (6 5)41 总则1.0.1 为了在交流 1 10k V 一7 5 o k V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中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 1 1 o k V7 5 o k V架空输电线路 的设计,其中交流1 10k V s o okV适用于单回、同塔双回及同塔多回输电线路设计,交流7 5 o k V适用于单回输电线路设计。1.0.3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特点,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采用节能、降耗、
10、环保 的先进技术和产品。1.0.4 对重要线路和特殊区段线路宜采取适当加强措施,提高线路安全水平。1.0.5 本规范规定了1 10k V一75o k 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 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1.0.6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架空输电线路o v e r h e a d t r a n s m i s s io n l in e 用 绝 缘 子和 杆 塔 将 导 线 架 设于 地 面 上的 电 力 线 路。2.1.2 弱电线路t e l e
11、 c o m m u n i c a t io n l in e 指各种电信号通信线路。2.1.3 大跨越l a r g e c r o s s in g 线路跨越通航江河、湖泊或海峡等,因档距较大(在 1 0 0 0 m以上)或杆塔较高(在 10o m 以上),导线选型或杆塔设计需特殊考虑,且发生故障时严重影响航运或修复特别困难的耐张段。2.1.4 轻、中、重冰区l ig h t/m e d iu 耐 h e a v y ic i n g a r e a 设计覆冰厚度为 10mm及以下地区为轻冰区,设计覆冰厚度大于 10m m小于 20mm地区为中冰区,设计覆冰厚度为 20m m及以上地区为
12、重冰区。2.1.5 基本风速r e f e r e n c e w in d S p e e d 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 10m高度处 10m 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 50(30)年一遇最大值后确定的风速。2.1.6 稀有风速,稀有覆冰r a r e w in d s p e e d,r a r e ic e t h ic k n e s s 根据历史上记录存在,并显著地超过历年记录频率曲线的严重大风、覆冰。2.1.7 耐张段s e c t io n 两耐张杆塔间的线路部分。2.1.8 平均运行张力e v e r y d a y t e n s io n 年平均气温情
13、况下,弧垂最低点的导线或地线张力。2.1.9 等值附盐密度e q u i v a l e n t s a lt d e P o s it d e n s it y(E S D D)溶解后具 有与从 给定 绝缘子的绝 缘体表 面清洗 的自然沉积物溶解后相 同电导率 的氯化钠总量除以表面积,简称等值盐密。2.1.1 0 不溶物密度n o n 一 s o l u b l e d e p o s i t d e n s i t y(N S D D)从给定绝缘子的绝缘体表面清洗的非可溶性残留物总量除以表面积,简称灰密。2.1.1 1 重力式基础w e ig h t i n g f o u n d a t
14、 i o n 基础上拔稳定主要靠基础的重力,且其重力大于上拔力标准值的基础2.1.1 2钢筋混凝土杆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p o l e 普通混凝土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杆及预应力混凝土杆 的总称。2.1.1 3 居民区r e s i d e n t i a l a r e a 工业企业地区、港口、码头、火车站、城镇等人 口密集区。2.1.1 4 非居民区n o n 一 r e s i d e n t ia l a r e a 第 2.1.13 条所述居民区以外地区,均属非居民区。2.1.1 5 交通困 难地区d i f f i c u l t
15、t r a n s p o r t a r e a 车辆、农业机械不能到达的地区。2.1.1 6 间隙e l e c t r i c a l c l e a r a n c e 线路任何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的最小距离。2.1.1 7 对地距离g r o u n d c l e a r a n c e 在规定条件下,任何带电部分与地之间的最小距离。2.1.1 8 保护角S h i e l d i n g a n g l e 通过地线的垂直平面与通过地线和被保护受雷击的导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2.1.1 9 采动影响区m in i n g a f f e c t e d a r e a 受矿产开采扰动
16、影响的区域。2.2 符号2.2.1 作用与作用效应 C 结构或构件的裂缝宽度或变形的规定限值;fa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尸 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应力设计值;尸 m。、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应力设计值;R 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凡hk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S EQ K 导、地线张力可变荷载的代表值效应;S Ev K 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S G E 永久荷载代表值的效应;S G K 永久荷载标准值的效应;s QI K 第1 项可变荷载标准值的效应;S w K 风荷载标准值的效应;T 绝缘子承受 的最大使用荷载、断线荷载、断联荷载、验 算荷载或常年荷载;T E 基础上拔或倾覆外力设计值;T
17、 m a 二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最大张力;T P 导、地线的拉断力;T R 绝缘子的额定机械破坏负荷;V 基准高度为 10m的风速;WI 绝缘子串风荷载标准值;W。基准风压标准值;WS 杆塔风荷载标准值;Wx 垂直于导线及地线方向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ys土的重度设计值;yc混凝土的重度设计值。2.2.2 电工 4 n 海拔 1 0 0 0 m时每联绝缘子所需片数;n。高海拔地区每联绝缘子所需片数;U 系统标称电压;久 爬电比距。2.2.3 计算系数 B 覆冰时风荷载增大系数;K a 放 电电压海拔修正系数;K c 导、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K e 绝缘子爬电距离的有效系数;k i 悬垂绝缘子
18、 串系数;K。绝缘子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m 海拔修正因子;ml 特征指数;a 风压不均匀系数;尽 导线及地线风荷载调整系数;风 杆塔风荷载调整系数;产:构件的体型系数;热。导线或地线的体型系数;产: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沪 一 可变荷载组合系数;人E 抗震基本组合中的风荷载组合系数;yo杆塔结构重要性系数;介h 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介 v 竖 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介Q 导、地线张力可变荷载的分项综合系数;儿永久荷载分项系数;y Q*第1 项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yr f 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介E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7 f 基础的附加分项系数。2.2.4 几何参数 A;绝缘子串承受风压面积计算值;
19、AS 构件承受风压的投影面积计算值;D 导线水平线间距离;D p 导线间水平投影距离;D、导线三角排列的等效水平线间距离;D:导线间垂直投影距离;d 导线或地线的外径或覆冰时的计算外径;分裂导线取 所有子导线外径的总和;fc导线最大弧垂;H海拔高度;L 档距;L k 悬垂绝缘子串长度;Lol 单片悬式绝缘子的几何爬 电距离;L p 杆塔的水平档距;5 导线与地线间的距离;夕 风向与导线或地线方向之间的夹角;y k 几何参数的标准值。3 路 径 选 择3.0.1 路径选择宜采用卫片、航片、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和红外测量等新技术;在地 质条件复杂地区,必要时宜采用地质遥感 技术;综合考虑线路长度、地
20、形地貌、地质、冰区、交通、施工、运行及地方规划等因素,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做到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经济合理。3.0.2 路径选择应避开军事设施、大型工矿企业及重要设施等,符合城镇规划。3.0.3 路径选择宜避开不良地质地带和采动影响区,当无法避让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宜避开重冰区、导线易舞动区及影 响安全运行 的其他 地 区;宜 避 开原 始森林、自然保 护区 和风 景名胜区。3.0.4 路径选择应考虑与电台、机场、弱电线路等邻近设施的相互 影 响。3.0.5 路径选择宜靠近现有国道、省道、县道及乡镇公路,充分使用现有的交通条件,方便施工和运行。3.0.6 大型发电厂和枢纽变电站的进出线、
21、两回或多回路相邻线路应统一规划,在走廊拥挤地段宜采用同杆塔架设。3.0.7 轻、中、重冰区的耐张段长度分别不宜大于 I O k m、s k m和3 k m,且单导线线路不宜大于 skm。当耐张段长度较长时应采取防串倒措施。在高差或档距相差悬殊的山区或重冰区等运行条件较差的地段,耐张段长度应适当缩短。输电线路与主干铁路、高速公路交叉,应采用独立耐张段。3.0.8 山区线路在选择路径和定位时,应注意控制使用档距和相应的高差,避免出现杆塔两侧大小悬殊的档距,当无法避免时应采 7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安全度。3.0.9 有大跨越的输电线路,路径方案应结合大跨越的情况,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84 气 象
22、 条 件4.0.1 设计气象条件应根据沿线气象资料的数理统计结果及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当沿线 的气象与本规范附录 A典型气象区接近时,宜采用典型气象区所列数值。基本风速、设计冰厚重现期应符合下列规定:1 7 5 O k V、S O O k V输电线路及其大跨越重现期应取 50 年。2 1 1 O k V一3 3 O k V输电线路及其大跨越重现期应取 30 年。4.0.2 确定基本风速时,应按当地气象台、站 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为样本,并宜采用极值 工 型分布作为概率模型,统计风速的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1 1 O k V一7 5 O k V输电线路统计风速应取离地面 1
23、0 m。2 各级电压大跨越统计风速应取离历年大风季节平均最低水位l o m。4.0.3 山区输电线路宜采用统计分析和对比观测等方法,由邻近地区气象台、站 的气象资料推算山区的基本风速,并应结合实际运行经验确定。当无可靠资料时,宜将附近平原地区的统计值 提高1 0%。4.0.4 1 1 o k V一3 3 o k V输电线路的基本风速不宜低于2 3.s m/5;S O O k V 一7 5 0 k V输电线路的基本风速不宜低于 27m/5。必要时还宜按稀有风速条件进行验算。4.0.5 轻冰区宜按无冰、s m m或 10m m覆冰厚度设计,中冰区宜按 1 5 mm 或 Z o mm覆 冰厚 度设
24、计,重 冰区宜按 2 0 mm、3 o m m、40m m或50m m覆冰厚度等设计,必要时还宜按稀有覆冰条件进行验算。4.0.6 除无冰区段外,地线设计冰厚应较导线冰厚增加 s m m。4.0.7 设计时应加强对沿线已建线路设计、运行情况的调查,并应考虑微地形、微气象条件以及导线易舞动地区的影响。4.0.8 大跨越基本风速,当无可靠资料时,宜将附近陆上输电线路的风速统计值换算 到跨越处历年大风季节平均最低水位 以上l o m处,并增加10%,考虑水面影响再增加 10%后选用。大跨越基本风速不应低于相连接的陆上输电线路的基本风速。4.0.9 大跨越设计冰厚,除无冰区段外,宜较附近一般输电线路的
25、设计冰厚增加 s mm。4.0.1 0 设计用年平均气温应按下列规定取值:1 当地区年平均气温在 3 一17时,宜取与年平均气温值邻近的 5 的倍数值。2 当地区年平均气温小于 3 和大于 17时,分别按年平均气温减少 3 和 5 后,取与此数邻近的 5的倍数值。4.0.n安装工况风速应采用 10m/5,覆冰厚度应采用无冰,同时气温应按下列规定取值:1 最低气温为一40的地区,宜采用一巧。2 最低气温为一20的地区,宜采用一10。3 最低气温为一10的地区,宜采用一5。4 最低气温为一5 的地区,宜采用 0。4.0.12雷电过电压工况 的气温宜采用 15,当基本风速折算到导线平均高度处其值大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0 kV 750 架空 输电 线路 设计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