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风险及其规避_李秉翰.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风险及其规避_李秉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风险及其规避_李秉翰.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财会月刊 全国优秀经济期刊 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风险及其规避 李秉翰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 433) 【摘要】家族企业在代际传承时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管理职业化的改造,然而延揽职业经理人所引发的代理 问题与所有权丧失的风险令家族企业比较谨慎,其中,尤以信任问题最为棘手。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代理问题信任 一、 引入职业经理人而临的问题与风险 1. 合适的职业经理人不易觅得。理论上讲,有丰富管理 经验和知识的职业经理人可以实现家族企业改造的目的,但 在实务上,要寻得合适的职业经理人却并不那么容易,职业经 理人市场发展并不完善。另外,外
2、聘的经理人加入组织,并未 经过长期的考核,企业主与企业成员是否应该信任经理人并 接受其经营领导 ?“ 信任 ” 是需要长时间培养的,若是信任不 足,衍生出的授权程度问题,又可能造成经理人的职能无法全 面发挥。再者,若从企业内直接拔擢适当的人选,虽然在信任 度和团队默契上出现的问题较少,但也正因为这一人选融入 企业文化的时间过长,而在改造企业上创新不足。 2. 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风险。即使辛苦觅得的职业经 理人在各专业方面的表现均能符合 企业需求,但是代理风险 依然存在,毕竟职业经理人是在外延揽的,不像家族成员那样 对企业有高度的使命感,可能蕴藏的风险包括:企业营运模 式扩散的风险、组织结构改
3、变频繁的风险、所有权被侵蚀的 风险。 3. 信任不足引发的授权问题。由于企业主和职业经理人 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双方的互信不足,也或许是企业主对授权 非常谨慎,无法彻底执行二权分离,反倒要求职业经理人依其 固化的管理意志行事 ,过度干涉经营,破坏二权分管机制的运 行。即使不然,职业经理人也会因为未能获得充分的授权,而 导致无法全面履行其经营职能。 4. 企业文化冲突的 问题。引入职业经理人通常是想借助 经理人丰硕的管理知识积累和其独到的经营见地,这与企业 原有的文化或许不同,当职业经理人进入企业后,自然也会注 入新的观念、新的文化,以及带来其个人特有的社会关系。在 企业主与职工尚未能对经理职能完
4、全信任与适应之前,双方 的认知水平亦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职工才愿意放弃旧有的 成规,接受职业经理人新的管理风格,但是,如果磨合时间过 久,则会影响经理人的绩效。 5. 新团体的融合问题。每位管理者都有其特有的管理风 格和领导方式,职业经理人的引进会造成管理风格的改变,不 仅仅执行部门需要 重新适应,而且职业经理人在加入新团体 成为新成员之前,也需要一段时间来调适双方的沟通方式,以 达成共识,还要调整既有的团体结构,融入新团体,使团体成 员对其认同并乐意协作,以实现委托人期望的目标。 二、主要风险的成因分析 主成分分析的相关研究资料显示,企业主对职业经理人 的延聘在信任问题的因子上表现明显,这样
5、的信任问题主要 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对职业经理人道德操守的不信任,二是对 其固守职位时间的不信任。企业主虽然对外来成员在固守职 位时间上存在着不信任,却仍然期望新经理人在绩效上有所 表现,但是,最令他们担 忧的却是经理人的道德诚信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二权分离难以落实的原因之一 ,由此所产生的 相关代理问题的风险因子更是深深地影响着职业化经营的 运作。 1. 舞弊的成因。企业内舞弊事件的爆发时有所闻,发生 的理由繁多而且复杂 ,就其根本原因,不外乎舞弊三角理论中 提及的个人或管理层会冒险逾越道德的边界进行徇私贪渎, 从而形成舞弊行为,除了在需求不被满足所产生的生活或工 作压力 ,还有企业内部经营
6、不善已出现的可乘之机,在鼓舞和 诱惑两方面的驱使下,促使个人逐渐模糊自我道德的标准边 界和信念,而编制出使自我行为合理化的借口,说服自利贪渎 行为的正当性。 GONE理论也说明了贪婪、机会、需要、暴露四个因子对 舞弊行为的影响机制,当个人有生活、工作或成就上的需要 时,心态渐渐受到贪婪的鼓舞,又同时具有这样的机会,而被 发现的可能或被发现后的惩罚代价不高时,舞弊的行为就极 易产生。 除了以上风险成因,个人仍然可能受到不同的自我道德 标准的约束,所谓事出必有征,即使职业经理人要造成企业的 经营风险,仍然是需要特定的环境的,只要在风险成形的过程 中加以控制,舞弊事件并非无法规避。 2. 目任机制。
7、 Zucker(1986)曾将彳目任划为以过程为基础、 以特征为基础和以制度为基础三种形式,并且倾向于以制度 为基础的契约行为表现。 Mayer等学者 ( 1995)则认为个人无 须因为 “ 信任 ” 担负风险,但对于 “ 信任行为 ” 则须承担完全的 32*20 M2 下旬 图 2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所面对的风险 及其规避设计的运作机制 1. 代理理论基础上的二权分离。所谓的二权指的是所有 权和经营权,企业二权分离的方式一般可分为 : 股东是所有 者,董事会是经营者,经理只是管理者。股东与董 事会间存在 信任委托关系,董事会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肩负全部的经营 责任,得延聘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公
8、司并授予其部分经营权。 股东是所有者,董事会和经理同是经营者。董事会和经理共 同分担经营责任并为合伙关系,董事会负责决策标准的制定 , 而经理则负责实质的管理工作。 股东是所有者,经理是经营 者。企业的经营实质落在经理身上,董事会由企业内部各经理 人组成,只具形式意义 (段毅才, 1994)。 职业经理人被授予管理经营权,在与企业订立的契约下, 以专业职能展现的绩效换取应有的报酬,而股东仅拥有公司 资产的所有权,享有资产收益的索取权,并不直接参与公司的 运营。此时所产生的代理问题即是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目 标不一致,所有者追求的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而经营者则是算 计如何取得较高的绩效收入。另外,
9、在风险心态上,所有者与 经营者也有极大的差异,所有者必须承担资本亏损的风险,而 经营者的最大风险仅限于被解聘。因此,在契约的设计上应尽 可能使股东利益和绩效报酬紧密结合,职业经理人的绩效红 利可以参考股票期权连动式的分配方式来给予,以引导利益 追求的方向。 传统的家族企业一般是集权式管理的,但在社会化并引 入职业 化管理之后,二权势必要分离,在诚信考核上可以利用 授权程度来加以调节,并且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对各部门实 施科学化、制度化的监管,才能使职业经理人的经营职能全力 发挥,而同时家族成员也能享有所有权分配的利益。 2. 管家理论下的激励机制。管家理论最早是由 Davis和 DmldS n
10、(1991)提出,他们认为代理理论所阐述的人性是片 面的,经营者应当还有对成就满足的需求,说得具体些,职业 经理人是希望通过职能的良好表现和管理绩效的呈现,来获 得企业整体成员的认同和尊重,这些行为都是可以为非金钱 因素所激励的,当职业经理人融入企业组织的时间愈久,愈是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财会月刊口 足,企业主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协作契约行为还是有发生的 可能。于是 ,我们期望通过对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时所面 对风险的认识来设计风险规避的方法,其影响机制可从图 2 中获得更为清晰的轮廓: 代理问题 经理人职能 1与绩效达成 经理人的 诚信操守 经理人的 职位固守 风险规避设计 / 目标激励 所
11、有权、经营 权二权分离 绩效 -报酬 契约协作 1努力与绩效丨 :绩效与酬赏 :酬赏之 :之关联性 : 丨之关联性丨 :吸引力 : 图 1期望理论的机制 三、风险规避的研宄与设计 综合以上理论分析,我们清楚地知道,道德诚信和信任关 系虽然难以规范,但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控制方式来防范风险 的产生,而在自利主义的前提下,只要双方的期望同时获得满 风险。所以企业主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互信行为必须基于知 识基础的信任关系,才能借由累积性的互动过程彼此进行了 解,而发展出公平互惠的关系,并深切了解违约行为的严重后 果,才会产生遵守承诺的意愿 (Shapiro, Sheppard和 Cheraskin, 1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家族企业 引入 职业 经理人 风险 及其 规避 李秉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