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em理论的兆瓦级风力机叶片设计及其气动性能-袁哲.pdf
《基于bem理论的兆瓦级风力机叶片设计及其气动性能-袁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bem理论的兆瓦级风力机叶片设计及其气动性能-袁哲.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46卷第4期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V0146 No42016年7月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ition) July 2016基于BEM理论的兆瓦级风力机叶片设计及其气动性能袁 哲,周茜茜,刘春宝,马文星,徐志轩(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春130022)摘 要:根据风力机设计标准,在考虑叶尖损失和升阻力等影响因素的条件下,采用BEM理论设计了2 Mw桨距控制型风力机叶片。为验证所开发风力机叶片的气动性能,对风力机模型进行全三维CFD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叶片静压强、绕流特性、湍流强度等符合叶
2、片气动特性规律,满足设计要求。叶片展向的升阻系数与二维升阻系数对比结果表明,全三维的数值模拟能更准确地反映叶片绕流的气动特性。关键词:流体传动与控制;兆瓦级风力机叶片;气动特性;三维CFD数值模拟;绕流流场中图分类号:TK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5497(2016)04114207DOI:1013229jcnki。idxbgxb201604020Blade design and aerodynamics of MW wind turbine based on BEM theoryYUAN Zhe,ZHOU Qianqian,LIU Chunbao,MA Wenxing,XU Z
3、hixuan(College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2,China)Abstract:According the design standard of wind turbine and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tip loss andliftdrag and other factors,Blade Element Momentum(BEM)theory was used to design the blade ona 2 MW pitchcon
4、trol wind turbine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To validate the aerodynamicperformance of the designed wind turbine blade。full 3D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conductedSimulation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tic pressure,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turbulence intensity are in accordancewith the blade aerodynami
5、c characteristics and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Comparison of the bladespanwise liftdrag coefficients with the 2D results suggests that full 3D numerical simulation can moreaccurately reflect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Key words:flui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MW wind turbine blade;aerodynami
6、c performance;threedimensional CFD numerical simulation:circle flow field0 引 言风力机是捕获风能并进行能量转化的重要元件。风轮气动性能计算是风力机风轮设计的重要环节,它为叶片气动设计提供性能评价和反馈1|。风洞试验能比较准确地控制实验条件,而且受气候条件和时间的影响小,但是该方法成本高、周期长,且大尺寸的风力机叶片气动试验条件很难满收稿日期:20150707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205095)作者简介:袁哲(1984一),男,工程师,博士,研究方向:液力传动与自动变速E-mail:yuanzhejlu
7、。edu。cn通信作者:刘春宝(1980一),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液力传动与自动变速E-mail:liuanbc126com万方数据第4期 袁哲,等:基于BEM理论的兆瓦级风力机叶片设计及其气动性能 1143足。因此,发展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全尺度的风力机叶片的气动性能势在必行。长期以来,很多研究者一直利用程序法对风力机气动性能展开预测24。该方法思路简单,但没有考虑到雷诺数对升阻比的影响,影响了求解结果的准确性。随着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发展,很多研究者开始利用CFD方法对风力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展开气动优化设计5。7J。相
8、对程序法而言,CFD方法思路较为简洁、运算周期短、成本低。SezerUzol和Long81借助有限元体积求解器PUMA2,利用旋转、非结构化网格,对NREL的第六代风机风轮进行了在不同风速和偏航角下的CFD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表现出非常好的一致性;Nikolaou等p1采用CFD方法对6种不同的典型翼型做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在小攻角下,计算所得的翼型升阻系数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而在大攻角下,计算较难收敛,且计算结果不够准确。本文充分考虑到叶尖损失和升阻力等影响因素,根据风力机设计标准,采用动量叶素(Bladeelement momentum,BEM)理论,建立较准确的风力机叶片模型。为使
9、计算结果更准确,采用CFD通用网格交界面技术处理交界面,可保证旋转域和静止域在公共边界上的数据传递。1 叶片设计11 BEM理论将叶片沿展向分成若干个微元,每个微元称为一个叶素,叶素理论是从叶素附近流动来分析叶片上的受力和功能交换。这里假设每个微元之间没有干扰,作用在每个叶素上的力仅由叶素的翼型升阻特性来决定,叶素本身可以看成一个二元翼型,这时,将作用在每个叶素上的力和力矩沿展向积分,就可以求得作用在风轮上的力和力矩,如式(1)(2)所示:护。=丢川zOc。dr (1)汪D=寺椤20cDdr (2)式中:队W、C、C。、CD分别为任一叶素上的气流密度、气流相对速度、弦长、升力系数、阻力系数;d
10、r为任一微元的长度,其中r为叶片截面到转动中心的距离;疆。、扭D分别为作用在任一叶素上的气动升力和气动阻力1 0|。动量理论描述的是作用在风轮上的力与来流速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该理论主要用来衡量有多少动能转换成机械能。在风轮扫略面内半径r处取一个圆环微元,应用动量定理,求得作用在微元上的推力:dT一优(VlV2)=47rV;(1一a)adr(3)式中:V。为距离风力机一定距离的上游风速,mS;V:为离风轮远处的下游风速,ms;口为轴向干扰因子。筘 y图1风轮扫掠面上微元体Fig1 Element swept by wind turbine将动量理论与叶素理论相结合得:NCCL一粤sin五E
11、(4), 112 COS。P式中:N为风力机的叶片数;j5为人流角。采用Prandtl叶尖损失理论来预测风力机叶轮的叶尖气动损失,公式如下: 厂()一兰cos一Ee-(N2川嘶)瓜丽(5)式中:口为黏性系数,它的值与叶素所在的位置有关,从轮毂处的卢一0005逐渐增加至叶尖处的p一111|。考虑升阻力影响以后的BEM理论如下:兰2南ccx一意铲暗号岛一arCy4sincos高1 f (7)1+口 一口CxCLcos+CDsin拳 (8)CyCLsine+CDcos声 (9)式中:d 7为切向干扰因子;国为叶片的实积比;C。、CD为叶片的升、阻力系数。应用以上考虑叶尖损失和升、阻力等影响因素的动量
12、叶素理论对风力机叶片进行设计。12设计要素风力机的设计要素如图2所示。额定功率给定为2 MW,根据“JBT 103002001风力发电万方数据亘堡型旦墨墼!一 风轮半径RL一一风轮转速nL一一j 叶片数B型陌丽丽1 l,时素弦长c l L一升力系数CL阻力系数cD图2Fig2茎里堕墨 l设计要素Design elements图6所示。转l13跺叶片风力机,也就是B一3;风轮 本文采用三叶片风力机,也瓢苊D一”冀曼耋嚣淼搿嚣攀系数;c,竺气密1度湿度系-凯;,0叩,?嚣翥甬系数CPjBT101942000根据 肛k8811门1”“c,=而P丽 11散汰凳芸篓墓三票毳搿2M得W到;风gt力台g机*
13、tl警竺篡篓絮名鬈嚣篙im额定转速靠用煮数,c:i:嚣篓专三震;荔篇景二芝z嗽鼍鬟=蕊姜箍藻,。35 ms;切出风速引。ut2z。1。17 5 5 H。万皿“”风轮!意警善嚣较好空气动力精陛,从转动耋鲁塞集盖辜嚣鬈嘉;军姜淼篙蒜蚤中心到叶尖不同半径处的叶片馏长。异日凹州“c,=磊 n3式中:c。为叶片形状参数,可由图4查得;ctJ由翼图3叶片弦长计算筒图Fi备3 BIadechord Iength calculati。n smpledi89舢图5叶片平面图Fig5 Bladefloor pIan图6风轮几何模型Fi舀6 Wind wheeI ge。nletrymodel一一一一一一一一蝴俐删蹦
14、槲一对中ww表非一蝣计驴髂磁,一,。设“争磺工一中均:”,舻掣型M示学一制,一广L大一控r二瓦兰籼1笮丽吉一片一三皿l吾盏龟一一口1一一为一霞一数一一机孬二L渗r一力一,二。=坚一风一三。三一定一二磊二一滴一求=丝4一计型磊一竺娜耙哑线甜釉莹:墅嚣|驸一坩雌莉煺枞:妻万方数据第4期 袁 哲,等:基于BEM理论的兆瓦级风力机叶片设计及其气动性能2 气动性能计算方法 用六面体网格,如图8和图9所示。21控制方程组由于风力机叶片大,旋转速度低,对周围流体温度影响不大,可忽略其对流体密度的影响。于是流体运动的控制方程包括质量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直角坐标系下定常不可压流体的Reynolds时均控制方程可
15、表示为如下形式:-Oui一0 (15)dz,P砉(剐,)一差+杀(户磬)+著(16)式中:“,、g,(i,J一1,2,3)是各时均速度分量;217,、z,(i,j一1,2,3)为各坐标分量;P是流体时均压力;p表示空气的密度m,代表雷诺应力,需要通过湍流模型求得1 2I。湍流模型采用工程上广泛使用的良SST二阶模型1:q一从罄+差)一号球艿i (17)式中:肚,为流体的湍流黏度,满足:户,一009球2 (18)22计算域选取由于风力机本身旋转,其将带动周围流体旋转,包围风轮的旋转流场区域视为旋转域,远离风力机的区域可视为静止流域,本文称作外部流域,两域的接触面即为内部交界面。相对应的控制方程将
16、采用静止和旋转相对坐标系下的不可压缩流体Reynolds时均方程。周期性边界条件用来解决物理模型和所期待的流动解具有周期性重复的问题“。由于风轮流场具备周期性,为节约计算资源,仅对一个叶片进行模拟,采用旋转型周期边界条件。如图7所示,该三叶片模型旋转型周期边界关于旋转对称几何外形的相邻对称面之间的角度为120。23 网格划分网格形式有多种,六面体网格计算结果较精确,但对模型要求较高;四面体网格计算量较大,但对于复杂曲面的适应性较好,基本可以适用于任意复杂的几何形状。因此内部流域采取非结构化四面体网格,在叶片处形状较复杂,设置为尺寸较小的网格并局部加密,采用Sizing Function方案,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bem 理论 兆瓦 风力机 叶片 设计 及其 气动 性能 袁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