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陶罐和铁罐》教案.docx
《2022《陶罐和铁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陶罐和铁罐》教案.docx(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陶罐和铁罐教案陶罐和铁罐教案 陶罐和铁罐教案1 注重教学目标的发展性,有具体可测的知识能力目标。不使其空泛和随意;更关心过程和方法,主要体现在动态生成的师生互动对话上;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言,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对人对社会态度的提升,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凸显设计的开放性,突出时空的弹性化设计。学生的学习是丰富多彩的,课堂上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的因素很多,减少“刚性”设计,重视将课堂上信息的灵活处理和过程的及时调整。启迪学生感悟的独特性,为学生的创造开辟空间。不必对任何探索都设置一个统一的标准,唯一的答案和划一的方式,教师要善于选择或截取一个典
2、型的材料,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与角度去感受、领悟,通过多种手段合成,让学生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与成就感。读写结合,注重创造思维的培养。通过“一议二读三品四改”的教学流程,体现“以情励学,以趣激学,调动参与,启迪创造,注重内化,求精求活”的教学风格。“互动、生成,训练,创造”,在全新的理念指导下,体现鲜明的教学特色。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朗读及形体动作演绎故事;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3将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改写,逆向表达,使陶罐和铁罐品行互换,变成铁罐与陶罐。课前预热:找一找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之处,能简要说出不同人物(或场合)的长处和短处。一、议,陶罐和铁罐的长处与短处1.
3、大屏幕出示生活中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讨论它们的用途;2. 如果让你选择一种装东西,你会选择哪一种呢?为什么?3. 师结合学生讨论分别板书它们的长处与短处,引导学生说出它们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二、读,陶罐和铁罐的谦虚与傲慢1. 大屏幕出示:傲慢轻蔑恼怒愤怒谦虚友善宽容大度2.学生齐读词语,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组词语,为什么?结合课文内容分别给陶罐和铁罐送一组词语,应该送哪一组,并说说自己的理由;3. 理解第一组词语的意思,用形体及动作表演一下,教师相机小结归纳这组词语的特点(表示人物神态的词);4. 把对词语的理解送进句子里读一读,大屏幕出示铁罐的话,学生表演读;读陶罐的话,注意体会陶罐的谦虚友善、
4、不亢不卑。三、品,陶罐和铁罐的结局与启示1. 过渡,学生快速默读课文10-17自然段,说说陶罐和铁罐的最终结局;2. 学生谈谈读了这个故事,自己想到了什么;3. 以你就是那只消失的铁罐,此刻会对陶罐说些什么,让学生进行练笔,并指名交流,老师用大屏幕出示写话内容,指名读。四、改,逆向思维创改寓言铁罐和陶罐1.结合板书,启发思考:铁罐就没有优点吗?铁罐坚固不易破碎这一点不值得陶罐学习吗?陶罐就没有缺点吗?陶罐虽然光洁、朴素、美观,但它确实易碎,不结实,这一点铁罐说的也是实情,只是它太骄傲,很傲慢,那可不可以转换思维赞扬一下铁罐呢?各抒己见,别被课文束缚住,放飞思路,大胆去想;2.师生共同改写这则寓
5、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他们相反的性格,题目改为铁罐和陶罐。(机动:现场可以口述,也可写后交流)作业超市:1. 课文真有趣,我想和同学分角色读一读;2. 课文很传神,我想抄写描写神态和动作的词句;3. 课文真精彩,我们小组准备演一演这个故事;4. 课文有意思,我要绘声绘色地讲给我的家人听。板书设计:陶罐铁罐谦虚傲慢长处美观坚硬短处易碎易生锈无价之宝无影无踪陶罐和铁罐教案2一、文本细读:本篇课文是一篇寓言故事,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向我们讲述着深刻的道理。文章前半部分向我们讲述了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瞧不起陶罐,经常奚落他。后半部分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年后,
6、当人们挖掘出陶罐的时候,铁罐却已经无影无踪了。文章虽然简短,但是,陶罐与铁罐的态度差异通过人物语言表现得非常明显,这和最后的结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本文运用大量的对话来向我们展示两只不同的罐子,让我们深深体会到陶罐的谦虚,铁罐的傲慢。文章中的一些词语也说明了这一点。如骄傲、看不起、傲慢、奚落、谦虚、轻蔑、争辩、愤怒等很多。文章以两只罐子的对话为线索,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二、设计理念:本篇课文故事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向我们讲述深刻的道理,而这大部分都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完成的。因此做如下设计:1、在朗读中体会,在想象中感悟。
7、2、在比较中质疑,在交流中解惑。3、从课堂走向生活,由知识转化为实践。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本课“陶、谦、虚、职、羞、耻、逝、遗、素、漆、踪”等11个生字,会正确书写“骄、吵、羞、耻、宫、荒、堆、尘、净、素、损、挖”等1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中的故事内容,思考陶罐和铁罐的最终结局。4、读课文,了解语言蕴含的道理。5、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并且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
8、学生边读边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在比较中质疑,在交流中解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不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四、教学重难点:文章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全面的看问题,要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这也是教学的难点。五、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师: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情。两只罐子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许多年过去了,两只罐子的命运如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故事。二、初读课文,自学生
9、字,感知课文主要内容。1、引导学生读文,要求读准确。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2、指名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流利。“渣滓”的“滓”要读轻声。“陶罐”“铁罐”为了听起来舒服,读时也可以稍加儿化。“闷”字是多音字,在文中读一声。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3、学生自由读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课时课前一分钟:一生上前讲述一则寓言故事。问生,听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你听得很仔细,这短短的一分钟,就让我们大家有这么大的收获,既听到了好听的故事,又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回顾课文内容:1、上节课我们也初步学习了一则寓言故事,题目叫陶
10、罐和铁罐,谁愿意把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给大家复述一下?(指生复述课文内容)二、朗读体会,讨论交流,想象感悟。1、听了他的复述,文中的两个主人公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生:陶罐谦虚、大度 铁罐骄傲、傲慢(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板书:骄傲,谦虚)(有一对反义词:骄傲,谦虚)2、下面大家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陶罐谦虚,铁罐骄傲呢?把这些词句勾画出来,比较一下,并在边上写一写体会。(生自读自悟)3、下面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看同伴的想法和你一样吗?(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看法。)4、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
11、性格特点。汇报交流:第一段:(1)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2)、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奚落”的意思。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还有哪些词语与他意思相近(讽刺、挖苦、嘲笑、讥讽)(3)、这里说谁常常奚落谁?(铁罐常常奚落陶罐)也就是说铁罐常常用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4)、请同学们思考: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5)、生回答老师的问题读二段。(6)、出示对话,体会各自态度。“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陶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它根本就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称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说明它有没有礼貌?。而且铁罐跟陶罐说话的态度什么样?。傲慢
12、的意思是。你能不能把铁罐当时的傲慢心理和态度读出来吗?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理,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不敢,铁罐兄弟”。陶罐有没有生气?。它不但没有生气,一声兄弟让我们感受到陶罐怎么样?。谁能谦虚的读一读陶罐的回答。看到陶罐这个态度,铁罐又是怎样说的呢?生读四段: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更加轻蔑的神气。(理解懦弱,轻蔑)陶罐是如何回答的?本职工作是什么?而不是相互碰撞,比谁硬,比谁美,争辩,再说省略号省略什么?(生发挥想象说)为什么没说完?省略了呢?被铁罐打断了怎样打断(愤怒)。生读第六段。(理解相提并论:意思是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看待或评说)他认为陶罐的最终结局是变成碎片,而自己会永远长存。
13、面对铁罐这样无情的嘲讽,陶罐什么态度?和睦相处,不想吵架。这也是刚才陶罐说在本职工作反面,自己不比铁罐差,再说之后的话省略的原因,因为陶罐不想和铁罐吵架,希望和睦相处,共同来完成任务。面对陶罐的一再忍让,铁罐却是步步紧逼,他说: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看到铁罐这样傲慢无礼,陶罐不再理他。刚才铁罐说陶罐是懦弱的东西,你们说此时杨老师会不会也这样说陶罐?(它易碎,怎么不懦弱?铁罐一而再再而三的奚落、嘲讽陶罐,它还和颜悦色,一脸微笑,怎么不懦弱?)生反驳,师:是呀,这的确不是懦弱, 这分明就是陶罐兄弟的谦让,大度的美德的体现。(8)铁罐为什么这样傲慢、轻蔑、愤怒地奚落陶罐呢?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因为
14、他觉得陶罐易碎(板),而自己坚硬(板),陶罐不能和自己相提并论,铁罐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陶罐的短处。(板)(9)、指导朗读19自然段。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下面我们就来分角色把19自然段中铁罐和陶罐的对话读一读。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出铁罐的傲慢、骄傲自大,读出陶罐的谦虚,大度。分角色练习朗读:同桌一生读铁罐说的话,一生读陶罐说的话。生生分角色朗读。总结19段、学习1017自然段。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可是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当年同在国王御橱里的两只罐子一同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历史在它们的上面堆积了渣滓和尘土,一
15、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一百年过去了,又一个一百年过去了,(1)这么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都变成什么样子了?(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朴素、美观、漆黑锃亮。)(铁罐被氧化锈烂消失的无影无踪。)(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为什么呢?(高兴、惊讶、捧起、擦洗干净,小心点)(它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3)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板书:价值)。(4)人们都把陶罐当宝贝,陶罐也很兴奋,但他并没有骄傲自大。它重见天日之后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生读16段)这体现出陶罐善良,宽厚待人,不计前嫌)正因为此,我们大家在多年前和多年后都是这样喜欢陶罐。(5)而当年
16、骄傲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消失)。(6)当初认为自己会永远存在下去的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没有,因为它只看到自己坚硬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易氧化的短处;同样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没有正视自己易保存的一面。)(7)指导朗读。三、总结课文,感悟哲理。1、到这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故事我们就学完了,我们读寓言,不仅要知道故事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事本身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法国著名诗人拉封丹曾经说过:“一则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描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深刻的教训好比是灵魂。”那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故事带给我们什么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2、学
17、生联系课文和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还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这就是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3、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你有什么话想对陶罐说?有什么话想对铁罐说?四、作业:1、假如你是铁罐,听到陶罐和人们的对话,听到同学们这么说,你会怎么想,发挥想象写一写。2、很多寓言故事中都蕴含深刻的道理,希望同学们课下读一读伊索寓言和小故事大道理,相信会有更大的收获。五、板书设计24 陶罐和铁罐(骄傲)铁罐:坚硬(长处)消失(短处)奚落宽容(谦虚)陶罐:易碎(短处)价值(长处)陶罐和铁罐教案31、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
18、”等6个生字。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3、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寓意一、激情引趣、点明学法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观看。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揭示学法,学生可采用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二、读中感知、层层递进大纲明确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我实施了分布教学法:1、读:指导学生自由读准每一个字音,对于直呼困难的多拼读几遍。2、反馈读:通过指名、开火车等形式检查、反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逐步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
19、读破句子。3、了解读:图文并茂,读思结合,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学会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三、借助电教质疑解疑,生动鲜活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因此,我将课文内容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呈现,创设一种声、色、形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集感知、想象、领悟、表达于一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创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1、在这个故事中,有那些地方不理解,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学习。2、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表现有那些不同点?a、学生边看图片边用笔画出有关语句。b、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讨论,互相补充。c、全班进行交流不同点之一:铁罐很傲慢,而陶罐很谦虚。不同点之二: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很想和铁罐和睦相处
20、。不同点之三: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的命运都不一样。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在厚厚的堆积物里发现了陶罐,人们看见陶罐后,心情如何呢?陶罐对人们又说了些什么呢?人们为什么没有发现铁罐呢?它到哪里去了?想象一下,假如铁罐听到陶罐对人们说的话,它会怎么想呢?四、精读课文、读出感情1、小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3、结合学生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a、你觉得铁罐和陶罐分别都象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们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b、教师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同时理解“奚落、谦虚、懦弱、轻蔑”等词语。4
21、、小组在次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五、议中感悟、知道实践议论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议论出见解,才能不断开拓思维,提高认识,最终运用于实践。针对这篇课文,陶罐和铁罐教案4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如何正确看待人和事物。学习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学习难点: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如何正确看待人和事物。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准备:两课时第一课时课前三分钟:背诵萧红小城三月写景选段:1.“三月的原野已经绿了?杨花挂着他了。”2.“河冰发了?春天带着强烈的呼唤从这头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陶罐和铁罐 2022 陶罐 铁罐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