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郦道元《三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郦道元《三峡》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郦道元三峡教案 篇一:三峡优秀 三峡教案 教材分析 三峡一文中,作者首先干脆利落干脆勾画了三峡峰峦重叠的景观,再用或浓烈或淡雅的笔调,凝炼生动地描绘了江水四季的改变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不过,无论写什么季节的江水,又都与三峡连绵起伏、遮天蔽日的山的特点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至于三峡的其他景观作者均未触及。所以,三峡是一篇以“山”为首,以“水”为纲,描述流经三峡的长江之水四季改变及其所带来的沿江壮美景色的游记散文。 教学目标 1、利用书中注释和工具书自主驾驭生字,学会翻译,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2、进而达到欢乐背诵的目的。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培育学生酷爱家乡、酷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育学生整体感知诗文的实力。 教学难点:积累文言词语,驾驭读音和意义,品尝诗文中的美丽意境。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假如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化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唯恐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日,我们学习选自水经注疏的三峡。 二、三峡简介 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最为奇秀的一段,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画
3、廊。宜昌的南津关是其东端,四川奉节的白帝城是其西端, 其间全长193公里。三峡由西陵峡、巫峡、 瞿塘峡组成。西陵峡以“险”著称,巫峡以“秀”见长,瞿塘峡以“雄”著称。 三、作者简介 郦道元(公元470527年),南北朝时北魏闻名的散文家、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不仅是地理学的重要著作,也是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散文名作。 四、初读课文 1、比照注释,小声自由朗读,初步理解文句。 阙 叠嶂 曦月 襄陵 沿溯s)素湍 绝巘 长啸 属引 哀转 2、辨明词义。 (1)通假字。略无阙处(通“缺”空缺);哀转久绝(通“啭”声音转折) (2)古今异义。 夏水襄陵(襄:冲上);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实在) (3)
4、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在)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假如) (4)重点词语。 重岩叠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衬托夏水顺流行船之快) 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 清荣峻茂(清:指水;荣:指树;峻:指山;茂:指草) 哀转久绝(绝:消逝) 3、指导朗读,读出节奏。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沿/溯/阻绝。 (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清/荣/峻/茂 (5)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 理清课文的层次及主要意思 第一段:山:两岸连山,隐天蔽日高峻美
5、其次段:夏水:夏水襄陵,乘奔御风奔放美 第三段:春冬之景:素湍绿潭,悬泉瀑布,清荣峻茂清幽美 第四段:秋峡: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凄婉美 小结:本文先写山,再写水,抓住景物特征,以不同季节表现三峡的美景。 5、体会作者情感和情景交融的写法 第一段:想像群山连绵,高耸入云的三峡美景(高峻美) 其次段:想像江水浩荡,日行千里的画面,感受其奔放美。 第三段:想像三峡的秀美、挺立,感受其清幽美。 第四段:感受秋峡萧瑟凄凉的氛围。 五、译一译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试译课文,并在全班沟通。 其次课时 一、 复习回顾 1、说一说 请学生读课文说一说:作者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漂亮?
6、并找出相关的语句。 第一层:写三峡两岸的山(从起先到“不见曦月”)。 其次层:写三峡的夏水(从“至于夏水襄陵”到“不以疾也”)。 第三层:写三峡的春冬之景(从“春冬之时”到“良多趣味”)。 第四层:写三峡的秋景(从“每至晴初霜旦”到结尾)。 2、品一品 请学生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把握三峡景观的特征,打算用“三峡的?美,美在?”说一句简洁的话。 如:三峡的山美,美在连绵不绝,高耸险峻。 学生自由品析三峡的美,四人小组探讨,然后回答。 老师总结: 三峡的山:连绵,高峻 壮丽 三峡的夏水:迅疾 壮丽 三峡的春冬:清荣峻茂 秀美 三峡的秋:凄清 凄美 二、详细研习,合作探究。 1、 散文家郦道元仅用了一
7、百五十余字就将宏伟壮美的三峡奇景呈现在我们面前,且极其生动传神,不能不令人称奇。现在我们用观赏的眼光来发觉课文的美。那么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观赏美呢? 我们观赏文章,可从描写的角度(动静、粗细、远近等多方面)、结构、语言、修辞等方面着手。例如: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落笔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形象而概括地描绘出三峡的地貌特点是山高岭连,峡窄水长;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则从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连绵,隐天蔽日的山势。 2、在对三峡不同季节进行描写时,作者为什么没有按习惯上的春夏秋冬进行,而采纳了这样的依次? 因为“峡”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最有
8、特色,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终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3、作者笔下的三峡是如此之美,那么你能想象一下他当时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小组探讨合作学习) 明确:作为水经中的一条注解的三峡,虽然说是一篇介绍性、说明性的文章,写得比较客观,但字里行间的确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三峡的观赏赞美之情,通过这种赞美表现出了作者对祖国大好山河的酷爱。 4、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试找出诗句与课文中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 5、探讨明确: 文章的其次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
9、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绵不断的猿鸣;文章第一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三、课后练习。 三峡是漂亮的,我们身边许多景物也是漂亮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觉美的眼睛。”所以,只要我们擅长找寻美,发觉美,漂亮的风景就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同学,请你选一处你最喜爱的景观来写一写吧!信任你也会写出它的妙处。 板书 三峡郦道元 夏季水势浩大、流速迅猛 奔放美 水 春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清幽美 秋季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凄婉美 教学评价 这篇课文在注意驾驭基础学问的前提下,对文章的深层意蕴进行深化探讨,并且注意合作探讨式学习,课堂气氛较好。活动的设计把语文的学习和写作联系起来,既能引导学生深化阅读文本,
10、又能引导学生绽开联想,动手去写,能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两节课交接处有一小部分内容有些重复,本可以合成一个方面,可以削减时间。以后应当留意提炼信息。 山 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高峻美 篇二:三峡教案 三峡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了解一些文言学问,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全文。 实力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学问,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实力。 2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3引导学生在想像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实力。 德育目
11、标 文章描写了长江三峡宏伟壮美的奇景,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酷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观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化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细致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致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郦道元的三峡抓住了三峡这一自然景观的特点,描绘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壮美景色,语言精致,描写生动。老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终达到熟读成诵。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老师最好给学生供应背诵
12、提纲。 2拓展阅读法。选择与三峡有关的文进行拓展阅读,培育学生的比较阅读实力。 3探讨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 教具打算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文字资料 课时支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比照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意,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写景的脉络,选择关键词语,增设词语提纲,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三峡图。 设计(一) 假如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化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
13、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唯恐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日,我们学习选自水经注疏的三峡。(板书文题) 设计(二) 我们宏大的祖国,山河壮丽,多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珍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颂。我国北魏时期闻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喜闻乐见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来吧。 设计(三) 电视里不断报道三峡移民乔迁新居的消息,当你为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羡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时,你可曾想追溯三峡的过去,一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呢?今日,我们最终有机会走近她了。(板
14、书文题)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多媒体显示: 三、朗读课文,正确把握节奏,感受作品的音韵美 1学生初读课文,比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句。 (1)老师分发文字资料,指导学生积累词语。 资料内容如下: 读准字音: (2)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词句,老师巡察指导。 2老师指导学生朗读 (1)老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老师范读,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情调。 (2)老师提示朗读须要留意的地方: 第1段,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2段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3段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
15、/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第4段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4)学生齐读课文,依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四、理清背诵思路 依据文章想象三峡壮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奇妙。 学生分组沟通,每组负责一个语段,然后选四位同学全班沟通。 1学生明确:第1段重点写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突出群山连绵的特点。“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说一层层的悬崖,一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挡了,假如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
16、不见。说明江面狭窄,两岸雄峰相连,峭壁对峙,只望见一线天。突出峰峦重迭,雄峻险拔的山势。 老师依据学生讲解并描述板书: 山 两岸连山 隐天蔽日 学生齐读第1段,想像群山连绵,高耸入云的三峡美景。 2学生明确:第2、3、4段写水,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第2段写夏季三峡情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是说夏天水涨,江水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绝,不能通航,突出大水猛涨。“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是说有时皇帝的吩咐要急速传达,才会有航船,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动身,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以船行之
17、快突出江流湍急的特点。 老师依据学生讲解并描述板书: 水 夏水襄陵 乘奔御风 学生齐读第2段,想像江水浩荡、日行千里的画面,感受其奔放美。 3学生明确:第3段写三峡春冬之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是说在春冬两个季节,洁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波光粼粼,景物重重,一派秀丽风光。“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说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很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山静、泉飞、柏怪、水奇,构成一幅挺立超脱的画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用极为精练的四个字状写四种景物,全段。 老师依据学生讲解并描述,板书:
18、 春冬 素湍绿潭 悬泉瀑布 清荣峻茂 学生齐读第3段,想像三峡的秀美、挺立,感受其清悠美。 4学生明确:第4段写三峡秋景。“每至清初霜旦,林寒涧肃”是说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凉爽和宁静,充溢凄清肃杀的气氛。“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是说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绵不断,特别凄凉怪异。空旷的山 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伤宛转,很久很久才消逝。写秋峡以代表性事物猿来表现,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老师依据学生讲解并描述板书: 秋 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 学生齐读第4段,感受秋峡萧瑟凄凉的氛围。 五、学生齐读课文,依据板书所显示的词语提纲,尝试背诵 多
19、媒体显示: 六、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三峡。 其次课时 教学要点 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涵泳品尝文章的语言;拓展阅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培育学生进行比较阅读的实力。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1个体抽查。 2集体齐背。 二、依据课文内容,想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课文比照,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1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峡奇景,其余同学点评。 老师提示学生留意扣住山水,扣住季节,扣住景物特征,如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澄澈的碧波、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等。 2提问:本文对三峡的描写比较客观,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没有用语言干脆表
20、述出来,但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得到,请结合文章试作分析。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分析。 明确:作者描绘三峡奇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如写群山连绵,高耸入云,体现了作者观赏赞美的情感。他惊羡自然的奇妙,盛赞夏日三峡的奔放美,春冬之时的清幽美,秋日三峡的凄婉美,“良多趣味”作者直抒其怀,体现其独特的审美观。特殊是秋日三峡,水枯气寒,猿鸣凄凉,读来使人不觉潸然泪下,那悲凉的渔歌,使人觉得作者是在叹人生多舛,百姓艰难。总之,步入郦道元笔下的“三峡”,好像也走出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篇三:三峡优秀教案 三峡教案 教材分析 三峡一文中,作者首先干脆利落干脆勾画了三峡峰峦重叠的景观,再用或浓烈或淡雅的笔
21、调,凝炼生动地描绘了江水四季的改变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不过,无论写什么季节的江水,又都与三峡连绵起伏、遮天蔽日的山的特点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至于三峡的其他景观作者均未触及。所以,三峡是一篇以“山”为首,以“水”为纲,描述流经三峡的长江之水四季改变及其所带来的沿江壮美景色的游记散文。 教学目标 1、利用书中注释和工具书自主驾驭生字,学会翻译,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进而达到欢乐背诵的目的。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培育学生酷爱家乡、酷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育学生整体感知诗文的实力。 教学难点:积累文言词语,驾驭读音和意义,品尝诗文中的美丽意境。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假如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化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唯恐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日,我们学习选自水经注疏的三峡。 二、三峡简介 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最为奇秀的一段,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画廊。宜昌的南津关是其东端,四川奉节的白帝城是其西端, 其间全长193公里。三峡由西陵峡、巫峡、 瞿塘峡组成。西陵峡以“险”著称,巫峡以“秀”
23、见长,瞿塘峡以“雄”著称。 三、作者简介 郦道元(公元470527年),南北朝时北魏闻名的散文家、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不仅是地理学的重要著作,也是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散文名作。 四、初读课文 1、比照注释,小声自由朗读,初步理解文句。 阙 叠嶂 曦月 襄陵 沿溯s)素湍 绝巘 长啸 属引 哀转 2、辨明词义。 (1)通假字。略无阙处(通“缺”空缺);哀转久绝(通“啭”声音转折) (2)古今异义。 夏水襄陵(襄:冲上);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实在) (3)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在)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假如) (4)重点词语。 重岩叠嶂(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沿溯阻绝(沿:顺流
24、而下。溯:逆流而上) 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衬托夏水顺流行船之快) 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 清荣峻茂(清:指水;荣:指树;峻:指山;茂:指草) 哀转久绝(绝:消逝) 3、指导朗读,读出节奏。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沿/溯/阻绝。 (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清/荣/峻/茂 (5)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 理清课文的层次及主要意思 第一段:山:两岸连山,隐天蔽日高峻美 其次段:夏水:夏水襄陵,乘奔御风奔放美 第三段:春冬之景:素湍绿潭,悬泉瀑布,清荣峻茂清幽美 第四段:秋峡: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凄婉美 小结:
25、本文先写山,再写水,抓住景物特征,以不同季节表现三峡的美景。 5、体会作者情感和情景交融的写法 第一段:想像群山连绵,高耸入云的三峡美景(高峻美) 其次段:想像江水浩荡,日行千里的画面,感受其奔放美。 第三段:想像三峡的秀美、挺立,感受其清幽美。 第四段:感受秋峡萧瑟凄凉的氛围。 五、译一译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试译课文,并在全班沟通。 其次课时 一、 复习回顾 1、说一说 请学生读课文说一说:作者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漂亮?并找出相关的语句。 第一层:写三峡两岸的山(从起先到“不见曦月”)。 其次层:写三峡的夏水(从“至于夏水襄陵”到“不以疾也”)。 第三层:写
26、三峡的春冬之景(从“春冬之时”到“良多趣味”)。 第四层:写三峡的秋景(从“每至晴初霜旦”到结尾)。 2、品一品 请学生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把握三峡景观的特征,打算用“三峡的?美,美在?”说一句简洁的话。 如:三峡的山美,美在连绵不绝,高耸险峻。 学生自由品析三峡的美,四人小组探讨,然后回答。 老师总结: 三峡的山:连绵,高峻 壮丽 三峡的夏水:迅疾 壮丽 三峡的春冬:清荣峻茂 秀美 三峡的秋:凄清 凄美 二、详细研习,合作探究。 1、 散文家郦道元仅用了一百五十余字就将宏伟壮美的三峡奇景呈现在我们面前,且极其生动传神,不能不令人称奇。现在我们用观赏的眼光来发觉课文的美。那么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观赏
27、美呢? 我们观赏文章,可从描写的角度(动静、粗细、远近等多方面)、结构、语言、修辞等方面着手。例如: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落笔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形象而概括地描绘出三峡的地貌特点是山高岭连,峡窄水长;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则从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连绵,隐天蔽日的山势。 2、在对三峡不同季节进行描写时,作者为什么没有按习惯上的春夏秋冬进行,而采纳了这样的依次? 因为“峡”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最有特色,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终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3、作者笔下的三峡是如此之美,那
28、么你能想象一下他当时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小组探讨合作学习) 明确:作为水经中的一条注解的三峡,虽然说是一篇介绍性、说明性的文章,写得比较客观,但字里行间的确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三峡的观赏赞美之情,通过这种赞美表现出了作者对祖国大好山河的酷爱。 4、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试找出诗句与课文中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 5、探讨明确: 文章的其次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绵不断的猿鸣;文章第一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三、课后练习。 三峡是漂亮的,我们身边许多景物也是漂亮的。“生活不是
29、缺少美,而是缺少发觉美的眼睛。”所以,只要我们擅长找寻美,发觉美,漂亮的风景就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同学,请你选一处你最喜爱的景观来写一写吧!信任你也会写出它的妙处。 板书设计 三峡郦道元 夏季水势浩大、流速迅猛 奔放美 水 春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清幽美 秋季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凄婉美 教学评价 这篇课文在注意驾驭基础学问的前提下,对文章的深层意蕴进行深化探讨,并且注意合作探讨式学习,课堂气氛较好。活动的设计把语文的学习和写作联系起来,既能引导学生深化阅读文本,又能引导学生绽开联想,动手去写,能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两节课交接处有一小部分内容有些重复,本可以合成一个方面,可以削减时间。以后应当留意提炼信息。 山 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高峻美 第24页 共24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第 24 页 共 24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