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介绍山东著名景点导游词5篇.docx
《2022年介绍山东著名景点导游词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介绍山东著名景点导游词5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介绍山东著名景点导游词5篇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巡游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沟通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学问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探讨的文体之一。下面是我搜集的介绍山东闻名景点导游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山东临沂王羲之故居导游词 各位挚友: 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的到来,我是王羲之故居的导游xxx,今日就有我带领大家参观王羲之故居。来到王羲之的故居,当然要对王羲之有所了解。下面呢,我就跟大家介绍一下王羲之的状况。 王羲之,字逸少,曾为右军将军,又称:右军。公元303年诞生于琅玡郡,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临沂市。他从小就特殊酷爱书法,真、草、隶、篆都很有造诣,尤其擅长隶书。嗬嗬,只
2、惋惜书法上没有十八般技法,要不然确定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了。 王羲之与他的儿子王献之在我国的书法史上并称:二王,被称为书圣。王羲之不仅在晋书有传,曾经还有劳唐太宗亲笔撰写过一段专论,主要缘由是由于他的书法精妙,受到唐太宗的御赏,唐太宗赞扬他: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呼。唐太宗是一个爱好书法的皇帝,他一生对王羲之的墨迹心目手追,直到临死还留下遗言:将古今行书第一的兰亭序陪葬昭陵,留下了至今还争辩不休的一桩公案。 晋永嘉元年,王羲之随家族南迁,来到了现在的浙江省绍兴市。他的故宅就成了佛寺,佛寺历经战火的沧桑和兴废,为刘豫时,改名为普照寺,始终沿袭至今。为纪念我国历史上这位书法
3、大师,1989年,由当时的临沂地区行政行署、临沂市政府投资400余万修复了王羲之故居。一期工程占地面积20亩。1990年十月,王羲之 故居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爱护单位,是进行中国书法传统文化艺术寻根之旅的最佳去处。 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门上方的:王羲之故居匾额,是当时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的手笔。我们面前这一池色如黑墨的水池,就是当年王羲之练字洗笔砚的:洗砚池。在前面已经讲过了,王羲之幼年酷爱书法,每天习字之后,都会在这个水池里洗刷笔砚,天长日久,吃水变黑,虽让经验的一千余年,其颜色都没有变更。 这一片就是国内外数一数二的中国当代书法碑廊,里面盛列着我国当代闻名的书法家的书法石刻80余块。这些
4、石刻不仅是书法中的经典之作,同时也对王羲之的书法、成就推崇备至,表达了后人对书圣的仰慕之情。大家看这幅楹联写得好:继永和雅兴集欧柳颜赵众家风范衍祺裘勿忘先贤,续淳化遗韵汇苏黄米蔡诸体精粹刊碑帖以昭后众。 我们现在的位置就是曲桥了。此侨虽小,但两边桥栏上刻有中国古代24孝的故事。咱们世代中国人推崇孝道,至今仍流传着24孝的故事,在这24孝之中,我们临沂就有7孝,其中大家颇为熟识的有:卧冰求鲤。相传王羲之的伯曾祖父王祥自幼丧母,其继母对其百般虐待,苦不堪言呐,然王祥对其继母特别孝顺。有一年冬天继母大病,想吃鲤鱼,王祥便脱下衣服,卧在冰上,用体温化开冰层求鱼,他的这一举动感动了上天,有鲤鱼便从冰洞里
5、跳上来满意了他这一要求。从今呢,:卧冰求鲤的故事就广为流传。 我们已经过了曲桥,现在已经到了鹅池了,我们可以望见几只大白鹅在池中悠然的游来游去。传闻王羲之当年特别爱鹅,至今还流传着书换鹅群的说法,据说书法创作中的五指执笔法就是王羲之多年视察俄在水中的动作启发而来的。当然,现在的这些俄都是21世纪的。以前的那些鹅早就进了古人的肚子了。 现在看到的这个平台就是王羲之习字晒书的晒书台,这块石碑呢,刻的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亲笔书写的晒书台三个大字。 在这个晒书台的北侧是享誉齐鲁的琅玡书院,这个匾额:琅玡书院四个字是在王羲之圣教序中得来的。在书院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陈设有王羲之的书法石刻,
6、像这边的琅玡帖、丧乱帖、兰亭序、乐毅论十七帖等,为王羲之书法作品的真实再现。此外还有大小兰亭图等。墙上挂着的是我们前面已经参观过的碑廊中的作品原件。 在晒书台的西侧,有一块御碑高立于台上,上面刻有当年乾隆皇帝南巡路过临沂时为琅玡五贤题的诗 诗曰:孝能竭力王祥拦,忠以捐躯颜杲真,所遇由来殊出处,端推诸葛是全人。所谓琅玡五贤指的是古代临沂历史名人王祥、王揽、颜真卿、颜杲卿、诸葛亮。 王羲之故居的巡游到此结束,信任大家对王羲之有所了解,对临沂的历史有所了解。特别欢迎大家再次来临沂,再次巡游王羲之故居。 山东曲阜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舜于寿丘作什器的记载。可见,中国远古时代最有影响的三皇五帝中就
7、有四人在曲阜留下了踪迹。尽管这是传闻,但也并不是毫无依据的。从境内保存下来的20余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仍可见到我们的祖先折服自然的遗迹。 曲阜一名最早见于礼记。东汉应劭说明说:鲁城东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商代前期,曲阜名奄,是商王朝的重要属国。周代自封周公于曲阜800余年,曲阜为鲁国都城,是当时我国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春秋时期,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遍及全国各地,又成了当时的教化中心。鲁国是曲阜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故山东省现仍沿用鲁作为简称。公元前249年,楚灭鲁,置鲁县,秦代属薛郡,西汉时为鲁国都,魏晋南北朝时为鲁郡治。隋开
8、皇十六年,首定曲阜为县名。宋代改称仙源县,金代复原曲阜县名至今。1986年撤县制,始称曲阜市。现面积为890平方公里,人口60余万。 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给曲阜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主要的有110余处,其中孔庙、孔府、孔林及鲁国故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另有11处列为全省重要文物爱护单位。三孔还于1994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中国建立后,特殊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曲阜的文物古迹非常关注,国家先后拨款3000多万元对三孔进行了全面修茸。近年来,为了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曲阜又相继开发建设了孔子六艺城、论语碑苑、鲁国盛世华夏文化城等一批新的旅游景点
9、,形成人文与自然景观,新老景点浑然一体,相映生辉的旅游资源新格局,成为中外游人憧憬的文化旅游胜地。 孔庙 现在我们参观孔庙。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心,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子名丘,字仲尼,诞生于曲阜尼山。春秋末期,他在鲁都阙里聚徒讲学,传授六世,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晚年,他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为传播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集三代文化之大成,创立了重仁尚礼的儒家学说,把中国古代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孔子死后其次年,鲁哀公将其生前所居之堂立为庙,岁时奉祀。当时只有庙屋三间,内藏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琴、车、书等。其后,随着历代王朝层
10、层加谥孔子,孔庙不断得到修理扩建,至明、清时期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前后九进院落,占地327.5亩,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建筑466间,54座门坊;加之庙内1700余株古树,1200余块碑碣,令人一步三叹。孔庙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才智的结晶。二千多年来,游人竞相寻踪凭吊,流连来回。金声玉振坊孔庙第道门坊。金声玉振四个字出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玉振原意为一首完备的乐曲。我国古代奏乐时,以击钟结束。这里比方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扬孔子对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此坊建于明代,金声玉振四字为明代闻名书法家胡缵宗题写。 棂星门孔
11、庙第一道大门。棂星即灵星,古人认为它主得士之庆,古代祭天,先要祭祀灵星。孔庙设棂星门,意为尊孔犹如尊天。 孔子创立的儒学及儒家思想统治和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所以后人运用了德侔天地、道冠古今赞誉孔子,意为他给人的好处犹如天地一样大,他的主见古今来说都是最好的。因此,孔庙第一进院落东西两侧腰门题为:德侔天地,道冠古今。 圣时门圣时二字出自孟子,孟子将中国古代的四位圣人做了比较,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是说在圣人之中孔子是最适合时代的。璧水桥过圣时门,豁然洞开,偌大一个庭院,古柏森森,芳草如茵。迎面三架拱桥,为明代所建,因壅水环绕如璧,故名
12、璧水桥。 山东泰山导游词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首先,让我代表某某旅行社,对大家来泰山旅游、观光表示热情欢迎! 希望大家在泰山逗留期间能够玩得快乐,吃、住放心,同时希望大家在泰山巡游当中能够得到一个较大的收获,留下一个美妙的记忆。 泰山,古称岱宗,它位于山东省东部,华北大平原的东侧,面积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方位为东经117度6分,北纬36度16分。泰山宏伟壮美,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古今。巍巍泰山就像一座民族的丰碑矗立于中华大地,举世瞩目。 1982年,泰山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1992年荣登全国
13、旅游胜地40佳金榜。泰山至今爱护较好的古建筑群有22处,总建筑面积达14万多平方米。在古建筑群之间,还有12处石坊、6座石桥、7座石亭、1座铜亭和1座铁塔。泰山刻石有2200多处,被誉为中国摩崖刻石博物馆,这里有中国碑制最早的刻石-泰山秦刻石;有宝贵的汉代张迁碑、衡方碑和晋孙夫人碑;有被誉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的北齐经石峪刻石;有天下洋洋大观的唐玄宗纪泰山铭和唐代双束碑等。泰山古树名木繁多,被誉为活着的世界自然遗产。泰山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3万余株,其中有2100年前的汉柏6株,1300年前生的唐槐,500年前生的望人松、五大夫松,还有一棵被誉为国宝的600年前生的盆景松树小六朝松。泰山素以壮丽著
14、称,呈现出雄、奇、险、秀、幽、奥、旷等诸多美的形象,泰山景区内有闻名山峰12座,崖岭78座,岩洞18处,奇石58块,溪谷12条,潭池瀑布56处,山泉64处,有闻名的黑龙潭、扇子崖、天烛峰、桃花峪等10大自然景观;有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等10大自然奇观。 泰山的日出,是一个想象的世界,奇妙的世界,日出景象的奇妙是笔墨难以形容的。自古以来,多数诗人对泰山日出的壮美景观都有过生动的描述。宋代词人梅圣俞的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配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的绝句尤为人爱,凌晨破晓前,站在日观峰,举目东方,晨星渐没,微晕稍露,天地间的一片云海滚动,稍顷,一线晨曦透过云层照亮东方,这时天空由
15、灰变黄,继而呈现橙、紫、红奇丽的朝霞,波浪似的云层,在阳光的照射下,组成一幅幅五彩缤纷、绮丽多姿的图案,旭日在阳光中婷婷娜娜从云层升起,阳光因受海波起伏的影响忽隐忽现,闪耀不定,日轮缓升时又受波峰、波谷推动的影响上下跳动,慢慢成圆形,磅礴而出,金光四射,群峰尽染,大地一片光明。 夕阳西下时,朵朵残云飘浮在天际,落日的余辉如一道道金光穿过云朵洒满山间。太阳象一个巨大的玉盘,由白变黄,越来越大,天空如缎似锦,待到夕阳沉入云底,霞光变成一片火红,天际云朵,山峰好象在燃烧,天是红的,山是红的,云是红的,大地也是红的。举目远眺,黄河象一条飘带,曲曲折折从天际飘来,在落日的映照下,白色缎带般的黄河泛起红润
16、,波光翻滚,给人以动的幻觉。一条黄水似衣带,穿破世间通银河。太阳渐渐靠向黄河,彩带般的黄河象是系在太阳上,在绛紫色的天涯飘舞。泰山的云雾是变化莫测的。雨后初晴,大量水气蒸发蒸腾,加之夏季季风自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成云致雾。有时大片云在山腰形成一条长长的带子,犹如官服玉带,而山上山下皆晴;有时则乌云滚滚,大有倒海翻江之势;也有时白云平铺,如大地铺絮,山谷堆雪,团团白云犹如千万个玉盘,轻拢漫涌,铺排相接,好象安静如无垠的汪洋大海,这就是闻名的云海玉盘。 碧霞宝光是泰山的又一大奇景。宝光俗称佛光,多出现在碧霞祠东、西、南神门外,碧霞祠地处玉皇顶的前怀,地势相对低凹,云雾较为浓密且较稳定,在充满背后照
17、来,人影呈现在雾幕上,四周形成内紫外红彩色光环,烨烨生辉,彩环呈现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有时还会出现双环,更加绚丽动人。站在雾幕前的游客举手投足,光环中的影子也载歌载舞,油然而生飘飘欲飞成仙人之感。 泰山的冬季,气温常在-20摄氏度左右,雪后天晴,气温回暖,大陆气团稍有削减,南方暖温气团乘虚而入,雾气覆盖山间,微风吹动,飘浮的雾滴触及树枝、岩石、房顶,凝聚成冰粒,层层叠叠,便形成了千枝琼玉、万树花的雾淞奇景。泰山上下成了一个雪白如银的世界,如同龙宫洞府,别有一番情调。 泰山的冬季,也常有冷却的雨滴,着陆到地面上、物体上,急速结成坚硬、滑而透亮的冰层,这就是雨淞。每当雨淞出现,山峦树木
18、象冰晶倒挂,地面岩石似铺明镜,泰山变成了冰雕玉琢的琉璃世界。雨后天晴,红日映冰峰,蓝天衬霞山,光芒耀眼,金光迸射,满山松柏映雪,到处银装素裹,好一派冰清玉洁的北国风光。 泰山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造就了千姿百态的丽山秀水和人文名胜,生动地记录了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文明篇章。现代考古科学的探讨已揭示出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泰山四周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大量史料也都记载了泰山地区早在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已经显露出文明的曙光。在5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不仅影响到山东,而且影响到黄河中下游的广阔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齐鲁之邦是中国历史上政治、
19、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产生了孔子、孟子等历史文化名人。历史告知我们,泰山地区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而泰山在先秦时代就已成为中国最早的名山,成为五岳之首。 泰山实际海拔高度并不太高,在五岳中次于恒山、华山,仅占第三位。与全国的很多大山相比都不能望其项背。但它为什么成为赫赫于古今的五岳之长、五岳独宗而独享盛名呢?这要从泰山的地理环境和原始宗教谈起。 泰山崛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与平原、丘陵相对高差1300米,形成剧烈的对比,因而在视觉上显得特别高大;奏感和一览众山小的高旷气概;山脉绵亘100余
20、公里,盘卧426平方公里,其基础宽大产生平稳感,形体浩大而集中则产生厚重感,大有镇坤维而不摇之威仪。所谓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征在人们生理、心理上的反映。 从古到今,人们总把泰山作为一个高大、美妙、高尚、坚毅的形象,热忱加以歌颂。公元前二世纪,司马迁在他的报任少卿书中就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毛主席曾引用了司马迁的这名话教育人们,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这种把泰山精神与人生的意义、人生观亲密联系起来的做法,在教化人民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六朝任方述异记载,秦汉时,民间传闻盘古氏死后头为东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盘古尸体的头向东方,而且化为东岳,泰山
21、就成了当然的五岳之首了。这明显是依据五行、五德学说创作的神话故事,反映了泰山独尊五岳的历史背景。 东方是太阳出升的地方,古人即认为是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因此,东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祥瑞的象征。而古代先民又往往把宏伟奇妙的东岳视为神灵,把山神作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对象来崇拜,于是,地处东部的泰山-这个通天拔地的硕大无朋便成了万物孕育之所的祥瑞之山、神灵之宅了。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国家统一,权力的象征。为答谢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商周时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脚下建东都,周天子以泰山为界建齐鲁;传闻中秦汉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后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
22、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禅致祭,刻石纪功。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伴随着历代帝王的封禅祭祀,泰山成了各种宗教流派活动的重要场所。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黄伯阳修道于山后,以后历代闻名道家名人都曾在泰山传经布道,建观筑庙。佛教自东晋高僧郎公创建郎公寺起先,在泰山也不断发展。 泰山吸引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历代诗人墨客纷至沓来,他们朝山览胜,赋诗撰文,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精品。孔子、管仲、司马迁、张衡、诸葛亮、曹植、李白、杜甫、刘禹锡、苏东坡、欧阳修、范仲淹、王世贞、姚奈、郭沫若等都挥笔疾书
23、,留下了浩如烟海的颂岱诗文,把游人从山神崇拜中引向巡游欣赏、求知审美的新方向。由山脚拾级而上,到泰山之巅,仅摩崖石刻就有千余处,从秦至清,历代皆有巨制。书体众彩纷呈,书意各代不同,其规模之大,作品之多,时代之连续性以及风格、流派、艺术之精湛,构景之奇妙都是世界名山无与伦比的。刻古中所包含的高韵深情与巍巍壮美的泰山融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崇高精神。 在泰山数千年的文明中,历代劳动人民所创建的一系列辉煌的人文景观与高大宏伟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了泰山的崇高形象,构成了独特的泰山风景景观。人文景观的布局与创作,是依据自然景观,尤其是地形特点和封禅、巡游、欣赏活动的须要而设计的。最具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介绍 山东 著名景点 导游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