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看“江南风格”.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我看“江南风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我看“江南风格”.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我看“江南风格” 也许在2003年的时候,我和胡人、方石英等几位挚友去潘维家里,那时潘维常常参与野外的聚会,有时也邀请我们去他家坐坐,他的厨艺不错,特殊是鱼汤炖得特别鮮美。我在他那里看到刘丽安女士资助印刷的两本诗集,潘维的诗五十首和叶辉的在糖果店,制作得简洁而又美丽,而更吸引我的是那些诗,比如翻开来就能看到的潘维的第一首诗,我想我的确为这里语言的变形和感官的互通着迷。还有叶辉诗集的同名诗作在糖果店,这个场景童年时的我也是熟识的,而里面生发的情感与想象,对一个青年人来说,则是那么的精准,他渴望“生活在别处”。于是,我向潘维借了这两本书回去读。 在这之前,我还曾买过朱朱的诗集枯草上的盐,
2、诗集名很有意思;绿色细格纹的封面很美丽,后来才知道是蒋浩设计的;里面的语言极具特色,感受力细腻惊人,节奏也富有音乐性,比如那首小镇上的萨克斯。我把一首喜爱但这本诗集未收的诗作波浪用钢笔抄在诗集的空白页上。我那时并没有更多想到一点,就是这些诗人都可以归于“江南风格”的名下。 我是一个地道的江南人,祖籍是江苏吴江,诞生在浙江嘉兴,经验了乡村里的童年和小镇上的少年时期。平原乡村里的桑林稻田、晚霞炊烟、池塘河流以及夏日夜间的绚烂星河给了我最初的美感教化。虽然有同村的伙伴常常游戏,但仍有大片的独处时间。母亲让我在晒谷场看场,驱逐偷食的鸟雀和鸡,我就坐在深秋阳光下,一边翻字典一边看繁体插图本的三国演义和西
3、游记。后来在我的诗歌中渗透着的孤独与安静,或许可以追溯到这时的生活。三年级之后我就到濮院镇上跟父亲住一起,那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小镇,河流星罗棋布,镇北的主河道两边保留着木结构房屋,许多人家里都有石阶可以下到河面洗衣服。父亲每个月都会带着我去看电影,我们一起走在小镇昏黄的路灯下,泛着反光的湿漉漉的石板路上,却没有多少言语。让人想到吕德安的诗句:我们走在雨和雨的/间歇里/肩头清楚地靠在一起/却没有一句要说的话(父亲和我)。 我想的确有种地方性的东西,源于共同的生活背景:相同的环境、风俗、文化,可以深深地楔入一个人的记忆,影响着性格、气质的形成。我们能在诗歌中轻易地分辨出我们共有的部分,感到亲切与阅读
4、的喜悦。比如在朱朱的诗给来世的散文第一节中,那种上世纪八九十年头城市里生活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时的冲突与杂糅感,我曾在一篇与我夫人合撰的文章中谈及过:“朱朱留意到本地传统所具有的韧性和张力,当它们受到新的潮流冲击时,仍旧在风尚之外,成为一种回声、一种隐性的精神源流接着在运转。”(吴宜平、江离轻逸、自治与自我塑造当代新诗的江南视角) 江南是一个流变的地理概念,唐以前主要指的是洞庭湖南北和赣江流域,也就是湖南、湖北长江以南和江西。随时代的变迁,江南指称的区域渐渐东移,现在大致指的是苏南、皖南、上海和浙江。江南气候暖和,山水清秀,风光旖旎,令外地人艳羡。江南也是一个文化共同体,这里是吴越文化带,其中又以
5、吴语文化为主。在唐宋时期,这里已经是全国经济的重心,人们生活富足,日常生活精致讲究,百姓人家也重视读书,文风昌盛。文学上也形成一种独特的“江南风格”。唐初魏徵曾将之前数百年南北文学的差异概括为“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隋书文学传序),即是说江南文学具有一种重形式的唯美倾向。江南有时也被视为颓废耽乐之风的代名词,就像杜牧的泊秦淮和林升的题临安邸所描写的。 说起比较典型的当代江南诗人,或者说比较符合他人对“江南风格”预期的诗人,我会想到陈东东、潘维、叶辉、朱朱、庞培、刘立杆、陈律、苏野、飞廉等,尽管他们中有些喜爱被称为江南诗人,有些不肯定喜爱,但他们的确有很多共同的特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江南 风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