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5篇.docx
《2022年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5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5篇 洛阳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隋唐里坊区西北隅,北临洛浦公园,南接洛阳植物园,环境美丽。以下是我整理的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5篇,欢迎阅读参考! 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 惊世巨现,天子驾六;东周珍宝,绝无仅有。欢迎大家来参观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 公元前771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在这块天中之地上,东周诸王经营了长达515年的 光辉岁月,留下了影响至今的厚重文化。然而,曾经绚烂的珍宝,原委在哪里呢? 在地下沉没了2000多年,一朝惊现的天子驾六为您揭开答案。 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的创建, 王城、王陵、王器 的精致展览,为我们目睹
2、那段绚丽的历史,以及新世纪新洛阳开拓了全新的窗口! 博物馆是依托21世纪重大考古发觉,天子驾六大型车马陪葬坑,原地原址修建的遗址型博物馆。车马坑规模大,车子类型多,摆放整齐,气概雄伟,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驾六遗存。 协助展出的有东周王城概况,首次全面介绍50年考古重大成就;东周王陵的发觉与探究,向您展示鲜为人知的王陵隐私;精美绝伦的东周珍宝,细致体现青铜时代晚期的金属之美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对天子驾六博物馆非常的憧憬了,下面呢,我们就来一同走进博物馆内部的第一个大厅。 大家跟我过来,看一幅地图。这幅地图是考古工作者依据考古的结果绘制的。曾经洛阳古代的都城遗址的详细位置。洛阳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
3、名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500多年,一共留下了五个都城遗址。历史学家称之为五都会洛。 中心部位与繁体的汉字亞 很相像,所以考古学者称其为亚字型墓。这个墓葬是全部墓葬中规格最高的,也是洛阳发觉的唯一一座亚字型墓。墓室内发觉的青铜器上有铭文王作宝尊彝的字样。这个王作就是特地为天子所做的器物。 依据所出土的器物知道这个墓葬修建于东周初年。那个时候,东周的第一位天子周平王,在位41年,近半个世纪。所以推想这个墓葬的主子很有可能就是东周的第一位天子周平王的墓葬。一般象这样的大墓,在下葬的时候都会有一些陪葬坑。下面呢,我们就来看看洛阳发觉的最大一座陪葬坑。 依据周礼的规定
4、,严格根据等级制度,天子用九个鼎。我们常说的一言九鼎就是从这来的。天子用九鼎,诸侯七个,士大夫五个,依次下推。 这两个铜马是东周时的手工艺品。 中间的是铜带钩-中国古代的皮带扣;左边的是铜镜,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镜子的背面,正面被打磨光以后可以照出人的容貌。 刚才看到的是玉璧和玉环及玉龙。古人特别的喜爱美玉,所以呢,古人就将美玉制作成装饰品带在身上。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早期的货币。因为把柄是空心的,所以又叫空首布。因为样子和铲子有点像,所以又叫铲币。这就是东周时的钱。 这些是中国古代的车器:左边的是车上的装饰品-铜铃。中间长的是毂,旁边的是车軎。他们放在一起运用,爱护车轴不至于脱落。右边的是马车
5、上的连接器。因为古代的马车都是木制结构,所以这些都是用在马车的关键部分。 这最终一个展柜里放的都是彩绘的陶器。陶壶,陶鼎和陶豆。分别用来盛酒,盛肉,盛主食的。他们都是在烧制好的陶器上,再绘上颜色的。这样的彩绘陶器一般来说是不易保存的,但他们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后,至今依旧色调艳丽。 这第一个展厅呢,展示的都是东周时期的器物。下面呢,我们到其次个展厅,看看闻名的车马坑。 2002年的时候市政府打算在这里修建一个河洛文化广场,考古工作者就来勘探,结果发觉了一个墓葬坑,于是就修改了原来的安排,在这修建了一个博物馆。 我们首先看到的这个小马坑,南北宽3.2米,东西长3.6米,在这里一共清理出完整的
6、马骨骼两具。马头朝南,马尾朝北,整齐的摆放着。在当时那个年头,能养的起马,并且用马来陪葬的,只有贵族了。所以专家推想:这个马坑要么是诸侯的陪葬坑,要么是士大夫的陪葬坑。 后面这个大马坑呢,有车有马,两个马坑距离很近,但两个马坑凹凸位置大小都不同,由此可见,这两个马坑应当不是在同一个时期下葬的墓葬。这个大马坑呢,全长42.6米,宽7.4米,当时共清理出70匹马,26辆车,7只狗和一具人的骨骼。 下面让我们首先看看中国马车的构造 前面横着的是车横,纵着的是车辕,中间的是车厢,这个是车轴,两边的是车轮。中国古代的车呢,都是用木头制作的,包括车轮和车轴。在漫长的岁月里才,这些木头就会渐渐的朽化。在朽化
7、的过程中紧压在木头上的泥土就会渐渐的渗透进去。所以 今日我们看到的这些事实上是木头和土结合在一起的遗迹了。而这些马摆放的非常整齐,专家们就推想,这些马有可能是被麻醉后,或者是用鹅卵石砸死后在根据事先的安排,整齐的摆放在这的。相对与马的整齐有序,在整个马坑内还发觉了7只狗的骨骼,但他们都是被紧压在车厢下了,非常的凌乱。所以就推想,这些狗是被活埋的。填土时这些小狗为了躲土就都躲到车厢下了结果全被埋在车厢下了。 在着呢,我们看到的事实上也是一只小狗的骨骼。当时,这只小狗为了逃命,就奋力逃离马坑,再有一步之遥就可以重生了。 但惋惜的是还是被人发觉,当即用一个大的鹅卵石把它砸死在坑中了。所以我们看到的狗
8、的骨骼就成这样了 。 在我们正前方呢,有两个这样的方坑,这是两个另外的东周墓葬。因为墓葬下葬的时候比较的晚,所以在下葬的时候并不知道有马坑,所以在下葬的时候就对下面的车马坑造成了肯定的破坏。 两个墓葬没有发掘,现在都还埋在地下八米深的地方。 西周的时候,人殉的制度还像以前一样很常见。但到了东周呢,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啊,就起先反对人殉了。所以在中国东周以后的墓葬中很少有人殉了。而这么大的一个车马坑也就只发觉了一具人的骨骼。有人猜是车夫,忠实的奴仆,或者就是一个奴隶,但直到今日我们也没有证明他的身份。 我们在这发觉的这个圆形车子,他的车厢呢,是圆形的。四周用的是一些软性材料编织的。
9、因此,有专家就认为这很有可能是当时特地为女性修造的。 这座陪葬坑里的马车是主子当年最显赫的交通工具,体现了主子的身份,地位和财宝。在当时呢,制作一件器物技术含量最高的就是造车了。由于当时的车型单一,车与车的外观区分不大,那么古人是如何来区分身份的凹凸呢?在古代的文献中呀,就记载着天子驾六,诸侯驾四,士驾二,。那所谓的士驾二呢,就是一般的贵族乘坐两马驾的车,诸侯要乘坐四马驾的车,只有天下的尊主-周天子才可以乘坐六马驾的车。 在2002年的时候呢,我们在东周王城陵区发觉了这个车马陪葬坑,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以车辕为中心,左右对称两马共驾的车子,就是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士驾二了。 这个以车辕为中心,
10、左右对称的一边两马,四马共驾一辆的车子,这是诸侯驾四。 下面我们再来看天子驾六的车子,整个马坑倒数其次辆马车。它以车辕为中心,一边三匹马,六马共驾一辆车,清楚可辨,它就是文献中记载的天子驾六了。 这一切呢,都是为了显示天子惟我独尊的显赫地位,而且这座车马陪葬坑的发觉,在史学界也有重大意义。因为它论证了古代文献中天子驾六学说的正确性,并且为当时的乘驿制度供应的实物资料。细致视察,我们会发觉这个车厢要比其它车厢两边宽出二十公分。 在后面几个车厢里,我们都会看到一些小的骨骼,这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小狗的骨骼了。这些狗当时都是作为狩猎和斗争时运用的。而马车呢,是主子生前运用的交通工具,主子把它们放在自己
11、的墓室里就是希望这些车和狗在另外一个世界接着陪伴他们。所以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个壮烈的场面就是主子生活出行的队伍了。我们在最终面这个车厢里看到的这个狗的骨骼特别清楚。 在这呢,我们特别清晰的看到整个车马坑的全貌了,特别壮丽。它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处原址陈设的博物馆,象这样子两列队伍整齐摆放的形式在全国发觉的车马坑中是特别少见的。这两千多年前的遗迹呢,如今已经重新展示在我们面前,它们都是寂了无语的,假如我们瞬间给予这些车和马生命的话,我们眼前将是周天子出游的时候,威猛显赫的车队了。 我们这个博物馆是2002年发觉的,2003年10月1日开的馆,它可以说是洛阳市众多博物馆中最年轻的一座。当时开馆之后呢,
12、就吸引了很多观众前来参观,有专家观看后,就称之为东周珍宝,绝无仅有。 这以上呢,就是我们博物馆两个展厅的介绍了。我的讲解部分到此就结束了。两边的墙上还有一些图片,大家随意看看。 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独创之一,产生于隋唐时期,雕版印刷佛经,五代后唐时期作品。线条细腻流畅,文字清楚,图案规整,梵文佛经呈放射状圆形围绕在中心佛像四周。如此成熟的印刷作品,证明当时印刷术发展已臻于成熟。 伴随着商品经济的旺盛,两宋时期的制瓷工艺和瓷窑体系较唐代有了较大进步,其中以皇室用瓷为代表的五大名窑更是一改唐代浓重华丽之风,而以淳朴自然的单色釉取胜。唐宋时期河南地区的瓷窑遍地开花、分布广
13、泛,宋代五大名窑河南独占其三,即北宋官窑、汝窑和钧窑。河南出土了为数众多的宋代瓷器,展柜中心的瓷碗就是鼎鼎大名的汝窑。 依据南宋学者叶寘的垣斋笔衡记载:以定州白瓷器有芒而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然汝州为魁。是说宋代统治者认为定窑白瓷不好用,于是吩咐汝州烧造青瓷供奉内廷,再加上宋徽宗信奉道教,而道家主见清净遁世,返璞归真,所以青瓷在宋代盛极一时。 北宋汝窑存在时间只有短短20年,产品存世量极为稀有,由于在釉料中加入玛瑙,采纳满釉支烧的方法烧造,因此器物釉面光滑如洗、温润如玉、浑厚天成,历代都奉为至宝,闻名国画家李苦禅先生曾经评价说: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我
14、们面前的这件汝瓷碗,虽然经过修复,但釉色饱满、青翠,制作精致绝伦,也是汝窑的上乘之作。 展柜左侧是两件钧瓷碗,钧窑同样是北宋五大名窑之一,也同样创烧于徽宗年间,它典型的特征就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利用无法限制的窑变使瓷器呈现出独一无二、妙不行言的视觉效果。 瓷器是中国人必不行少的生活用具,瓷器的种类涉及生活的多个领域,这组展柜中展出的是宋代不同造型和窑系的瓷枕,有定窑、磁州窑和宋三彩等等。瓷枕最早出现在隋代,唐代和宋元时期最为流行,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荫中: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玉枕指的就是瓷枕,瓷枕可用作寝具、脉枕,也可以用作随葬,这件牡丹诗词瓷枕以牡丹花纹为主,配上清丽淡雅的诗文,书法流
15、畅飘逸,随意中有章法,平淡中有灵气。 这一组保存完整的宋代瓷象棋,分别以黑瓷和白瓷棋子作为区分,字迹清楚,与现代象棋已无较大区分。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南宋时期,象棋家喻户晓,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宋代时期墓葬大多趋于简葬,能够发觉一整组完整的象棋棋子,可见主子生前肯定特别嗜好象棋,才将一整组棋子放入墓中随葬。 唐代灭亡后,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仍以洛阳为都,北宋也以洛阳为陪都西京,金代洛阳为中都,但随着经济中心的迁移,洛阳渐渐失去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城市的规模和等级、经济和文化的旺盛程度相比商周、汉唐不行相提并论。这座象征
16、着帝王志向的王者之里,曾经辉煌无比的丰都大邑像一座座高耸的封土一样,成为了过去的记忆。 一路走来,她承载着商周的定鼎中原、汉魏的文脉风流、隋唐的开放包涵,一路走来,她饱经风霜,历尽了兴衰荣辱、城垣更迭。 今日看来,全部的一切都不过是历史的一个回眸,而洛阳在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将永载史册、光照千秋! 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 公元前221年,强大的秦国一统六国,秦始皇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制国家。车同文、书同轨、设三公、置郡县,古代中国第一次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帝国。 秦朝定都咸阳,在洛阳设立三川郡。经过短暂的统治之后,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汉高祖刘邦
17、最初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洛阳从都城转变为掌控中原及东部地区的重要军事重镇。 西汉经过二百年的统治,由盛转衰,战乱四起。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国都定于洛阳。自此以后的曹魏、西晋和北魏也先后在洛阳建都,历时长达500多年。这一时期的洛阳,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都市。 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艺术旺盛,对外沟通频繁,洛阳成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也成为东方文明西传的源头。尤其是北魏时期,随着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及其一系列汉化政策,北魏国力臻于强盛,都城洛阳经济旺盛,商业发达,成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京城和通达百国千城的贸易都会。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位于今日洛阳市以东15
18、公里处。是我国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古代都城遗址之一。从东汉修建以来,经过历代的修缮、扩建,城址总面积约106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是近代以前全球最大的城市。 汉魏洛阳故城是中国古代都城的典型代表,上承周秦,下启隋唐,集中体现了各代都城的布局特点。表现出从先秦城市的非对称式不规则布局向隋唐都城中轴对称布局的过渡,是都城规划史上的重大转折性改变,影响后代都城规划达千年之久。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国家天文观测台灵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官办学府东汉太学等。汉魏洛阳城以其历史之悠久,之丰富,在中国古代都城中独树一帜,已
19、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录。 东汉时期,洛阳城大致为南北长而东西短的长方形。南北九里,东西六里,俗称九六城。四面共设城门12座,纵横24条大街。城内由若干个宫殿组成,宫殿布局分南宫和北宫,二宫南北对峙,中间以复道相连。南宫是皇帝接受群僚朝贺议政及国家实行重要仪式的地方;北宫主要是实行天子临朝,百官赐福,宴飨朝议的地方。 南、北宫以外城区,为各类官府、太仓、武库、商市所在地和达官贵人住宅。城南郊建有规模宏大的明堂、辟雍、灵台和太学等重要礼制和教化性建筑。东汉洛阳城两宫制度、礼制建筑独立成区的城市布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东汉太学位于汉洛阳故城南郊,今偃师市大郊村一带,始建于东汉光武帝中元元年
20、 ,是东汉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后屡加扩建,光武帝刘秀曾亲临太学视察,汉明帝刘庄还在太学亲自讲学。东汉时太学生最多时曾达到三万余人。东汉以后曹魏、西晋、北魏相继延设洛阳太学。上世纪三十年头以来这里不断有石经残块出土。考古发掘表明,太学遗址规模宏大,面积达数万平方米,是古代中国规模最大、最早的国立高校。 熹平石经,我国最早的一部石刻经典,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东汉熹平四年,高校者蔡邕等得到汉灵帝诏准后,以隶书体刻立石碑46块,内容包括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等,立于东汉太学讲堂前,供太学生观摩。史称熹平石经或一体石经。后代也有石经立于太学或国子监,最为闻名的还有曹魏正始石
21、经和唐代开成石经,与熹平石经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石经。 东汉刑徒墓铭砖,记录了为修建东汉洛阳城而死的刑徒姓名、刑名、部属、狱所名、死亡日期等。砖牢记载,刑徒墓地运用年头从东汉安帝永初元年至永宁二年年初。东汉刑徒来自全国各地,绝大多数是男性青壮年,宏伟的东汉洛阳城建筑是他们劳动的结晶。 两汉时期,是中国道教发展成熟阶段。升仙思想在社会中广泛流行,事死如事生的丧葬制度已经在社会中形成。人们起先大量运用陶土烧制出的模型,为自己营造死后生活的世界。东汉墓葬随葬陶器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器皿随葬数量巨大,大批式样繁多的陶制建筑明器,可谓汉代陶器的代表。这些建筑明器,既有供人居住的宅院和楼阁,也有贮存粮食
22、的仓房,以及舂米磨面加工粮食的作坊和饲养家禽家畜的圈舍等等。东汉建筑明器形象详细,结构严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建筑的高大,设计的精致,装饰的富丽,是汉代地主庄园经济生活的缩影。 这件褐黄釉陶熏炉,造型独特,工艺精湛。采纳立体堆塑工艺,器盖部分以勇士搏兽为题材,塑造出一座猛兽遍布的山峰,形象生动、雄健。器座为一猛虎蹲伏于地,回首撕咬,生动逼真,尾巴还斜斜地搭在前面的爪子上,意趣盎然。 熏炉在汉代非常盛行,大多以金铜铸成,习惯称之为博山炉。汉代低温铅釉陶是汉代制陶工艺的又一杰出成就。釉料中加入铅,不仅降低了釉的熔点,而且使釉面增加了亮度,使铜、钛着色剂呈现出漂亮的色调。洛阳出土的低温铅釉陶常见有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洛阳 博物馆 概况 导游 介绍
限制150内